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 政
飞云街道强制拆除黄垟村一处涉水违章
植保直升机在田头展示喷洒农药
义务监督团成员在鲍田办事处检查工作人员出勤情况
村歌比赛

    时

    政

    ■首席记者 潘勤勇 记者 欧苗苗/文 记者 孙凛  黄国夫/图

    [三改一拆]    两百万平方米违法建筑被拆除

    目标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三改一拆”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作为深化“三改一拆”的重大契机,创新引路、机制护航,通过连片拆改、配套拆改、依法拆改,切实提高低效土地的利用率,全力创优争先。

    从低小散的传统轻工业区向产城融合示范带转变,东新路沿线汀田团块在拆除违建后,走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一条“新路子”。目前,该地段已拆除违建20多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约300亩,今后将共整理出3000亩土地(其中低效用地2100亩),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带,现正在做业态布局规划,并开展征地相关工作。

    在锦湖街道牛伏岭村里,曾有一块聚集着机械、机电等80多家小企业的违建集中地,生产效益低,工业生产垃圾随意堆放,环境较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拆违后,该工业点改造与旧村改造结合起来,将通过连片开发的方式,在拆后土地上建成集商住、休闲公园、公交始末站为一体的综合型景观工程。

    继续强势推进拆违工作。结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宗教和民间信仰场所规范化管理等活动,强势开展“三改一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加大拆违攻坚力度,以典型拆违、连片拆违带动面上拆违。

    科学推进旧住宅区改造。坚持将旧住宅区改造与综合整治、名城保护、配套设施建设相结合,注重完善旧城区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推进旧住宅区改造。

    分类推进旧厂区改造。坚持将旧厂区改造与原地改造、小微企业创业建设、“退二进三”等转型升级举措结合起来,按照不同规划功能,分类推进“空间换地”、“腾笼换鸟”、“机器换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面掀起城中村改造热潮。按照“改造大区块、打造大社区”的思路,积极推广政府主导、村居主体、资地平衡模式,连片推进旧村改造和安置房建设。

    成绩

    截至11月底,全市已拆除违法建筑201万平方米,完成温州下达全年任务的125.6%。同时,全面开展无违建创建活动,以“无违建道路、无违建河道、无违建社区(村)”为创建基础,以“三无一稳定”为标准,温州市创建办已对玉海街道、湖岭镇、高楼镇等3个镇街进行验收。

    2014年,旧住宅区改造目标任务6万平方米。截至11月底,已完成旧住宅区改造58.78万平方米。特别是今年重点推进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制订出台《瑞安市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实施意见》、《瑞安市旧住宅区整治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之江花园等3个市旧住宅区示范样板小区整治工作即将完成。

    2014年,旧厂区改造目标任务31万平方米。截至11月底,已完成旧厂区改造146.64万平方米。

    城中村改造方面,一类目标任务为1642户,截至11月底,已完成1293户;二类目标任务为43万平方米,截至11月底,已完成264.72万平方米。

    今年我市还是温州唯一一个获得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称号的县市,获奖励用地指标500亩。

    [农业“两区”]    两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新建成

    目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两区”建设,把农业“两区”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抓手、主平台,集聚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资源向“两区”倾斜,定规划、优布局、抓项目、促转型,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

    事例

    “养囡勿嫁曾家垟,漫水白洋洋;晴天没水吃,雨天上栋梁。”这是当年马屿镇曾家垟(天井垟)流传的一句谚语。如今,昔日的“涝区”已华丽转身为万吨“粮仓”,这是我市在农业“两区”建设中的精彩一笔,天井垟粮食生产功能区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示范区。

    在湖岭鹏亨生猪精品园,这里的生猪每天要洗澡跑步,还建立了良好的排水系统。鹏亨生猪精品园负责人池小平原本从事汽摩配行业,因看中农业发展,她从工业企业老总转行作猪倌,总投资达2500万元。这是瑞安工商资本撬动农业投资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典型代表。

    在新时代下,“由谁种地”的问题有了新命题。前景诱人的现代农业向社会工商资本伸出橄榄枝,吸引了一批像池小平一样有资本、会管理的新型“老板农民”投身农业。

    举措

    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做好功能区认定工作,认真做好审价工作。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深挖投资潜力,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民受益”的运作模式,积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如我市对投资额超过300万元或温州市级以上精品园、示范区,最高补助100万元。

    以“两区”现场会契机,提升农业“两区”建设水平。狠抓责任落实,成立农业“两区”建设现场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组一周一碰头、分管领导半月听汇报、主要领导一月一督查”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现场会筹备推进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成绩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农业“两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9月份在我市召开的全省农业两区现场会得到省、温州市领导一致好评。今年来,全市新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24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2万亩建设任务;建成5个温州市特色农业精品园、1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超额完成温州市下达的3个建设任务。

    目前,全市共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9.42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0个,其中省级综合区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5个、特色农业精品园20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4个。借“两区”建设,将“涝区”变“粮区”,亩产千斤粮,平均产量超区外15%。

