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渠道 整合资源 强化时效
市民情处置中心昨成立
“一个口子”解民忧
本报讯(记者 金邦寅)昨日上午,我市民情处置中心正式成立,今后市民可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反映疑难问题,由各镇街及职能部门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市领导管秀云、徐琮琦、朱卓瑶为市民情处置中心揭牌。
据悉,市民情处置中心将进一步整合政务热线平台,畅通民情收集处置渠道,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重复交办,强化时效。
“中心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受理,对民情诉求统一受理、民情处置归口办理,实现市级民情诉求‘一个口子受理、一个口子办结、一个口子答复’。”市民情处置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将整合12345(81890)服务热线、瑞网议事厅、民情E通等信息平台统一纳入市民情处置中心。
在市民情处置中心的工作流程上,记者看到,中心接收信息后,按照事项类别、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转交给各镇街及各部门办理,并要求限时处置,按照即办制要求办理受理件,一般性问题原则上3到5个工作日要办复,对确因情况特殊难以办理的,要及时作出说明。
为此,各镇街也要建立专门民情处置平台。各村(社区)要在完善便民服务点的基础上,指定专人负责,强化民情处置职能。
另外,该中心将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市民监督团、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适时开展满意度调查,促进民情处置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