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莘塍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偿传授村民技艺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莘塍活跃着一批公益性社团
莘美艺术团老师们手把手地教学员跳舞
莘塍武术协会副会长陈金生辅导市民练习太极拳

    无偿传授村民技艺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莘塍活跃着一批公益性社团

    ■记者 潘敏洁/文

    见习记者 王鹏洲  通讯员 林明铎/图

    在莘塍街道,活跃着各种公益性社团,他们无偿地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村民,为精神家园建设添砖加瓦。在这里,你可以随时走进一个“陌生而精彩”的世界,只要你拥有一颗好学的心。

    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些公益性社团。

    莘美艺术团

    广场推广排舞,

    一度遭排挤

    11月25日晚上18时,莘塍街道下村村办公楼6楼的舞蹈室内,灯火辉煌,不时传出悠扬的音乐。走进一看,莘美艺术团团长蔡燕燕和几位理事,正手把手地为学员们排舞。

    “手抬得高点”、“后排全乱了,重来”……穿着曼妙舞裙的学员们,再次随着节拍起舞。“这支舞是为迎接圣诞节准备的,莘美不但无偿辅导我们跳舞,而且教得很细心。”正在排舞的蔡女士赞道。

    像这样的无偿教学,莘美已经坚持了6个年头。

    2008年,蔡燕燕和其余7个姐妹组建了莘美艺术团,该团是莘塍妇联下一个面向社会、从事志愿工作的公益性组织。

    该团成立之初,蔡燕燕等人曾一度跑到该街道的新兴广场“毛遂自荐”。“当时大伙跳得还是非常简单的广场舞,而我们跳的排舞,兼具了拉丁舞和国标舞的元素,难度比较大。”回忆起最初的“推广”,姐妹们炸开了锅。“当时我们在广场上示范排舞,大伙都嫌太难,把我们赶走了。”、“他们说‘去去,你们跳你们的,我们跳我们的’,当时既尴尬又失落。”

    当她们无奈地转身离开时,有两三个人叫住了她们。“她们说‘老师,你们的排舞很好看,能教教我们吗?’”莘美艺术团理事倪秀存说。

    慢慢地,莘美成为当地颇具名气的公益性艺术团体,会员也从40多人增至如今的260多人,会员年龄最小的30来岁,最大的70多岁。

    新兴广场成了莘美传授舞艺的主要阵地。蔡燕燕等人每日轮流到广场上教舞蹈,为此,还产生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未到罚款20元,请假罚款10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是个体户,有的是幼儿园园长,有的是教师,会有抽不开身的时候,设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督促自己。”幼儿园老师蔡裕飞笑着说。

    多年的培训,令不少学员舞技渐佳,转身当起了教舞老师。

    潘贻花今年48岁,起初练习太极拳,于2009年加入了莘美,并担当副团长。

    “我没有任何舞蹈基础,抱着试试的心情去学习,没想到一跳就跳了这么多年。”潘贻花说。前段时间,她还考取了体育辅导员证书。如今,一旦吸收了新鲜舞姿,蔡燕燕等人就到广场上教;而那些有事错过的学员们,则由潘贻花教。

    同时,莘美会员们还编排节目,积极参加省、市级各类活动,获得了不少殊荣。

    市硬笔书法协会

    全市唯一的培训基地设在了莘塍

    如果说莘美“动若脱兔”,那么硬笔书法协会就是“静若处子”了。

    11月26晚上19时,莘塍文化礼堂里一片寂静。穿过蜿蜒走廊,只见几个活动室灯火通明。书法室内,十多个人围坐,一笔一划地练习着。今晚,前来义务教学的是某高校的书法教师翁文经。他轻声教导学员,“这个字写得太松散了,偏旁再紧凑点。”

    据莘塍街道文化站站长潘贻秋介绍,瑞安市硬笔书法协会成立于2010年,于今年9月在莘塍文化礼堂设立培训基地,这也是该协会在全市设立的唯一基地。每周三,该协会都安排会员无偿教学。

    “看中的是莘塍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文化礼堂设备齐全,环境舒适。”协会秘书长陈国权说,协会成立的初衷是集结书法爱好者,互相交流、学习,以点带面地普及硬笔书法。自成立以来,协会会员已达到120人。

    而受益的不仅仅只有这么多人,每周三,莘塍文化礼堂都会出现新面孔。当晚,学员潘女士认真地写下一个个“一”字,这是新手入门的必经阶段。“一直对书法很感兴趣,得知有这样的公益平台就过来学习了,老师教得很认真,我会坚持练习的。”潘女士说。

    坐在另一边的丰建飞是名美术教师,一下班就从飞云街道赶了过来。“以前练习过书法,但是并没有系统学习过,自己也找不到门道;在这里,高手如云,可以随时请教各位‘老师’,兴趣大增。”丰建飞说。

    另一个房间里,协会副主席洪金龙正在指导学员们练习。他说,很多学员都是从新手起步,经过一年半载的练习后,进步得很快,李静就是其中一位。

    李静今年33岁,是位办公室文员,过去,她写的字经常被人嘲笑为“被风吹倒了一样”。她说,自己之前虽然都有练字,但学习得非常盲目,不知从何入手。在网络上看到有协会这个平台后,便加入练习,渐渐悟出了点门道。在不久前,她还参加了硬笔书法高级培训师资格证考试。

    “如果通过考试,就能申请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了,对我这个新人来说,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这全赖于老师们的耐心指导。”李静说。

    莘塍武术协会

    发扬武术,推动全民健身

    在莘塍辖区内的公益性社团里,要数莘塍武术协会的覆盖面最为广泛。该协会成立于2006年,会员从最初的700多人壮大至如今1600多人,范围不仅涵盖莘塍街道,还吸收了来自上望、东山、汀田的会员,其中年龄最小的不过八九岁,最大的70多岁。

    每日凌晨4时许,协会副会长陈金生都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瑞安广场,教学员们打太极、练南拳。“我从15岁起开始练太极、打南拳,教过的学生数都数不过来了。”71岁的陈金生依旧生龙活虎。

    陈金生教导的学员中有一名高二学生,“每天凌晨四时许准时来练拳,已经坚持了一年半时间,起初身体瘦瘦的,现在变壮了不少,体育成绩也进步了。”

    在广场的另一角,莘塍武术协会东山分会会长金连明也在手把手地教导学员。他的学员中,很多人以前都是路人。

    已经学拳2个多月的魏先生说,在广场散步时,看到老师打的太极拳很好看,就跟着学了。老师教导得很耐心、细心,练完拳后再去上班,神清气爽。

    而在老师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发扬武术,推动全民健身。陈金生说,中华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已显示了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事实上,通过多年的义务教学,莘塍武术协会早已桃李满天下。“很多学员都已经成为老师,在飞云、马屿甚至外地,无偿地辅导当地人,把中华武术传承下去。”陈金生说。

    在莘塍,活跃着20多个公益性团体,为了整合力量,更系统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莘塍街道于2012年成立了莘塍文化志愿者支队。莘塍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倪益春说,该支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支队为基础,联动街道、社区、村居的文化力量,形成聚力,从而全方位地开展文艺活动,有力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据介绍,以前各团体举办活动比较零散,通过该支队,搭建起区域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在每年的5至10月文化艺术节期间,各团体积极配合演出,不仅锻炼提升了技艺,扩大了自身影响力,还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广 告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莘塍新闻
   第00008版:议事厅
   第00009版:微播报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玉海楼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专版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莘塍活跃着一批公益性社团
瑞安日报 莘塍新闻 00007 莘塍活跃着一批公益性社团 2014-1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