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三期围垦区建筑泥浆消纳场投用
泥浆直排飞云江困境纾解
■记者 庄颖昶
一边是飞云江多年“淤积之痛”,一边是丁山三期围垦“消纳之需”,如今,这个“两难”问题得到解决。我市首个建筑泥浆消纳场近日投入使用,将年达170万吨的建筑泥浆“变废为宝”,成为填平围垦区土地的材料,从而纾解我市建筑泥浆直排飞云江的困境。
据市政园林局建筑渣土消纳管理中心主任叶世娒介绍,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我市每年建筑工地将产生近170万吨的泥浆,多年来一直没有有效消纳方法,飞云江就成了事实上的“消纳场”,泥浆排入飞云江现象一直存在。这不仅使飞云江航道越变越窄,而且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
“这些泥浆为何可以堂而皇之地直排入江,没有人进行管理吗?”对此,市民多次向相关媒体和政府反映建筑泥浆排入飞云江的情况,引起我市相关部门重视,有关镇街、市瓯飞办、国土资源、海洋渔业、水利等部门协调后,在丁山三期围垦区建起了建筑泥浆临时消纳场。
叶世娒介绍,该消纳场位于丁山三期围垦区造田造地改造提升区内,由瓯飞办专门指定地点,面积约500亩,已投资200多万元。消纳场的建成,不但提高飞云江生态环境,也加快了围垦区的填土进度,是双赢之举。
市建筑泥浆运输公司(筹)负责人吴东海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近百辆的泥浆罐车,共运输约3200吨的泥浆倾倒至泥浆中转池,通过4公里的泥浆管道最后排放到临时消纳场。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每输送一辆车的建筑泥浆只要几分钟时间,非常畅通。
吴东海说,目前,建筑泥浆运输公司已先期改装了15辆泥浆罐车,下步将购置专用泥浆罐车,以满足当前我市建筑泥浆的处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