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理“三多”是科学施政

    清理“三多”是科学施政

    ■薛建国

    前段时间,我市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多”问题进行全面清理,为基层减负,为服务提效。至本月15日,全市已基本完成清理整改任务,原118项事项仅保留了37项(详见本报11月26日第4版报道)。

    “三多”指的是机构牌子多、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由“三多”想到了基层干部经常感叹的一句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有这“三多”在,基层干部能不叫累,能不喊忙?从实际效果看,“三多”就是负担,就是基层工作的绊脚石。基层工作要轻装快跑,就要搬掉这些绊脚石。“三多”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根子在上头而不在下头,是上意而不是下愿。明了讲,就是上级有关部门为了体现自己存在,表明自己的权力,是为自己准备“年终总结”:比如开展了多少次检查,组织了多少项评比等,至于这些评比效果如何,可就没啥干货可捞了。

    因为有了这“三多”,上头忙了,是虚头巴脑的忙;下头也忙了,是脚尖打脚跟忙,大家都忙,但很多都没忙到点子上,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瞎忙”。瞎忙就是不讲科学,比如说,一件小事,可能有几个部门好管,结果要么大家都来插一杠子,要么大家相互扯皮,谁都不管。不讲科学,就会导致资源分配、人员安排、责任分担等出现不合理的状况,使不作为或乱作为成为一种常态,非但体现了不了高效,而且还易滋生权力腐败。

    报道说,社区里原来大大小小共有90多块牌子,如今仅保留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文化礼堂等10块牌子。牌子少了,是不是意味着基层工作可以少做了?我想当然不是。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文化礼堂等,牌子少了,与百姓生活最为关切的需求一样也不少。

    减少了的牌子,本身就是多余的牌子,就是不该有的牌子,减的是机构重叠、职责交叉。牌子多有什么用,还不是闹出了“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的笑话吗?牌子少了,工作更集中了,更务实了,为民服务的方向更明确了。工作不是为了做给上级看的,百姓的评价才是第一位的。

    减少牌子,是又一次科学施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专 版
   第00008版:专 版
   第00010版:微播报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专 版
   第00013版:专 版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清理“三多”是科学施政
“巨婴的闹剧”
不要再上演了
众筹,1+1>2的业态模式
漫画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3 清理“三多”是科学施政 2014-11-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