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铺设截污纳管工程管道10公里以上,治理黑臭河10公里以上,新建或改造提升农贸市场2处以上……

    塘

    下

    镇

    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出炉

    ■记者 钱枫枫 杨微微

    铺设截污纳管工程管道10公里以上,治理黑臭河10公里以上,新建或改造提升农贸市场2处以上,增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30个以上……1月29日,记者从塘下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获悉,2015年塘下镇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出炉,涉及群众文化、环境、交通等内容,着力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

    会上,塘下镇镇长廖仕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施2015年塘下镇十大民生实事工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全镇人民。

    2015年,塘下镇将如何通过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员又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记者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走入人代会现场,听听各方声音……

    治水惠民工程

    目

    标

    铺设截污纳管工程管道10公里以上,污水日收集量达到2万吨,治理黑臭河10公里以上。

    现

    状

    在河道治理方面,2014年6月18日,塘下镇19条“垃圾河”治理工程已通过验收。2014年11月12日至12月月底,新居河、前丰内河、霞林河、轮船河、沙河河等28条黑臭河陆续通过整治验收。

    在截污纳管方面,塘下镇共有6个项目同时推进,其中,截污纳管一期一标段工程和二期工程已经实现污水收集,日均输送1万吨污水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场桥轮船河截污纳管作为一个单独工程开展,目前已完工待验收;石霖社区截污纳管工程、截污纳管三期和四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

    据统计,塘下镇规划建设截污纳管工程约40平方公里,污水管道总长度约150公里,已完成30%截污纳管的覆盖面。预计2015年所有工程完工后,镇域内每天将有6万吨污水(根据日均用水量测算)通过截污管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声

    音

    海安办事处人大联络员蔡云贵(海安代表组正式代表):我本人在石岗村驻村,对该村情况较熟悉,因岸边许多企业偷排漏排污水,村干部、办事处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经常摸黑检查河道边的排水口,工作十分辛苦。总的来说,去年塘下镇河道治理效果很好,今年应该继续保持下去,且应制定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截污纳管工程进度,配合“五水共治”取得更好的成效。

    交通治堵工程

    目

    标

    打通交通卡口3处以上,增设红绿灯5处以上,修复村级道路5条以上。

    现

    状

    2014年塘下镇多条道路完成施工,罗山大道、瑞安大道、瑞勤东路、站前路相继完工通车。瑞安大道原本是一条“断头路”,轮船河桥至塘梅路段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贯通,11月中旬,瑞安大道通车,市民不仅前往新区多了一条宽敞大道,上马、上潘等塘梅路沿线村村民出行也便利多了。

    商业街鲍海大桥桥面以及引桥路面、场桥解放路五林段、环镇东路鲍五、鲍六段交通便道、塘口村沿河路……目前已完成9条村级道路改建修复工程,远超过去年年初定下目标。

    实施红绿灯智能化改造项目中,国泰路与大南山路交叉口、罗山大道与塘下大道的交叉口等6处已完成红绿灯智能化改造。

    声

    音

    官进村村民郑勇(鲍田代表组正式代表):治堵是个重大的民生工程,塘下虽没有大城市那般拥堵不堪,但是这几年来,塘下多个路段都出现了拥堵,尤其是学校附近及商业街等地段,甚至一些农村道路也出现小幅度的拥堵现象。治堵被列入2015年的民生工程,希望通过修复农村道路,缓解拥堵现状。

    教育提升工程

    目

    标

    开工建设中心区一幼,加快推进市实验三小、塘下三小、海安中学等在建工程。

    现

    状

    2014年,塘下镇已完成改扩建幼儿园2所以上。改扩建中小学2所以上项目也已完成。市实验三小已于2014年7月份开工建设;塘下三小改扩建工程完成征地手续,正与施工方协商价格;海安中学综合楼工程已经启动招投标工作。

