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岙村胡家有喜事
五世同堂为百岁老人祝寿
■见习记者 林翔翔
“太婆,我敬您一杯,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酒杯另一边,一位白发老人穿着新棉袄,戴着大红花,手捧红包,乐得合不拢嘴,连连说“乖”。
2月21日(农历正月初三),塘下镇沙岙村的一胡姓人家格外热闹,儿孙后代110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五世同堂为百岁老人潘翠花祝寿。十几位身处异国他乡、无法抽身回来的后代,也都纷纷通过电话、视频送上了祝福。
设宴在家,凌晨1点去买菜
潘翠花老人虚岁100岁,原是沙河村人,嫁到沙岙村后生了7个儿子和1个女儿,子孙后辈从事各行各业,有办厂的,有出国做生意的,有金融行业的,还有医生……3个多月前,家里又新添一名玄孙女。
去年年底,孙子辈的提议为老人祝寿,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亲戚们的支持,第四房孙媳妇儿特地从法国赶来。
大年初二,孙子辈的吃完晚饭早早睡下了,次日凌晨1时,简单洗漱后,他们开车到市区望家菜场买菜。“象征‘年年有余’的鱼有了,代表‘年年高’的年糕买了,龙虾、螃蟹都不能缺,还有奶奶喜欢的大白菜别忘了……”大家一边买菜一边嘀咕着。
不一会儿就到了凌晨4时,从前庄村请来的厨师们已经在老人的家门口候着了。生菜下入油锅“呲呲”作响,铲碰着锅发出“当当”的声音,喜庆的氛围弥漫了开来。老人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的房子是挨在一起的,11桌酒席就摆在家里面。
早上6时多,同往常一样,老人已经起床。她坐在院子里看着左前方,等着子孙后代到来。“人来就好,人来就好。”老人由几个儿子轮流赡养,虽然晚辈们都有自己的事要忙,但有空都会来陪她。
11时,110多人欢聚一堂吃寿宴。“奶奶,这是您喜欢吃的虾肉,我已经去壳了,要给你蘸酱油吗?”“今天的年糕炒得很软,您多吃点!”后辈们纷纷为老人夹菜,不一会儿,老人的碗里被塞满了食物。
发红包和寿饼,与村民们共享喜悦
家有高寿老人,子孙们不忘与街坊邻居分享喜悦。当天下午,向老人敬完酒后,孙子辈的开始新一轮的忙碌:给村里200来户人家发50元的红包和寿饼。
14时许,4位孙子辈的分头挨家挨户给村民们发寿饼和红包。“今天是我奶奶百岁祝寿日,这里是一点小心意,希望和大家一起开心热闹。”第五房孙子胡长康满脸微笑地给街坊送上寿饼和红包。
“托老人的福,我们也沾沾喜气。大家都像老人一样长命百岁才好啊。”村民胡玉兴说。
当天下午,潘翠花老人与年长点的后辈们闲聊家常。
在曾孙女胡玲玲的印象里,潘翠花老人是一个非常自立自强的人。“太婆以前什么都会,下地种菜、晒番薯、捣年糕、掰蚕豆……后来年纪大了,仍然坚持什么事儿都自己来,怕我妈不让她洗衣服,就躲在厕所,偷偷洗完衣服再出来。”
潘翠花老人的三儿子胡银娒说,老人心态好,闲暇时喜欢喝点白酒,除了有点耳背外,身体健康,思维清晰,记忆力好,前几年还去菜场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