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塘下发展脉络
今年,塘下有哪些“大动作”?
■记者 钱枫枫 杨微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塘下新区抓好国泰路、中心路东延伸线、全民健身中心、城市综合体及中心公园等项目,落实新一轮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功能完善小城市、接轨温州桥头堡……”2015年,塘下会有什么项目开工建设?又会落实哪些民生实事?记者翻阅《政府工作报告》,邀请相关部门单位,为您解读今年塘下发展脉络。
汽摩配产业园区
[报告摘录]
全力争创省级工业强市,推动实体经济转中向好……以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对接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强力推进阁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汽摩配产业基地北区配套建设,启动汽摩配产业基地东区建设,加快开发丁山二期和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区,全力支持十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再培育引进一批能支撑产业升级的工业大项目,大力强化龙头带动、产城联动。
[解读]
塘下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何克龙介绍,瑞安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北区建成多年,位于104国道西面,是我市重要的工业制造基地,这里聚集了多家市50强企业。国内外合作客户有一汽、东风、上海通用、宝马、奔驰、奥迪等品牌,产品遍及我国及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区域内常住人口和新居民合计约10万人左右,道路四通八达。
但是,有关工业区内配套设施不够完整、公共交通不够便利、人才公寓等问题被企业主及村居负责人屡屡提起,加快建设和完善北区的配套设施,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配套设施的完善,不仅仅方便在这工作的企业员工,也能助力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显现产业集聚优势,推进塘下工业强镇的发展。
瑞安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东区是新增的工业园区,场桥、海安、鲍田三片东边均在规划范围内,目前已有云顶控股集团旗下陕西汽车集团温州云顶汽车有限公司、温州力邦企业有限公司等知名大企业落户,并已进入投产。据了解,东区由企业单独申报项目,再征地建设,最终逐步形成工业园区。
小微园
[报告摘录]
全力争创省级工业强市,推动实体经济转中向好……以小微园集聚成长型小微企业,开工建设塘下汽摩配、仙降鞋业等5个共520亩的小微园,提速推进7个在建小微园,竣工73万平方米,为“草根”创业助力加油。
[解读]
我市启动“三改一拆”、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建设至今,塘下镇有两大团块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后建成小微园,第一个团块建鲍田小微创业园,另一个团块建场桥小微创业园。
塘下镇镇长廖仕旺介绍,塘下众多小微企业一直存在土地使用率低、亩产值低等问题。2013年,上潘村30多亩低效用地上的违章建筑被一一拆除。当时,全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三改一拆”、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工作,当天的拆违行动是我市启动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改建小微园的“第一拆”。该项目建成后,新增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
塘下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何克龙介绍,2014年,场桥办事处借“三改一拆”契机,拆除龟山村、五林村、上灶村35亩低效用地上的违章建筑。拆后,这35亩地加上周边119亩征地,将规划建成154亩的小微创业园。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22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预计增加工业产值近10亿元。该项目一期工程73.9亩,目前已启动,基本完成招商,正在申请农转用的手续,届时将吸纳汽摩配和加工配套企业入驻。
廖仕旺表示,这两个小微园的建设将极大地缓解小微企业用地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塘下工业经济发展。
国泰路、中心路东延伸线、全民健身中心、城市综合体及中心公园
[报告摘录]
坚持产城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塘下新区抓好国泰路、中心路东延伸线、全民健身中心、城市综合体及中心公园等项目,落实新一轮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功能完善小城市、接轨温州桥头堡。
[解读]
塘下新区管委会建设局局长周贤祥介绍,国泰路穿塘下镇而过,东连滨海大道,西至瑞安市国际汽摩配产业园区,有塘下“万松路”之称。该路的建成将有效地缩短塘下至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的距离,也是汽摩配产业园区一条重要的物流通道。
该路建设分三个标段,第一标段为瑞安市国家汽摩配产业园区到104国道(2013年6月已完工通车);第二标段为104国道至塘下大道,全长2.4公里;第三标段是塘下大道到滨海大道。今年6月份将完成二标段内塘下大道至塘河段建设并通车,届时,罗凤前庄、花园等周边多个村进出交通将更畅通、快捷。
中心路东延伸工程西起西二大街,东至滨海大道,全长4551米,宽42米,双向6车道。
