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三化”融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
湖岭镇描绘美丽乡村画卷
■记者 金汝 通讯员 陈冬梅 黄盛亮
湖岭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还需要“四边三化”吗?
湖岭镇干部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不仅需要,而且十分必要,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湖岭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资源,然而长期以来,路边、河边往往成为藏污纳垢之所,人多、车多带来的环境“脏乱差”问题成了“顽疾”。
“环境出现问题,就要马上解决,就好比大家都不愿穿脏衣服,衣服脏了要洗干净。”湖岭镇党委书记虞峰云如是说。
今年以来,该镇将“四边三化”工作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清淤泥、引活水、拆违建、造公园,多举措齐头并进,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大家园。
如今,马路边一处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畅通的路面;河道旁整齐“站立”着一株株绿苗,绿地和亲水平台构成了美丽的河滨环境……
“四边三化”+“三改一拆”
“脏乱差”变身“白富美”
瑞枫公路向西延伸,抵达湖岭镇盐店村时,一个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小花园“跃”入视线。花园虽小,可是灌木错落有致,为单调的行车旅程增添了一丝新鲜。
半年之前,这里还是一处违章建筑。湖岭镇“三改一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里原本是青石加工作坊,两三间简易房屋搭建在公路旁,露天堆放着大量的青石原材料和半成品。今年6月,“脏乱差”的违章建筑倒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花园。
记者从湖岭镇获悉,今年该镇创建“无违建镇”,截至11月,拆除各类违章建筑4.55万平方米,任务完成率151.54%。
在大力开展“三改一拆”的同时,湖岭镇注重拆后洁化、绿化、美化,利用整治后的空地建设标准厂房、休闲公园等惠民项目,确保违建点拆除与扮靓形象同步推进,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村容村貌的改变。
新老瑞枫线、岩松线、瓯湖线等公路沿线两侧及周边的环境是湖岭镇开展“四边三化”重点区域。该镇对村民住宅周边、厂房边、河道两岸、田间、山边等地方展开细致排查,充分利用拆违后的空地开展洁化、绿化、美化。
在岩松线湖岭天长段附近,一座私人违建屠宰场被拆除,几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今后这里将出现一座公园,为附近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据悉,这座私人违建屠宰场建成多年,占地约3500平方米,紧邻岩松线和溪流。由于没有规范的排污设备和手段,地面污水横流,天气炎热时,蚊蝇乱舞。
今年上半年,镇政府将该违建屠宰场列入“四边三化”及“三改一拆”行动的整治重点,铁腕拆除违章建筑,随后启动牛主题休闲公园建设。
该镇党委副书记吴建汉说,将“三改一拆”融入“四边三化”行动,提升了湖岭镇整体形象档次,下一步将严格控制违章搭建,继续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打击力度,加快空地上的“四边三化”工作,全面消除视觉污染。
“四边三化”+“五水共治”
水清岸绿景更美
湖岭之所以美,从“湖”与“岭”二字可见一斑,“溪作砚池山作架,遥天一幅挂清虚”道出了这片土地上的浑然天成之美。如果说山是湖岭的气魄,那么有了清清之水的映衬,湖岭才能倍添神韵。
水环境治理是今年全市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湖岭镇副镇长沈林海介绍,该镇将“四边三化”与“五水共治”紧密结合,念活“拆、建、整、治”四字经,切实改善辖区内水环境现状,提升景观形象,力争达到“水清、流畅、岸绿”。
三十二溪流经湖屿桥社区大同村,沿岸商铺林立,民房众多,溪流里不时出现成片的垃圾。村民吴老伯的家门口正对着三十二溪。他告诉记者,水位下降后,河床上的垃圾露出水面,在太阳的暴晒下,散发出阵阵臭气,而且河岸没有护栏,小孩在岸边玩耍时十分危险。
湖屿桥社区主任郑建芳介绍,今年7月份开始治理溪流,清运30多吨溪内垃圾,拆除岸上杂乱的违章建筑,并建起一条900多米长的青石护栏。
昨日下午,记者在三十二溪大同段看到,溪水潺潺,白鹭三五成群觅食。吴老伯说,现在环境变好了,在岸边闲聊的人也多了。
与三十二溪大同段相似的还有三十一溪陶溪段。
湖岭镇是中国工艺品之乡,其中大部分工艺品制造企业集中在潮基社区。三十一溪上游遗弃的垃圾随水漂流而下,聚集在陶溪大桥附近,同时溪流边分布着许多工厂、民房,岸边成了垃圾场。
陶溪村党支部书记陈忠辉介绍,垃圾日积月累,逐渐占据河床,150米宽的溪流,三分之一被垃圾“占领”,加上溪流里杂草丛生,有的长到2米多高,看着十分杂乱。
改变始于今年5月。陶溪村用时1个多月,清运垃圾、淤泥,清理杂草,现在三十一溪溪水清澈了,岸上建成一条1.5公里长的绿化带。陈忠辉说,村里成立了河面保洁队,每隔三四天就到溪流里打捞垃圾。
沈林海介绍,截至目前,该镇完成三十一溪等6条主要溪流清淤工程,全面清理非法青石加工点、造纸作坊等沿河污染源,关停一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完成13条重点督办垃圾河整治工作,共计12.24公里,清运垃圾2273.4吨,同时加快湖岭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四边三化”+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画卷“扑面而来”
12月23日上午10时许,微寒的气温挡不住溪坦村王老伯和老伙伴们锻炼的热情。他们锻炼的地点就在离家不远的滨水公园。
“公园有树有草,绿化不错,还靠近三十一溪,锻炼的同时还能欣赏风景。”王老伯说。
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涛说,滨水公园占地约3600平方米,以前是一片闲置的空地,村里觉得挺可惜,于2012年建成文化体育广场,今年在广场基础上增加绿化面积,建设滨水公园,让村民有更多更好的休闲场地。
溪坦村滨水公园是湖岭描绘美丽乡村画卷的一个片段。该镇将“四边三化”工作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镇范围内铺开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点线面”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展开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
瑞枫公路湖岭永安段是我市美丽乡村精品线之一,亦垟村也被列入我市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行走在亦垟村内,只见水泥路宽畅整洁,家家户户庭院装饰一新,道路两侧旧房子统一刷上白漆,整个村庄充满了古朴的韵味,昔日原始杂乱的小村庄,如今吸引许多村庄前来取经。
湖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游、农业观光游、民俗文化游、体验教育游为代表的本土特色旅游,尤其是把水资源优势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旅游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一批涉水旅游项目,建设一批涉水景观带。
据悉,湖岭规划建设7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以均路村、亦垟村为中心的《温州一家人》美丽乡村精品线已打造完毕,书香溪坦精品线正在建设中。目前,均路、黄林、亦垟等美丽乡村精品村已展示在游客面前,呈店、直干、林源等一批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正在推进。
同时,湖岭镇强化督查考核,每月定期组织洁化考评,镇环卫所不定期巡查辖区垃圾清扫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四边三化”经费挂钩。今年,该镇7个垃圾中转站建成投入运行,及时收集、清运垃圾。该镇副镇长陈国宪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投入400多万元洁化经费。
“四边三化”行动的深入开展,让湖岭的路更干净,水更清澈,景更美丽。该镇举办的“美丽乡村”摄影比赛、古道旅游节等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热烈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