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重点工程回眸
瑞祥公园 孙凛/摄
江南污水处理厂(效果图)
天井垟治理

    重

    点

    工

    程

    一项工程,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工程,就 是一个新的增长极。据统计,今年1至11月份,我市重点工程总体推进情况良好,完成投资101.6亿元,同比增长27.8%,占年度投资计划116.2%,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81亿元, 增长 21.1%,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3% 。一大批重大基础工程项目、重点产业项目挺起了瑞安经济发展的脊梁。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马不停蹄的项目建设者……一幅幅宏伟蓝图正在描绘,一处处工业园区正在崛起,一个个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一个个民生工程正在实现。

    2014年,瑞城“扮靓”了几分?

    今年,城市规划展览馆、玉海文化游览区、市游泳馆……一个个“重量级”城建项目建成,成为提升城市品位,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如今,瑞安不仅有着舒适的环境,巨大的发展潜力与资源,更有着日新月异的进取速度,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雏形初现,让今天的瑞安人完全可以自豪地说,瑞安不仅是个宜商城市,更是宜居、宜游的城市。

    城市变化  日新月异

    标志性的精品工程是城市的符号,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内涵、形象和品位。随着明镜公园、瑞祥公园等高品位公园的出现,我市市民享受到了更多“绿色福利”。

    走进瑞祥新区,一条条笔直宽敞的道路,一盏盏新颖别致的路灯,层层叠叠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的在建楼盘,一片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3.2平方公里的瑞祥新区,从一张白纸开始,就写上了大大的“品质”二字。

    而整个新区的核心,就是我市斥资3.2亿元打造成的“城市绿心”——瑞祥公园。据安阳中心城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瑞祥公园是一座以“叶脉”为主题的体验型城市公园,丰富的景观植被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相结合,可满足市民就近社交、休闲、娱乐等生活需要。

    在不久的将来,开园后的瑞祥公园将呈现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色,小桥流水、红花绿草,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在瑞祥公园中,最引人眼球的应该是城市规划展览馆了。从高处俯瞰,城市展览馆的造型宛如一片狭长的树叶,设计灵感取自“山水汇聚、叶脉之源”的内涵,在优雅的弧形线条中尽显艺术气质。据了解,该馆投入使用后将是瑞安最有特色的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有让您身临其境的城市漫游板块。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城市漫游板块主要通过场景复原与数字影像相结合的方式,再配上大型的高清投影系统,使整个展项具备了极高的仿真性、互动性和沉浸感,使参观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物理环境中。

    它让参观者仿佛“置身”花岩国家森林公园、林垟水乡、外滩等景点,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展厅现场还设置了竹排漫游体验区,参观者登上“竹排”,前面的屏幕就会出现一个水环境,好似徜徉在寨寮溪、桐溪、梅龙溪等风景区的清波之中。

    不仅如此,展厅中的单车自驾游、寻找美好家园等板块也是城市漫游中与观众互动比较强的环节。目前,该馆所有布展工作完成,现正准备验收,验收完毕立即开馆。

    文化传承  生生不息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生生不息的动力。瑞安文化底蕴深厚,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我市十分注重延续历史、彰显文化,从历代遗存和人文遗迹中汲取城市发展的源泉和养分,保护、传承、挖掘和提升文化价值。

    如何打好老城区丰富的文化资源这张“王牌”?我市的做法是,打造玉海文化游览区。

    放眼瑞安,哪条街最能体现瑞安的深厚历史底蕴、千年文化积淀?不二的答案无疑是公园路。就是在市区公园路这片历史街区上,我市最大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玉海文化游览区已蓬勃而起。

    玉海文化游览区集文化游览、精品购物为一体,新建筑则不走“仿古”、“复古”的老路,而是在不影响重点历史建筑保护的前提下,强调新旧建筑对比,每到夜晚,灯河交错,流光溢彩,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市重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里或将成为瑞安新的“城市名片”。

