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花草树木,给家里添绿,节约纸张,少用一次性筷子
植树节,种下低碳环保生活理念
事件回放:
植树节不应仅仅是“植树”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一年播绿的大好时节。今天是植树节,这几天,我市各地的植树活动也在火热开展。一些市民认为,如今植树节的意义并不只是种树本身那么简单,植树节的概念应该拓展,包括森林、植物、动物的保护。也有市民说,植树节的示范效应显然毋庸置疑。可过了“3·12”,除了专业种树人员,还有多少人会去义务植树呢?植树,难道就是在植树节吗?如果只把植树节当成是一个节日,“节”之后就把“植树”抛之脑后,显然违背了设立植树节的初衷。
记者观察:
除了植树,还有很多方式可以添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对植树节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市民老黄说,很多单位选择在植树节这一天种树虽然显得有意义,却也有作秀的“嫌疑”。植树节过后,谁可曾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栽下的树苗?历经风雨,它们能够存活的又有多少呢?
对自然科学颇有研究的市民夏小姐说,植树活动会不会种的都是单一树种?如果是这样,对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是很不利的。单一树种的种植也不利于自然群落的形成,对于动物和昆虫的取食和栖息地都会造成问题。同时,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特殊的营养需求,比如有些树种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钙,有些则会较多地吸收磷,一旦大规模种植某一单一树种,土壤中某种元素就会被大量吸收,造成土壤不健康。
针对一些市民的担心,记者从市农林局林业科获悉,目前的义务植树活动中,苗木存活率应该是有保障的。因为植树活动都是在专业组织下有规则地进行的,结束后也有专门人员护理苗木,确保其存活率。至于物种单一性的问题,林业科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植树活动都是统一规划的,不会存在破坏生态或造成物种单一性等情况。不是你想种什么树就可以种什么。专业团队会进行区域规划、考虑好树种搭配等问题,什么地区适合什么样的树种,都要按规定来。”此外,活动现场也会有专业人士的技术指导,帮助市民正确植树。
业内人士表示,每年植树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的目的是向市民宣传一种爱绿护绿的意识,并不是说让每个人都去种树,城区里也没有这么多地方可以实现人人种树。
除了参与户外植树活动,购买盆栽之类的小型绿色植物,在不少市民看来也是一种简易的“植树”方式,同样也是为城市添绿。
日前,记者在花鸟市场看到,一些小型盆栽很受欢迎。在店里选购花草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家里已经养了不少花草,这一次是想给孩子选购一盆小型盆栽,作为植树节的一份礼物送给他。张女士认为,植树节除了植树本身以外,对于孩子而言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
据了解,去年植树节,我市某商场开展了一项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回收后获得的积分“绿币”可捐献出来种养绿树。组织者认为,植树节的意义不仅限于植树,更应注重从细微处培养环保理念,传播绿色文化。
他们说:
植树节就是提醒大家绿化环境
高中学生“春田花花”:我喜欢植物,喜欢接触大自然。我认为,人们只有先去了解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植树节的设立也是这个目的,是为了提醒大家保护环境、绿化家园,这需要大家每时每刻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做到。
建议将植树节改为“护树节”
市民网友“骆驼”:去年底,单位门口新建了一条绿化带。可是,没有多久,其中很多新种的小树苗就奄奄一息了。路人也不珍惜,个别市民为了方便直接践踏草木走捷径。我觉得植树节植树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但植树最重要的是怎么养活、保护、长大。植树节单纯植树意义并不大,建议将植树节改为“护树节”,不仅植树,更要护树。
植树节为家里和办公室添绿
市民孙先生:植树节不一定要去户外种树,室内绿化是最好的操作,也最贴近生活。在阳台上种植绿色植物,就像筑起一道天然屏障,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部分灰尘,有利于净化室内空气。除了家里,在办公区种植绿色植物,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车,也是在“植树”
市民汪女士:不要在植树节才想起植树,植树节里种下的该是一片绿色而非形式。我们要培养保护生态的意识,并且这种意识、观念要贯穿于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在日常生活中,你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天车,都是参与“植树”的一种行为,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这样的身边小事做起,那可以说每天都是植树节。
特约嘉宾说:
植树节,提醒我们要有维护人类居住环境的意识
市农林局林业科科长王文光:设定植树节,并不是非要我们在这一天去植树造林,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要有植树造林、维护人类居住环境的意识。
此时植下新绿,顺应天时也合乎地利。从源头上说,留住绿色,不光靠植树。市民不能只有植树的意识,还要加强平时爱护树木的意识。树木年年植,年年不见树,类似这样的情景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每年的植树节全民植树,却忽略了植树之后的跟进和保护,那么我们的植树就会变成“植数”,树木数量的累计对于我们生态环境的改变毫无意义。
植树节,也不仅仅在植树,而是一个全面绿化地球的行动,是一种低碳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除了参与植树造林,也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纸张,爱护树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所有的这些都是植树节的内容,而且很实在,也很有意义。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瑞安城乡的绿色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 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