    [正风肃纪]    八十八起违纪行为“零”容忍

    目标

    “四风”直接反映的是干部的作风,正风肃纪是解决“四风”问题的有力举措,是加强作风、行风、效能建设的有效平台,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有效抓手,是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目标的重要保证。推进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奢提俭等“四治四提”这一主线工作,即什么问题突出就查纠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就查纠什么问题。

    事例

    2月21日,市正风肃纪工作组组织人员查处了马屿镇工商分局王某借女儿婚宴之机收受管理对象礼金案件。

    经核实,1月至2月,王某相继邀请了6名管理对象参加其女儿2月22日中午举行的待嫁酒宴,并收受了部分管理对象礼金2880元。鉴于王某已涉嫌违纪,在对其立案调查后,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2月底,我市召开第十三届纪委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向全市副科以上领导干部,通报了王某利用女儿婚宴收受管理对象礼金问题,把解决“四风”问题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全体党员干部意识和行动中去。

    这是瑞安“正风肃纪”动“真格”查处的第一例违反“四风”案件。

    7月,我市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清除一“问题党员”。经查,党员陈某在1998年与林某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子女,2007年二人开始分居,但一直未办理离婚手续。2010年,陈某结识廖某,开始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2012年下半年,陈某和廖某正式以“夫妻”名义对外公开,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败坏党的形象。事实认定后,市纪委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经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陈某开除党籍处分。

    针对正风肃纪专项活动,市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坚持严字当头,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在正风肃纪工作中,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和我市“三公”改革制度规范,聚焦“四风”问题,查虚促实、查慵促严、查懒促勤、查散促效、查腐促廉,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以及慵懒疲沓、“中梗阻”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除了聚焦“四风”问题,突出专项整治,包括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四评一助”专项活动及损害发展环境专项整治。在正风肃纪工作开展期间,各地各单位先后建立了正风肃纪工作责任制,保持正风肃纪工作的高压态势,有举报就出动,有苗头就打压,对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实行“零”容忍。此工作被列入纪委、组织工作考核内容,并根据“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原则,自查发现问题不扣分,被查一律扣分。

    成绩

    在机关效能专项督查上,紧扣“办事难、效率低、吃拿卡要、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以组织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专项督查,截至11月30日,已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78次,出动人员302人次,检查单位391家,发现问题88起,处理人员78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32人。

    在干部作风专项督查上,着重围绕“牌局”、“酒局”和“会所中的歪风”等问题,开展酒店、会所、娱乐场所及单位内部食堂暗访督查6次,并3次邀请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遏制领导干部“两局”问题。

    [大文化]    “全国文化先进市”顺利通过验收

    目标

    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为目标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力以赴,克难攻坚,加速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继续推进广电惠民工程,扎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为我市“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事例

    在10月底举行的2014年浙江省村歌创作演唱大赛中,安阳街道周湖村村歌《幸福周湖》获创作、表演银奖,并被评为“最受网友喜爱的村歌”。

    “曲曲折折的脚步,平平坦坦的大路。家在我的周湖,奋发建设中华故土。路要靠人走,走出一条路。这头是艰辛,那头是幸福。”这是《幸福周湖》里的歌词,非常接地气。

    《幸福周湖》有两个“难得”:一是词、曲、唱全部是“瑞安制造”,词作者、曲作者、演唱者、指导老师都是瑞安人,他们生活、工作在瑞安,了解瑞安,接地气,“土”得起来;其次是《幸福周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难得。

    自今年7月我市开展“村歌大家唱”活动以来,一首首村歌像雨后春笋冒了出来,这些原创村歌,从心底唱出瑞安农村“梦之声”。年内,我市要进行全市村歌创作、演唱大赛,把获奖村歌制成光碟,开展“村歌大家唱”观摩活动,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举措

    对照标准,我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市级文化设施,倒排计划、查漏补缺、克难攻坚,积极做好《中国南戏城概念性规划》、《瑞安·中国喜文化产业园概念性规划》、《瑞安市文化创意实践学校文创实践项目前期策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做好全市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全面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紧紧围绕我市开展“美丽浙南水乡提升工程”的工作任务,推进“五水共治”文化提升工程。

    成绩

    9月,我市顺利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市”创建验收工作。目前,溪坦礼品文化产业园、塘下青春168文化产业园、瑞安广场文创园建设进展顺利,中国喜文化产业园已落实规划建设;瑞安广场露天舞台完工并投入使用,15个镇街“百姓舞台”进入选址勘察阶段;38个温州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全面展开,文化大礼堂建设全面铺开;完成文化送下乡300场;新增馆藏文献2.4万种共4.9万册(盘),书刊在馆阅览75万人次、110万册次,借阅量居温州市县级馆首位;继续推进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今年以来,已放映农村公益数字电影7700场,完成率达90%,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已建成16个固定放映点。

    “五水共治”文化提升工程工作进展顺利。至10月底,温州市重点考核我市的美丽浙南水乡文化提升工程之林垟水乡古镇、高楼山水人文廊道、马屿天井垟传统文化提升工程、温瑞塘河休闲文化长廊建设等四大项目,目前已分别完成进度的90%、88%、85%、84%,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瑞安城市软实力,增强了城市品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议事厅
   第00006版:广告
   第00007版:广告
   第00008版:广告
时 政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3 时 政 2014-12-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