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后朱村
百年古居朱正均宅
一块青砖值一斗米
后朱村朱正钧古宅
老桥
注塑作坊
后朱村全景

    后朱村

    百年古居朱正均宅

    一块青砖值一斗米

    ■记者 黄国夫/文  陈立波/图

    后朱村,是塘下最南边的一个村落。村里有一座建于晚清的庭院式古宅——朱正均宅,屋里屋外各种精致的雕刻与灰塑装饰,仿佛带你回到了古代;然而走出古宅外,随处可听到“嗡嗡”的机器声,现代的工业气息扑鼻而来。

    后朱就是这样一个村,一个古代和现代并存的村庄。

    有关朱正均宅的种种说法

    说起后朱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具有江南水乡典色的庭院式民居建筑——朱正均宅。该古建筑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距今已有162年。

    朱正均宅临水而建,建筑造型精巧,用料讲究,雕刻工艺精细,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朱宅大门前的围墙,由青砖堆砌而成。仔细一看,发现青砖之间并没有采用黏土等物质粘连,而是镶嵌而成,衔接处缝隙极为细小。据流传,这些青砖是朱正均请人打磨而成,打磨一块青砖要花掉一天的时间,报酬是一斗大米,由此可见朱宅耗资之巨。

    朱正钧的部分后人如今还住在老宅中,在宅子东首有一个诊所,这里住的便是其第9代后人。

    “我祖上应该是做生意发家后,才盖了这座宅子。”朱正均的一位后人朱醒华早已搬出了老宅,他说,从一些族谱记载上推断,建宅子时恰逢太平天国运动,朱正钧当时很可能在做木材或是大米生意。

    朱醒华介绍,朱宅后门是塘河,宅子边上有一个被围墙围住的码头,当时货物应该就是从这个后门运到屋内的。因为在那个年代,最发达的就是水上交通,房子前街后河,位置十分优越。

    然而,关于朱正均财富的来历,在民间却流传着另外的说法。

    相传,朱正均原本家里很穷,欠下很多债务,除夕夜还有人上门讨债,父子俩出门躲债,直到除夕夜后半夜才回家。父子俩回到家时并未进门,而是坐在大门口。突然,他们看到屋前不远处的田里发着亮光,挖开发光的泥土,意外地发现了一大笔银两。从此他们还了债务,盖起大宅。

    这个说法极具传奇色彩,为此有人认为这是朱正均所得“外财”的一种掩饰。另外还有一种传言,当时位于场桥的双穗盐场曾遭到海盗的打劫,官兵受命抓捕,但一直没有收获。

    当时,前池一带的百姓流传一句话:“两三年之内塘下必出一位大地主。”结果两三年后,后朱村果然出现了这么一位大地主。有人猜测,海盗把打劫来的财物藏到了朱正均家的农田里,他在农作时发现了这笔财物,靠此发家。

    塘下地区最早种甘蔗的村落

    除朱正均宅外,后朱村另一个被人所熟知的,便是甘蔗和红糖。

    “以前塘下没有人种甘蔗和制红糖,后朱村是第一个,我记得应该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村里慢慢开始兴起种甘蔗。”后朱村退休干部朱其光今年已经81岁,据他推断,该村种甘蔗的历史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而将甘蔗和红糖引进该村的,是一位叫阿南的人。据说阿南老师是平阳坑人,是一位制作红糖的能手,由于和后朱村的一位村民相识,看到该村大片的田野后,于是商议在这里种甘蔗,并搭棚制作红糖。

    刚开始几年,所种的甘蔗并不多,但由于做红糖的经济效益好,村里人便家家户户跟着种起了甘蔗,制作红糖来卖。

    “当时100斤的红糖可以换700斤稻谷,对我们庄稼人来说,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朱其光说。

    今年66岁的村民朱昌富小时候曾跟随父亲制作过红糖,他回忆,榨甘蔗汁用的是两块大石板,用牛做劳力,其工艺就像磨黄豆。甘蔗需经过3次压榨,才能将汁榨干净。

    “最多时,我们村里一共有7个糖棚,附近村都到我们村加工红糖。”朱昌富说,后来附近村的人也陆陆续续做起红糖,但是他们的手艺没有后朱村的好,有时遇到技术上的难题,还要请教后朱的制糖师傅。

    正是由于制糖业的兴盛,让原本贫穷的后朱村村民过上了一段风光的日子。朱昌富说,他家的两间老房子,就是在制糖最红火的时候建造的。

    但后朱村的制糖业并没有持续多久,新中国成立后没几年,岑岐办起了一个大型的糖厂,后朱的制糖业也就逐渐衰落了。

    家家户户从事注塑行业

    以前的新华片区,后朱村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村落。该村四周有4条河流,将村居包围其中,俨然形成了一个小岛。

    “4条河上都有一座小桥,分别通往塘下、上马、大典下、岑岐等地,如果村里发现盗窃事件,只要守住这4座桥,盗贼是绝对逃不了的。”这些小拱桥有的还保留了下来,桥宽1米左右,两边没有护栏。至今,后朱村的中年人依然记得小时候过桥时战战兢兢的感觉。

    交通受制于其他村,是后朱村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人开始办起注塑加工作坊,才慢慢走上了富裕之路。

    “现在,村里起码有七成人从事注塑行业。”朱帮海是一家注塑厂的老板,他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父亲从一台注塑机开始慢慢创业,如今已拥有18台注塑机。

    后朱村的注塑行业普遍为家庭作坊式,走在该村,可发现家家户户的一楼都放着一台大型的机器。

    2013年5月,为了改变村里交通情况,村民集资78万元,修建了一条直接通往塘下大道的道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村里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进行时
   第00003版:进行时
   第00004版:两会特别报道 进行时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两会特别报道 微播报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在现场
   第00012版:榕树谭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乐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百年古居朱正均宅
一块青砖值一斗米
瑞安日报 今日塘下·塘河风 00010 百年古居朱正均宅
一块青砖值一斗米
2015-3-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