    声

    音

    罗凤中学教师陈永飞(罗凤代表组正式代表):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未来。塘下要加快建设“温南瑞北宜居宜创业城市”,教育不能拖后腿。然而,与塘下这几年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相比,塘下的教育发展建设明显滞后,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硬件设施陈旧、本地生源被迫外流等问题。这次人代会上,塘下镇政府又一次把教育提升纳入到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中,这是镇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积极支持教育的体现。我相信,也期待,随着中心区一幼的开工建设以及市实验三小、塘下三小、海安中学等一批在建工程的加快推进,塘下的教育将会迎来较大的发展。

    养老服务工程

    目

    标

    新增社区照料中心12处以上,开工建设敬老院1所,开展医疗养护试点,新增50张床位,提供优质医疗养老服务。

    现

    状

    2014年,塘下镇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社区及村居养老服务中心12处,12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在2014年11月初完成验收,总建筑面积为9920平方米,床位共有2300张,村居自筹投入831万元,根据市里相关要求,养老服务中心均设置了日间照料室、老年人食堂、康复健身室等“6个室”。12家养老服务中心中有5家作为示范点建设,分别为三都社区照料中心,新华社区照料中心、浦桥村照料中心、中南村照料中心、罗南社区照料中心。

    加上之前已在运营的塘河社区、瑞凤社区、海安社区、场桥社区及邵宅村等5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塘下镇共有养老服务中心17家。2015年塘下新增社区照料中心12处以上,届时塘下老人将享受更便利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声

    音

    张宅村党支部书记张其通(塘下代表组正式代表):2014年,塘下镇养老服务工程开展顺利,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12家养老服务中心,给塘下老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作为张宅村人,我看到这个心里很触动,本村没有养老服务中心,只有一幢“老人屋”,仅够四五十位老人居住。希望2015年张宅村也能像其他村一样,打造一个全镇示范的养老服务中心。

    食品安全工程

    目

    标

    新建或改造提升农贸市场2处以上,大型企业和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现

    状

    2014年2个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为场桥五林菜市场和海安菜市场。五林菜市场投入资金272万元,建成摊位140个,去年11月投入使用。

    原计划提升改造的罗凤凤川菜市场项目因两个村的产权问题无法解决而暂停,临时调整为海安菜市场,该菜市场涉及7个村的产权问题,经协商,7个村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406万元,预计在马年农历年底完成建设。

    声

    音

    上潘村村民潘文杰(鲍田代表组正式代表):吃穿住行,吃是首要问题,如何吃得卫生是重点。这几年的民生工程中都有提到改造或提升农贸市场,我也看到几个农贸市场改造后可喜变化,希望今年能够关注到鲍三菜市场。这个菜市场,很多村民反映没有公厕、没有停车场,甚至于市场内环境卫生也不理想,但它却是周边几个村村民光顾最多的一个菜市场,因为这个菜市场的菜品相对最齐全。去年菜市场边上设立公共自行车,个别村村民可以骑车买菜,但仍不能满足大部分村民需求。希望鲍三菜市场的改造问题2015年能提上日程,早日给村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

    便民服务工程

    目

    标

    建成投用塘下便民服务中心,优化审批程序;在便民服务中心、公园、广场、医院、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新建免费WIFI热点6处以上。

    现

    状

    便民服务工程是今年新加入到十大民生工程内的项目之一,首次提出了建设免费WiFi热点成为便民服务内容,对今后建设“无线城市”、“智慧城市”奠定基础。

    据了解,新建的便民服务中心位于中心区,2013年3月份开工,2014年5月份结顶,工程主体地上共6层,总建筑面积6060平方米。预计2015年塘下镇公共服务中心办公点将搬到该处。

    声

    音

    浙江华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更生(罗凤代表组正式代表):塘下便民服务中心已有较多权限,优化审批程序仍是今年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说明在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平时我们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去审批中心办理手续,有些证件可能需要多个部门一起办理,是不是可以合理地推出“一站式”服务,能够更快捷地办理。比如某些手续是否可以开设“绿色通道”,一些流程予以合并。很多职能部门在办理手续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希望今后职能部门能及时公布办理时遇到的问题,并告知解决的办法,更好地优化审批程序。

