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好天气接力,气温节节攀升
外出戴上口罩能防流感?还不如及时准确地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
■记者 蔡玲玲 通讯员 司波
春运已经拉开大幕,小伙伴们纷纷表示最近上班没心思了,提前患上了刷票强迫症、年货采购亢奋症等“节前综合征”。老天爷倒是挺给面子,立春节气一过,好天气也开场了。不过,受到冷空气影响,上周五、周六市区早晨只有1.7℃、2.7℃。冷空气过后,本周气温预计可能直逼20℃!
好天气接力,明后天早晨气温较低
越接近过年,这天气越是“高调”。从气象云图资料来看,未来这段日子,我国除了东北会受到冷空气影响,气温下行,其他地区的气温总体来看都是震荡走高,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预计本周气温可能直逼20℃!
市气象台预报,本周继续以晴或多云相间的天气为主,随着昨日一股冷空气南下,出现降温和沿海大风过程,明后天早晨气温较低,之后气温逐渐回升,一天比一天暖。市区今天多云到晴,2至10℃;明天晴,2至13℃;后天多云到阴,6至14℃;周四多云,7至16℃;周五,多云到晴,7至17℃;到了周六,最高气温升至19℃,最低也有8℃。
口罩戴久了不好,80%的细菌和病毒通过双手传播
很多讲究的人,外出时习惯戴个口罩,一方面能防风,另一方面还能防雾霾、预防流感。前几天,记者在市长途汽车站,见到几个返乡的新居民戴着口罩在候车。这样做真的好吗?
“口罩戴久了,不好。”曾有一位老中医介绍说,如果鼻腔及整个呼吸道接触不到冷空气,就得不到锻炼,反而会造成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患上感冒。而且,戴上口罩后,口鼻中呼出的热气会在口罩上遇冷变成水,使面部更冷更潮湿。
据介绍,鼻子是纯天然的加温器,因为鼻黏膜内有丰富的血管,能将吸入的冷空气进行加温。这样一来,空气进入肺部时,已经接近我们的体温。所以,冬天没必要靠戴口罩来保暖。
如果是患有哮喘、鼻敏感等疾病的患者,在佩戴口罩时必须注意卫生,最好能一天一换。清洗口罩时,最好在开水中烫几分钟,这样才能充分杀菌消毒。
据研究,80%的细菌和病毒是通过我们的双手来传播和感染的,因此及时与准确地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非常重要。
春运旅途小心“耳机耳”“经济舱腿”
在漫长而无聊的旅途中,戴耳机听音乐、玩游戏是一种消遣方式。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因长时间佩戴耳机导致的听力下降、耳鸣、耳朵胀痛、头昏头疼等症状,被专家形象地称为“耳机耳”。
据了解,人戴上耳机后,外耳几乎处于闭塞状态。而在嘈杂环境下使用耳机时,往往会将耳机音量调得很大。高音量的音频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传递到很薄的耳膜上,再加上耳塞机振动膜与耳膜之间距离很近,声波传播的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的刺激比较大。尤其是青少年,听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耳机对他们的伤害更是明显。
使用耳机时,音量最好控制在听歌时还能听到别人说话为宜,以免过分刺激耳朵。每听半小时,最好能取下耳机休息一会儿。
在飞机上,旅客若长时间坐着不动,双腿血液流通不畅易形成血栓。这种病症多半发生在乘坐飞机经济舱的乘客身上,故又称“经济舱腿”。“经济舱腿”又叫深层静脉血栓,在密闭空间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变慢,就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腿部出现肿胀、疼痛,腿上皮肤发热、发红或变色,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
预防“经济舱腿”,说到底还是要多动。建议需要长时间乘飞机或者坐长途火车、汽车的旅客,可以做一些原地运动,如类似踩缝纫机踏板的小幅度腿部运动。有条件的可适当把腿抬高,并不时用手拍拍腿部或做简单的按摩。如果空间条件许可,建议坐一个小时左右,起身动一动。
另外,别忘了适当补充水分,使血液不至于太黏稠影响血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