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镇“五水共治”成果喜人
2014年28条黑臭河“摘帽”
■记者 钱枫枫/文 杨微微/图
记者日前从塘下镇五水共治办公室了解到,塘下镇第三批黑臭河通过整治验收。2014年,塘下镇共有28条黑臭河完成整治通过验收,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年内通过验收6条”的任务,“五水共治”成果喜人。
据悉,塘下镇原有19条“垃圾河”和31条黑臭河,2014年初,塘下镇定下确保完成19条“垃圾河”和6条黑臭河整治验收的任务。
“治理活动开展以来,塘下镇将‘治水’作为工作重心,大力开展相关工作。拆违、清淤、河面和河岸保洁、路面保洁等多项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塘下镇塘河办主任尤寅龙介绍,塘下镇建立了“三级河长制”,把全镇河流分为重污染、较重污染和一般污染三个等级。重污染河流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办事处党委书记或主任担任河长;较重污染河流由办事处班子成员担任河长;一般污染河流则由驻村指导员担任河长。同时,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本村河流的河长。镇级河长、办事处级河长、村级河长共同巡查、管理、监督。
治理过程中,塘下镇严格要求各村居按照“垃圾河”、黑臭河验收标准来整治河道,如:河面无成片漂浮废弃物、病死动物等;河中无影响水流畅通的障碍物、构筑物;河岸5米内无垃圾堆放,无新建违章建筑物;河底无明显污泥或垃圾淤积;建立河道沿岸垃圾收集处理及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制度,落实保洁人员和工作经费,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河长及职责,建立巡查监管制度;河道水体无异味,颜色无异常……
同时,全镇还连续开展了“雷霆”一号、二号、三号行动。根据环保塘下分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雷霆”行动共打击取缔非法加工场点285家,其中电镀13家、酸洗(铝氧化)65家、熔炼34家、废塑料55家、小褪色4家、小炼油1家、发黑38家、电泳20家、碱洗8家、小化工3家、抛光10家,其他涉水企业34家。对构成犯罪的环境违法行为,联合公安机关予以打击取缔,移交公安部门的案件共计13件。
经过整治,2014年6月底,19条“垃圾河”旧貌换新颜,顺利通过整治验收。11月21日,作为全市首批申请整治验收的黑臭河,塘下镇5条黑臭河顺利通过整治验收。12月2日,塘下镇通过整治验收的黑臭河名单又添6条。12月24日,第三批17条黑臭河顺利通过整治验收。
[相关链接]
已“摘帽”黑臭河名单
塘下办事处下辖:新居河、下金浃、南山河、梧岗河、新渎河、小南山河、里北垟内河
鲍田办事处下辖:前丰内河、前池沥、凰湾内河、鲍田下横河、官渡内河、前池内河、前池南横河
海安办事处下辖:霞林河、山下河、环城河、南门湫、石岗河、寒坑浃、龙河(海安段)
场桥办事处下辖:轮船河、场桥浦、西岙河
罗凤办事处下辖:沙河河、里中垟河、凤山河下游、吴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