    公共出行工程

    目

    标

    增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30个以上,新增公共自行车750辆。

    现

    状

    2014年9月28日,塘下镇范围内的1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正式投入试运行。在试点项目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塘下镇便民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开始扩建一期工程。该工程共建成包括塘下、罗凤、鲍田、海安、场桥5个办事处在内的43个公共自行车站点。目前,在运行自行车数量为1000辆。

    声

    音

    五方村党支部书记陈纪勤(人代会列席人员):公共自行车投放后,给群众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交通的压力。但是,部分区域设点太少,在场桥11个村范围内仅有5个公共自行车点,一些群众反映,因借车、还车点太远、太少,觉得十分不便。2015年公共出行工程将增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30个以上,新增公共自行车750辆,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公共出行工程会给群众带来更大的便利。

    全民健身中心工程

    目

    标

    建成投用全民健身中心(运动场),4所学校体育设施课余时间对外开放。

    现

    状

    2014年9月份开工的塘下全民健身中心备受塘下居民关注,成为新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据了解,位于中心区核心区的健身中心,二期工程已完成一半的工程量,跑道已初步成型,预计到2015年5月份,二期工程所涉及的400米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内置足球场)、2个室外网球场和2个室外篮球场地均能完工开放。三类球场均按照标准场地建设,足球场两侧还建有看台,可容纳近千人。

    去年,我市试点开放了全市19所学校体育设施,其中包括塘下四所:塘下镇中心小学、塘下镇罗凤中学、塘下镇场桥中学、市第二实验小学。

    声

    音

    凤士村村委会主任陆友洪(罗凤代表组正式代表):健身中心的建成,既让群众今后有健身锻炼的地方,也带来体育事业及周边产业的发展。国际汽摩配产业园区这里聚集着多家大规模企业,园区里住着很多村民和新居民,但是工业区配套设施还很少,尤其是健身场所,希望加强工业园区配套设施的建设。

    文化惠民工程

    目

    标

    创建农村文化礼堂3处以上,组织全镇性文体活动10次以上。

    现

    状

    村民读书培训有学堂,开会演出有礼堂,还有文化长廊、图书室、书画室、村史展览室……2014年,塘下多个村将村祠堂、老年人活动中心改建,摇身一变成为村级文化礼堂。据统计,2014年塘下镇共改建完成村文化礼堂5个,包括新居村、上叶村、韩田村、双桥村、前北村。

    声

    音

    西南村党支部书记吴德龙(人代会列席人员):农村文化礼堂承载着休闲、娱乐、文化、宣教等多种功能,是农村文化的聚集地。虽然西南村还有场地、资金等问题未解决,但希望新的一年能打造一个村文化礼堂,在对村民宣传文化、政策、法律等的同时,还能加强村民之间的联系沟通。

    环卫提升工程

    目

    标

    建成环卫大楼并投入使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更换维护破损果壳箱8000只,改造提升村级垃圾收集点440处。

    现

    状

    2014年9月,塘下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百日大行动以来,塘下镇加大环卫设施添置力度,中爿村、后朱村等多个村相继添置垃圾桶、垃圾屋,其中中爿村挨家挨户统配备垃圾箱,塘下镇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

    声

    音

    塘下镇环卫所所长杨文龙表(人代会列席人员):随着塘下镇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关注环境卫生,环卫提升工程很有必要。目前,塘下镇环卫工作已从粗放型转化为精细化,下一步塘下镇将会加大添置垃圾桶、垃圾屋力度,同时各村也应该更加重视环境卫生,加大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此外,提高保洁质量、制定“门前三包”、加大管理力度也不可或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瑞安日报 今日塘下·新塘下 00008 无标题 2015-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