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购车 牢记三大基本要领
春节前,买车的人开始多起来了。然而如何挑选一辆爱车往往会非常费心思。很多初次购车的人都不懂车,买车也不知该从何下手。近期,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总结出了三大基本要领。
选车考虑经济型 省油省修
想买车的人都希望自己选择的汽车是最经济的。这里的“经济”无非是省油、省修。市民张先生表示,自己当初买车最关注车子油耗问题。因为自己平时要在温州、瑞安来回跑,很耗油,买辆低排量的车辆经济。车主毛女士也表示,买了车就希望问题能够少点,不要动不动就出现漏油、亮红灯等问题,拿去修很麻烦。
业内人士分析,以车系特性划分,日系车是比较经济的,只要不出什么事故,返修率通常比较低。韩国车虽然也很轻,但却没有日系车技术那么先进成熟,因此“省修”方面可能不那么令人满意。但经济性毕竟不是选车的唯一标准,其他车系特别是欧系车在经济型车领域也是非常成熟的。
那么问题来了,买经济的日本车,却少了些驾驶的激情与乐趣;买欧系车,却不得不为加油或急转弯时的惬意多花费。这里,我们不妨把市场上同级别车型或你认为可选择车型的标准油耗一一罗列,然后相加得出总数,再除以车型数得出平均值。哪款车的油耗值最接近这个平均数,则不妨优先考虑。
车辆安全性能很重要 欧美车系受赞
车辆的安全性,也是车主买车最为关注的。有人认为汽车的钢板越厚越安全,因为厚就硬,硬就难撞坏;有人认为汽车的安全性取决于结构,钢板厚点薄点没有本质区别。小王刚迈出学校大门,父母给其买车,小王最终选择欧系车,除了看重欧系车高性能之外,也觉得欧系车钢板硬点,安全性好。
为此,记者就车辆安全问题,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某合资品牌汽车维修部王经理称,如果厚薄相差甚微,则对安全性没有什么影响。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部分。前者主要是通过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制动性等来预防或避免危险,后者是通过提高车身刚性、扩大吸能区或增加气囊等在事故发生时保护驾乘者的安全。钢板厚薄问题属于后者。
车辆在碰撞时,保护驾乘者的关键是车身的变形程度,这与车身结构设计和刚性有关。钢板在其中的作用是最大限度保持车身结构的完整。因此,钢板的安全性不是看它有多厚,而是体现在它的拉伸强度和张力上。
对购车者来说,安全性应该是选择车辆时的第一标准。仅以口碑而言,欧美车系的安全性要显得实在一些。
买车前汽车价位得先掂量好
价位,很多时候是选择车辆的决定因素。一般私人用途的轿车,价位在5万元到20万元是主流。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选择奥迪A4或宝马3系,尺寸不大性能一流。若想霸气、空间大一点,在二三十万的价位也可以选择国产版越野车。
有些车主买车想要一步到位,单纯追求排量大、配置高,其实这并不可取,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掂量好,否则将会增加家庭负担,反而违反了买车就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初衷。
又有人说,“还是再等等吧,等车价降下来,或者攒够了钱再买也不迟”,这样的说法其实也不然。以今年为例,依据目前的市场热度,如果没有大厂家政策性价格调整,将很难出现大面积的降价行为,特别是到年底,买车人多起来,库存紧张,优惠幅度只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