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城崛起系列报道之二
瑞安迈入“滨海时代”
关于滨海新城,你了解多少?
■记者 陈艳
瑞安市滨海新区总规划面积172.48平方公里,位于城市的东部,西靠安阳新区,东临海口,最远处距离城区约10公里。作为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区块,规划设计之初,滨海新城已有着明确的功能分区,其中以城市东进带(万松东路)、滨海新城起步区、城市中心区三位一体的“滨海新城”空间发展布局,让该区域有了一张明晰的蓝图。
2005年,我市启动阁巷滩涂围垦工程。2007年6月,启动丁山二期滩涂围垦工程。2010年,提出了瓯飞工程瑞安段围垦计划,一期项目的瑞安丁山三期围垦工程已于2012年12月启动。2010年启动万松东路延伸段建设,2015年初,该路段正式通车……此后,城市进一步向东发展,由飞云江时代走向滨江滨海时代,一个滨海新城逐渐崛起。
然而,市民耳熟能详的滨海新城将会建成什么样?现在的建设进度如何?建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带着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走进了市滨海新区管委会。
为什么选择建设滨海新城?
行政区域调整 释放区域发展空间
说起当初市政府选择建设滨海新城的原因,滨海新区管委会发规局副局长、高级规划师戴美勇这样回答:“温州南部副中心”和“空间制约”。
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包括温州在内的海西经济区城市铺就了又一条快速发展的通道。我市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新契机,提出了“承担温州大都市区南部副中心职能,建设人口超百万的综合性特大城市”的目标与构想,力争发展成为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叠处的枢纽城市。
然而,“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使城市发展“空间问题”成为了长期制约我市中心城市发展和提升的瓶颈。“经历了近十几年的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后,原本就不多的土地资源更为稀缺,导致地价日趋高企,旧城改造举步维艰,也使城市出现了结构混乱、功能无序、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环境品质始终难以得到提升等问题。如果不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宏伟的发展目标只能停留在构想阶段。”戴美勇解释说。因此,我市提出了发挥滨海区位优势,向东拓展,建设滨海新城的设想。
21世纪初,安阳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基本建成。随着104国道、东新路等城市主要道路的建设,东部各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东部城镇发展成为城市中心与滨海新区的衔接区。2011年4月,我市将原有37个乡镇街道调整为5镇10街道,莘塍镇、汀田镇由乡镇变为街道,与上望街道、东山街道一同纳入滨海新区城市建成区范围,建成区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80.6万人。此番撤乡镇建街道,将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城作为未来城市核心区的功能运作,形成政策功能“拳头”,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沿海快速交通条件的完善,2010年,瑞安市委、市政府决定抓住机遇,以起步区为先行,启动滨海新城的建设,提出打造“新服务集中区、新生活提升区、新产业培育区、新环境展示区”。
滨海新城里将会有什么?
规划“新配置”奠定区域“新未来”
除了得到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外,高速“旋转”的滨海新城无疑是不少独具慧眼的“英雄”之士所探测到的发展良地。
2011年起,这块璞玉便被不少大佬“相中”:瑞安文化园、温州华侨大学、科技研发园、滨海商务休闲区,以及上市公司新湖集团开发的新湖广场,纷纷向滨海新城走来,为滨海新城区域规划的大框架做了有力填充。
那么这座瑞安海上“会客厅”到底有多“高大上”?政府将如何打造?记者在几个滨海新区相关规划中找到了答案。
城市东进带(万松东路)
老城连接滨海的黄金轴
近期瑞安城区向东发展的主要核心地段,近期瑞安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地;
近期瑞安发展高档商业、商务办公和高档住宅的主要区段;
向西承接未来滨海新区核心功能的区段;有活力的城市新发展区;
体现多种城市风貌,集中展示瑞安新发展的标志性窗口地段
……
地处瑞安城区与东部农业区的交错地带的城市东进带(万松东路)承载着多种城市功能,是目前政府先期开发的重点区块。据了解,该区块面积为210.67公顷。地块呈长条状,长约3400米,宽度在450至820米之间。该地段是瑞安市东西向城市发展轴,起到城市东扩的桥梁作用,它的开发必将为滨海新城新中心提供成熟的开发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据了解,该区块主要形成“一廊、三区”的功能结构。一廊即万松东路城市发展廊道。就像上海的世纪大道、深圳的深南大道和苏州的干将路,万松东路作为城市向东扩展的核心道路,被规划为城市功能延伸的发展轴,又是极富人性化特性的公共活动轴,还是一条能够观赏都市景观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展示带。