    据悉,玉海文化游览区项目是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旅游、购物、休闲区,在凸现文化旅游魅力的同时,提升城市形象与品位。随着街区式商业广场——新玉海购物广场的出现,也进一步填补了该区域高端消费需求的空白,带动周边经济再次升级,拉动区域消费。

    这在历时15天的第一届玉海历史文化节中得到了很好体现。9月28日,第一届玉海历史文化节开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玉海特色美食节,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不少市民在现场品尝完鱼丸、灯盏糕、烧饼、白塔糕、茯苓糕、双炊糕等美食后,连连赞叹,表示这就是“老瑞安”的味道。

    “玉海街道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亟待发掘、整合。”有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现玉海文化、商贸的魅力,促进玉海街道文化、商业、旅游的有机融合,促进玉海第三产业发展,树立玉海文化品牌新形象。

    民生改善  更加宜居

    10月25日,市民期待已久的市游泳馆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全面开放。

    游泳馆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加上大跨度金属网架结构,配上金属屋面板和玻璃幕墙采光,外形新颖,美观大气。从2010年12月开工到正式建成,4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是工人们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这个规模宏大的游泳馆。

    作为市游泳馆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建筑工人刘师傅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这个工程的施工量相当大,为保证施工进度,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可喜的是,工程完工后,市民的反响还不错。

    据了解,馆内设有一个50米×25米的标准游泳池和一个25米×20米的儿童训练池。两个泳池分别配备独立的水循环过滤系统、自动加氯系统、臭氧消毒系统、自动液化气加热系统和可承办国内赛事的计时计分系统,池水全年恒温在26—28℃。

    市游泳馆一楼大厅设电子售票、检票系统及游泳用品服务部;二楼设男、女更衣室,配更衣柜1080个,淋浴设施62套,提供热水淋浴;三楼为泳池区域。分区合理,且服务到位。游泳馆广场采用电子停车门禁系统,配有90个轿车泊车位,若干个二轮泊车位。

    据市重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现有游泳池还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夏天几乎天天爆满,且部分游泳池水质不合格。市游泳馆建成后,除拥有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的功能外,还配备可承办国内赛事的计时计分系统,具有举办赛事及作为运动员训练场地的功能。

    “游泳馆拥有600个座位,届时可容纳600人同时观看赛事。”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了举办赛事的硬件设施,将来一定会有很多体育赛事选择在瑞安举行,助力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再跃新台阶。

    2014年,治污治水手笔多大?

    瑞安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境内江、河、湖水面面积为10万多亩。然而,不知何时,滋养着瑞安的江河少了风景如画,却多了脏、臭和垃圾。

    今年年初,我市2014年第一批百亿重大工程集中开工,其中涉及污水处理的重点民生工程有3项,分别为江南污水处理工程、莘塘片污水收集系统片区截污纳管工程和飞云江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达22.9亿元。这一切,让浙南美丽水乡好风光不再是梦。

    截污纳管  向污水说“不”

    在全市36个截污纳管工程项目中,飞云街道的工程进度居全市首位。作为我市今年第一个开工的截污纳管工程,今年飞云街道瑞云社区河东区块工程量超额完成,预计明年4月份完工。

    日前,飞云街道孙桥段旁,两名工人正将一条条钢管往一个“水井”上套,最后钢管紧紧地固定在了井壁上,扎扎实实地围了一圈。

    这个“水井”长宽约2米,从地下到地面高5米。瑞云社区河东区块施工负责人介绍,这个装备就是沉井,相当于截污纳管工程二级管网的“中间站”。目前,二级管网每隔四五十米就建设一口沉井,全线共有20多口。

    据了解,截污纳管工程十分复杂,地下管网众多,村级建设方案多变,如果方案设计不科学,很可能出现“返工”现象,不仅拖延工程进度,还会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对此,飞云街道有关负责人说:“得益于市排水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江南新区管委会前期工作的良好开展,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下,我街道截污纳管工程进展十分顺利。”

