凤川村18个邻里互助会
见成效
“有事情找邻长”成村民共识
本报讯(记者 黄国夫)“村里有几盏路灯坏了,得叫人去修一下。”
“现在村民很关心社会保险,我们应该整理一份详细的资料,告诉他们怎么参保。”
11月23日19时许,凤川村办公楼里依然热闹非凡,每月召开一次的邻长例会正在举行,18个邻里互助会邻长你一言我一语地汇报着最近的工作。
今年4月,凤川村开始着手“红色细胞工程”建设,全村以20至30户为单位,成立了18个邻里互助会,从党员中选派精干力量担任邻长,并由每户推荐1名村民作为成员编入邻里互助会,确保全员参与。作为邻长,需经常联系邻里互助会里成员,掌握互助会的各种情况;成员有难题可找邻长,邻长要帮忙解决他们在生活、生产上碰到的困难。
“半年来,随着工作的开展,我感觉大家对我们越来越信任,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第17组邻长庄国清说。
前不久,庄国清负责的邻里互助会里,一个两岁大的小孩在他父母暂时离开家时,不小心将门反锁了。家长的钥匙落在家里了没法开门,孩子又小,不知道怎么把门打开,紧张地在里面大哭起来。
孩子的家长马上联系邻长庄国清请求帮忙。庄国清一边安慰孩子家长,一边联系开锁公司,最终将门打开了。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他们能第一时间想到联系邻里互助会,就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庄国清说。
“有事情,找邻长”,现在这已成了凤川村村民的共识。而邻长也积极收集成员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向村里反应,商量解决对策。
“有成员向我反映,他们居住的小区楼道上经常堆放着一些物件,占道影响出入不说,万一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第18组邻长王瑞鸟汇报。
“我这里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我那边出租房多,村民也很担心会存在安全隐患。”各邻长接着王瑞鸟的话题,提出了各自区域的消防问题。
会上,大家就消防安全一事开展了讨论,一致决定要在近期开展一次大清扫,并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配备一个灭火器。
“成立邻里互助会,我们能及时了解到每家每户发生的最新情况,并给予最及时的帮助;同时,这也促进了邻里和谐,拉近了村民关系。”凤川村党支部书记王让式说。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