三区即西部老城协调延伸区、中部现代商住区和东部滨海新城核心延伸区。其中规划瑞安大道以西区段为西部老城协调延伸区,主要设置商业、商住、居住和学校地块,以打造温瑞塘河周边的滨水商圈为重点;瑞安大道与港口大道之间为中部现代商住区,主要设置商业、商住和居住地块;港口大道与滨海大道之间为东部滨海新城核心延伸区,主要设置商业、办公、宾馆、商住、居住等功能,将成为未来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延伸区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1月30日万松东路延伸线的正式通车,位于万松东路与港口大道交汇处的万松城市综合体——新湖广场正式开工,作为温州地区最大的温商回归项目,新湖广场堪称滨海新区商业开发建设的排头兵,也是万松东路延伸线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继新湖广场落户后,万松商业广场、万松总部经济园和万松电子商务中心相继启动招商,这三个项目作为万松东路重点打造的商服项目,将形成大型现代商业核心,与新湖广场共同构筑城市门户标志性区域。
滨海新城城市中心区
瑞安生态宜居新标杆
滨海新城城市中心区位于上望街道、东山街道和莘塍街道,东至沈海高速复线、南濒飞云江、西至滨海大道(部分港口大道)、北到新兴路,用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东抵望江三路,南濒飞云江,北至隆山路,西到滨海大道,用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
作为滨海新区核心,该区块构筑产业服务集群、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生态宜居新城三个核心功能,形成以行政办公为领航,以现代生产服务功能为主导,如总部基地、科技研发、金融信息、商务办公等,以生活居住、商业服务、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现代生活服务功能为互补的生态宜居的城市中心区。
“行政文体环碧湖,商务金港飞云渡,水绿双轴南北连”,这一组对称的词组可以清晰地概括出滨海新城4.5平方公里核心区的规划蓝图。
根据《瑞安城市中心区概念城市设计》规划,核心区将依托上望蒲河筑湖,围绕明镜湖布置行政文化、体育博览及商业娱乐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充分开发和利用飞云江的景观优势,沿江形成东西向总部商务和娱乐休闲功能带,构筑瑞安商务金港;沿滨海大道东侧规划210米宽防护绿带,连接北侧生态观光农业和飞云江,另外,中央公园以南北向水系和绿带沟通内湖与外江,连接行政文化中心与商务金港,公园两侧布置大型购物、商务办公及商住综合体,为中心区聚集人气。商业中心突出一站式购物和体验式消费;高层建筑则以sohu、单身公寓和酒店式公寓为主,为区域提供多样的居住选择。
此外,“核心区”充分展示生态宜居,沿飞云江以商业休闲为主,由财富广场、连续临水步道、渔人码头及财富湾组成,以硬质驳岸为主,组织丰富多彩的商业展示、休闲娱乐和露天餐饮活动;环中心湖以商业休闲和自然生态相结合,人工与自然岸线相穿插,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及空间感受;沿滨江公园和中央公园等绿带形成自然岸线,包括草坪、湿地等,提供丰富的自然滨水感受;另外,结合复合街区临水布置漫步道,为居民提供亲切宜人的滨水活动空间。
目前,滨海新区管委会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率先开发“城市东进带”和“滨海新城起步区”,现城市中心区所在区块为农保地,将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有序开发。
滨海新城起步区
科技产业的“航空母舰”
在老城区东南方向、飞云江入海口处,有一块面积9.67平方公里的特殊地块,叫滨海新城起步区。它原本是滩涂,未来则是滨海新城的副中心,将建成一座未来科技城,并将被打造成创业集聚高地,努力推动滨海新区成为浙南地区科技创新产业的“航空母舰”。
滨海新城起步区的用地由“瓯飞滩围涂工程”中的丁山二期围垦工程经围涂造地而来,该区块即将打造成集“业、居、游”三位合一复合发展的休闲滨海产城。
该区块根据《滨海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一心、一轴、两片、六个主题功能区(带)”的布局结构:即在起步区南端(即核心区块位置)形成起步区的中心;依托凤凰路及东侧河流形成发展、交通、景观复合轴;以河南路为界形成生活居住和生产研发两大功能片区;将各地块按不同主题划分为企业总部和商务服务功能、现代商业服务功能、娱乐休闲功能、研发、培训功能、多元的居住功能等多个功能区块。届时,滨海公园、商业商务金港、特色风情水街、企业总部中心、会议展览和接待中心、水上观演中心、以海洋产业为主的滨海风情特色活动等重要项目将落地于此。
那么这个未来的科技中心如今的发展状况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丁山二期围垦区。
一眼望去,地面上可见部分绿化和纵横交错的道路基础,许多工人正在忙着运输石料和挖掘河道。
“这是瑞安文化园一号文化会馆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主体施工。”站在一块正在施工的工地上,滨海新区一负责人介绍,该工程于2013年6月28日开工建设,也是滨海新城起步区的第一个土建工程。
“这里是科技城的北部,将打造以温州华侨大学为主体的人才培育基地。”指着一片待开发的土地,该负责人介绍,科技城的中部区块要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科技研发园,近期拟启动一期项目;南部区块集聚发展总部经济、人才公寓、商务办公等产业,集中打造与科技城相配套的高端人才集聚区和滨海商务休闲区;而沿江沿海区块则主要发展滨海旅游、现代农庄等产业,重点打造海洋经济示范区。
目前,滨海新区正致力于以丁山二期围区为主体的未来科技城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近18亿元。通过加快海堤围涂、回填造地、基础道路、河道开挖、生态公园等建设,不断完善交通、给排水、通信、能源等配套基础设施,为未来科技城项目强化支撑、建好平台。
靠围垦而来的滨海新区,未来的交通状况如何?据了解,该区块对外主要依靠沈海高速公路、滨海大道(温州市级快速路)、瑞枫公路(快速路),联系北部的温州、乐清以及南部的平阳、苍南等地区;对内主要依托万松东路、隆山路、城南路(世纪大道)、滨江大道等东西向主干道,实现与老城区及滨海新城主中心之间的便捷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