    河东区块截污纳管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他区块的工程也在有序推进。据悉,飞云街道4个区块截污纳管工程的完成,将有效提高街道区域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接纳量。“届时将重点接纳工商企业、重点居住区块、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商业三产街等的污水,确保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据统计,今年,我市全面启动建设36个区块截污纳管工程,总投资近8亿元,总规划截污面积79.22平方公里,完成投资2.122亿元,实现新增污水收集量3.7万吨/日以上的目标任务。随着截污纳管工程逐渐铺开,更多污水将被截流、分流。

    污水处理  拒绝“再污染”

    江南片区的污水经截污纳管收集后,将传输至江南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江南污水处理厂位于南滨街道阁巷新区,规模为日处理2.5万吨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截污纳管工程由二、三级管网组成,管网总长度约为70公里。

    江南污水处理及截污纳管工程建成后,避免了污水直接排到河里的情况发生,江南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将新建污水收集主干管,总长22.4公里,途经仙降、飞云和南滨3个街道,含3座泵站,分别是龙洋泵站、桥里泵站和下厂泵站,规划总用地11.54亩,概算总投资2.52亿元,涉及47个村居。眼下,江南污水处理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而市区江北片的污水处理重担,已落在江北污水处理厂的“肩膀”上。

    又脏又臭的污水要经过怎样一番历程,才能脱胎换骨重获“清白”?记者在江北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处看到,整个厂区内青草如茵,绿树成行,巨大的污水处理池日夜不息地运转着。

    “各个小区的污水集中起来后,沿着污水管网统一输送到这里,截除漂浮物后,经过多道工艺,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至飞云江,每天可处理7万吨污水。”厂里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我们的出水水质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基本不会对飞云江水质造成污染。”工作人员指着一墙之隔的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地说,“等二期工程投运后,这里的日处理污水能力将翻番。”

    据悉,去年6月,市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场施工,总投资1.26亿元,建成后的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达7万吨/日,新增服务范围包括江北片的塘下镇、莘塍街道、汀田街道、东山街道、上望街道等,将有效解决我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难题,对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减轻河流污染,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综合治理  “治”出好成效

    市民张先生今年30多岁,家住南门码头附近,在他的记忆中,南门码头发大水,是件印象深刻的往事。“过去,每逢大潮水或台风暴雨,南门渡口至西门小马道一带经常出现漫水,水深有时过膝。特别是台风暴雨来袭时,我们还要离家到别的地方避灾,如今情况大大改观。”张先生感慨地说,这是我市大力推进飞云江综合治理所带来的成效。

    为了“治”出好成效,我市重点把防洪水工程落实在飞云江干流两岸,飞云江治理一期工程已经进场开工;天井垟治理一期已经完成25公里的河道疏浚和21公里的河道生态护岸……

    在飞云江支流流域的马屿天井垟,种粮达18年之久的种粮大户项宝荣对治水成果也有着切身体会。他说,以前民间流传“养囡(女儿)勿嫁天井垟,晴天没水吃,雨天上栋梁”,自从启动天井垟治理以来,河道拓宽加深,让传统涝区成了粮食功能区。

    如今,项宝荣发展规模种植的底气更足了,“我们6家合作社刚刚成立了瑞安第一家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总面积近3000亩,要抱团打响天井垟优粮品牌。”

    自综合整治启动以来,我市还加大了飞云江水环境保护,3年累计拆除沿江各类涉水违章建筑4.3万平方米,去年查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20起,批捕19人、拘留30人。据悉,在全省八大水系考核中,飞云江水质连续多年获评优秀。

    本版文字  陈丹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5版:专版
   第00006版:在现场
   第00007版:仙降新闻
   第00008版:议事厅
   第00009版:财富榜
   第00010版:微播报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玉海楼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广告
   第00016版:车周刊
2014重点工程回眸
瑞安日报 专版 00005 2014重点工程回眸 2014-12-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