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牵手社会管理,用“数字智慧”创新社区网格化建设
我市全省首创“社区网格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见习记者 胡叶 通讯员 孔祥松 孙克锋
每一格网格都能清晰直观区分,各类事件都能在地图上生动展示,足不出户就能查看社区周边环境,动动鼠标就能掌握重点人员活动线路……记者昨日从市住建部门获悉,我市率全省之先首创“社区网格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今年年底将在玉海街道望江社区投入试用,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社会管理功能,马上都能实现了。
创新+领先 地理信息服务向社会管理工作延伸
据了解,“社区网格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能真实地将数据以图文一体化形式展示,直观反映出社区网格的划分是否合理,全方位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那么,这个神奇的系统究竟是如何巧妙地将基层社会管理信息用空间地理特征展示出来的呢?
“我们利用‘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已有数据,通过地名地址匹配、手动定位等方式将数据转换成具有坐标点位信息和可以在地图上准确定位的空间数据,同时还添加了相应的查询、搜索和统计功能。”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目前该系统包括地图展示、网格数据展示、事件数据展示、空间查询统计、系统管理等5大模块,在叠加人口专题数据、重点人员数据、重点场所与企业数据等社区基层管理数据的同时,还根据事件类型、事件时间等字段制作了事件专题图。
“这些模块不仅仅具有展示的功能,还能通过数据查询判研为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便利。”该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就像‘事件数据展示’中的‘出租房查询展示功能’,可以定位查看出租房的地址、出租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详细信息,实现房屋信息空间化管理,如果发生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我们可以根据地图上周边道路情况和最近就医点等内容,安排抢险救灾路线,制定合理的人员疏散方案。”
而在保密性能方面,由于“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平台”均具有较高保密级别,在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也对该系统网络架构做了非常到位的安全保密工作,将该系统建设在政务网中运行,外部互联网用户需通过专用网络通道方能连接进入。
“接下来,我们将更加努力做好下一步工作,将该系统打造成一个科学管理高效平台,依托不断的技术改进和智慧创新,连接物联网监控等设备、将功能延伸到可利用GPS定位的移动端、结合真三维地图进行三维空间分析等功能在将来都有望实现。”该负责人表示。
当前,“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已覆盖全市各镇街社区,以网格化管理方式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将网格内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并纳入系统进行管理,使我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大力推进。
然而,该系统中的各类数据均以表格形式记录,无法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类数据的空间地理特征,为工作带来许多不便。网格划分如何展示?事件发生地周边环境如何?网格长如何制定巡查线路最合理?这些问题在现有系统中都难以解决,对此进行创新优化十分必要。
今年3月,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联合市委政法委深入调研,探索应用“地理空间框架平台”,进一步开发现有“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向上级汇报、申请后得到大力支持。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社区网格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地理信息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原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网格化管理服务提速增效,我们进行了数据融合和网络共通的初次尝试。”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相关负责人说,在保证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今年年底将以望江社区作为试点投入试用该系统。
据了解,望江社区分为6个网格,地理位置、人口因素、事件数据等在我市较具典型代表性,作为试点运行得到的经验能更好加以利用。
11月14日,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巫波伦带领相关人员来瑞,调研指导我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温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姜迪清陪同参加会议。会上,巫波伦对此创新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指出,该系统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更全面、科学,为其他地区打造一个可借鉴的模板,下一步将在温州乃至浙江试点推广。
数据+智慧
依托数字化打造科学管理高效平台
瑞安市住建局
【第8期】
瑞安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