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全市居首 微旅节带火旅游产业
湖岭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
■记者 潘敏洁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居全市第一、系列微旅节带火旅游产业……去年,湖岭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围绕工艺品产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突出增量增效。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居全市第一
“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增长率居全市第一。”说起去年的工业成绩单,湖岭镇副镇长廖象游颇为欣慰。
该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得以居全市第一,工艺品产业贡献颇大。廖象游说,去年工艺品产值达6亿多元,占了总工业产值近一半,其中市双明圣诞礼品有限公司、市华尔特工艺品有限公司分别以21%、17%的增长率,位居该镇工艺品企业增长率第一和第二。
那么,增长率背后的秘诀又是什么?廖象游总结为:以技术为依托,不断修炼企业内功;转型文化创意市场,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建设文化创意园,拉长工艺品生产链。
溪坦村是湖岭工艺品的生产集聚地,“圣诞礼品”从这座西部山村销往欧美。在这里,将崛起中国礼品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礼品电子商务园。据了解,中国礼品文化创意产业园占地970亩,于2013年开工建设,其中工艺礼品博物馆、施美生书画艺术馆、博爱文化园、青少年创意工厂4个项目已建设完毕并对外开放。
在奥光动漫集团厂区内的青少年创意工厂里,孩子们正在工艺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益智类玩具。像奥光一样,该镇很多礼品生产企业跳出传统的礼品生产模式,引进了亲子旅游等内容。
“文创园的陆续开发建设,打破了溪坦村礼品产业生产集聚地的格局,在这里,可以体验工艺品制作过程,可以游览各种文化展览馆,把单一的工艺品生产制造,延伸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展示、体验、推广、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为企业搭建增产增效新平台。”廖象游说。
根据规划,中国礼品文化创意产业园计划在2020年实现开发建设投入10亿元,建成后实现产值14.5亿元以上。而礼品电子商务园预计于2015年4月份进场施工,占地面积5亩,未来将充分发挥集聚带动效应,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案例
“华尔特”技改赢市场
一张硕大的铁皮经过10多道工序后,摇身变成一个个小巧玲珑、色彩缤纷的铃铛……近日,在位于湖岭镇林源村的市华尔特工艺品有限公司,记者见证了工艺品制造技术升级的“魔力”。
依靠这份“魔力”,“华尔特”的2014年产值上涨至50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铃铛的年产值占了近三分之一。
而这份“魔力”源于“华尔特”不断投入的技术改造。仅去年,该企业就投入了300多万元进行设备升级换代。
“这是全自动化喷漆设备,过去手工喷漆每日顶多完成5万多个,现在翻倍至20多万个,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提高了产品质量;这是真空镀膜设备……”对于车间里的每一台机器设备,“华尔特”董事长林益孟如数家珍。
实际上,令林益孟如此热衷于技术改造,源于多年前的一份订单。“当时,我们接到了一份来自外国客商的铃铛订单,价值10多万美金,就我们当时的规模及技术来讲,这是一份相当难啃的订单。”林益孟说。
面对甜蜜的负担,林益孟想到了代加工。他寻遍大小企业,终于将订单交给了一家工厂生产,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按时交付了订单,但是铃铛存在生锈、掉色等质量问题,这也是业内普遍遭遇的技术难题。”林益孟说。
危机与机遇共存,这件事令“华尔特”意识到只要克服这个技术难题,就能在铃铛市场一枝独秀。“华尔特”立即成立研发团队,并不断地向同行取经,屡败屡战,终于克服了铃铛的技术难题,赢得了市场份额。目前,铃铛已经成为“华尔特”的明星产品。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铃铛上绘画,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服务。”林益孟说,目前,“华尔特”订单已排到了今年的5月份。
创新办节模式,发展旅游经济
金川开犁节、鹿木生态美食节、“清凉湖岭”避暑漂流节、“黄林杯”瑞安风光风情全国摄影大赛、湖岭古道旅游节……作为“瑞安的后花园”, 去年,湖岭镇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以系列微旅节为载体,提升了美食美景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带动了消费增长。
2014年7月7日,“2014瑞安湖岭乡村部落系列微旅节”活动之一鹿木生态美食节,在鹿木社区举办。现场,农家乐厨师、民间厨艺高手为游客展现当地的美食文化。主办方从80多道特色菜中,评选出最具代表的地道乡土美食20道。来自温州地区的游客们不仅观看了大厨们的精湛厨艺,还享受了舌尖上的美味。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湖岭镇党委副书记吴建汉用“比肩继踵”来形容。“温州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车停得满满当当,牛排、麦锅贴等特色美食成为香饽饽,餐饮经营额涨幅达20%。”
2014年,湖岭镇系统地推出微旅节,它一改传统办节方式和理念,活动时间覆盖一年四季,将一场场活动按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特色拆分成金川开犁节、鹿木美食节、漂流节、古道旅游节等。
“以节庆为载体,打造多彩湖岭乡村休闲旅游品牌,面向自驾游和亲子游市场,形成了‘走乡村、玩秀水、尝美食、游古道’的湖岭旅游组合产品。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实践,因地制宜地挖掘了湖岭旅游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效益。”吴建汉说。
去年,湖岭镇还完成了均路乡村旅游一期工程、巾仙溪峡谷公园、双溪寨养生疗养基地等旅游项目建设;建成“山居日记”、“百果园”等9处农宿客栈。据统计,去年全年接待游客160余万人次。
案例
“小王子”打造多层次产业链
去年,一座充满梦幻童趣的小王子主题庄园,走进人们的视野。这是一座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田园休闲体验与户外拓展运动为特色,以农业文化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休闲观光农庄。每逢周末,游客接待量达2000多人次。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位于潮基社区贾岙村马头山上的庄园。百米长的游步道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一些农民在翻耕土地,不少土地已经埋下种子,静待春暖花开……
据介绍,目前,该农庄已种下柑橘、枇杷、蜜桃、香柚、沙梨等10多个品种的果树,占地200多亩。另外,农庄还引进种植了日本樱花、红枫、波斯菊、向日葵等花木100多亩。
“我们把观光和采摘结合起来。”该农庄负责人王美芬说,除了观光和采摘,农庄里部分游玩项目实行进驻模式,外包给其他商家。相比原有农业的低产低效,同样大小的土地上,农庄创造出高出好几倍的产值。
高产值的背后推手,是创意观光游。主题派对、婚纱摄影、户外婚礼……这些原先与农业不沾边的名词,与农业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农庄的多功能会议厅被赋予了多重属性,既可租用为会议、联谊的场所,也可以在用餐高峰期成为餐厅。会议厅租用一次1500元,不少人都来这开同学会。”王美芬说。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扩延,迅速发展成为与产品生产农业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庄园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等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我们将构筑一条多层次产业链,带来产业融合的经济乘数效应。”王美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