中心路东延伸线将把塘下镇中心区与滨海大道相连,途经10个村居,是塘下道路建设的“重头戏”之一,建成通车后,将有效解决塘梅公路交通拥堵问题。该道路的建设也将改善沿线10个村居的环境和交通等,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塘下镇中心区。
此外,建成后的中心路东接滨海大道,将大大地拉近塘下与温州的距离,从塘下到龙湾机场的路程将只需30分钟,凸显塘下的区位优势。
据塘下新区地政拆迁局工作人员介绍,中心路东延伸工程中,凤锦路至滨海大道160多亩近期完成农转用手续,预计今年进场施工。
周贤祥介绍,塘下全民健身中心位于塘下中心区核心区,西靠塘下东路,南邻建设西路,东临河流,北接城市规划道路。该中心分两期建设,其中二期工程于2014年9月份开工,主要建设内容为400米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内置足球场)、2个室外网球场和2个室外篮球场,争取今年5月份完工。
塘下全民健身中心是塘下首个较完善的综合型健身场所,它的建成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塘下公共体育设施不足问题,激发市民参加健身运动的热情。
塘下城市文化综合体是我市首个城市文化综合体,占地面积约37960平方米,配套绿地69264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5000万元。该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塘下镇政府为市民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将打造我市首个集孕婴童成长事业、青少年教育培训、青少年休闲娱乐、成人健身娱乐、文化汇演、产业会展、时尚餐饮、观光园林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文化服务阵地,充分发挥“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重要作用,为塘下镇居民乃至全市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大餐。
记者了解到,去年夏天,该综合体的城市体育俱乐部游泳馆已正式开业,较好的游泳设施吸引了不少游泳爱好者。今年2月,城市游乐园也盛大开业,春节期间吸引数万游客前往游玩。值得期待的是,城市体育俱乐部已加快篮球场和足球场建设,预计最快将于下月开业。此外,城市文化综合体内还有城市学堂、城市摇篮、城市餐厅、城市客厅、城市健身房、城市记忆、城市篱笆等项目。
目前,塘下在建的城市综合体还有香港城·紫荆假日广场。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逾12亿元,集商业金融办公、市民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塘下标志性建筑。
“规划中包括大型购物中心、高端住宅、星级酒店、精品酒店、精品商业街、儿童主题乐园、品牌幼教、大润发超市、影院等。”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60%建设,住宅区今年10月有望结顶,商业区明年初有望结顶,大润发和KFC已确定入驻,其他项目还在商谈中。
这里有浪漫的风情步道,有多彩的郁金香花海,还会有绵长清澈的人工河……不久的将来,如果你来到塘下中心区,在最中心的黄金地块上将有一个缤纷四季园呈现在眼前,它的名字叫——塘下中心公园。
塘下中心公园位于中心区最中心的地块,毗邻瑞安大道、中心路、广场路、塘下大道等多条主干道,占地面积85亩,绿化率达70.7%。该公园为区域性城市综合公园,具备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以自然生态为基调,风格上既体现时尚、现代的都市风情,又不失塘河文化底蕴、水乡风情。
中心公园周边规划配套齐全,北面是塘下城市文化综合体、便民服务中心、展览中心等;南面靠近影剧院、文化娱乐、群艺馆、产业研发中心;西面毗邻商业购物中心;东面为大型城市综合体及住宅区。
塘下新区发展规划局局长高晓斌介绍,根据规划,这块面积达85亩的空地将会建成拥有滨水生态区、市民公园区、绿色文化区、自然堆坡区、住宅区、商业综合体六大区域的公园,并结合每个区域各自特点,设计不同主题。在中心公园的规划设计中,还融入了瑞安独特的瓯越文化、榕亭文化、塘河文化,为公园的景观增加了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同时,塘下镇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产业经济,为公园景观注入了浓厚的现代工业气息。
目前,中心公园已结束打桩,进入地下室建设工程。
塘下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
[报告摘录]
推进社会建设,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补短板、扶重点、提质量,制订公办民办医疗机构“一盘棋”布局规划,落实社会办医政策,推进飞云、塘下、马屿等地公办医疗资源整合,抓好塘下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等项目建设。
[解读]
“现在我们医院的医疗资源是极度匮乏的,病床太少,病人入院要排队,门诊场地小环境嘈杂,急诊室也十分拥挤,每年五六月份,许多病人连输液的地方都没有,放射大楼也是临时设置的,医疗条件远远跟不上市民所需。”塘下人民医院院长程向阳表示,病房综合楼建成后,能解决病床数量匮乏、门诊环境嘈杂、急诊室拥挤等问题。
据介绍,塘下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建设已于2014年8月完成施工图设计,项目手续也已办理,下一步将开展征地工作。
黑臭河整治
[报告摘录]
推进社会建设,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实施治水惠民行动,完成40条黑臭河整治和提升。
[解读]
2014年,塘下镇共有19条“垃圾河”和28条黑臭河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19条“垃圾河”和6条黑臭河整治验收任务,“五水共治”成果喜人。
据悉,治理活动开展以来,塘下镇将“治水”作为工作重心,拆违、清淤、河面和河岸保洁、路面保洁等多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该镇还建立了“三级河长制”,镇级河长、办事处级河长、村级河长共同巡查、管理、监督。
在河道治理的同时,该镇接连开展了“雷霆一号”、“雷霆二号”、“雷霆三号”行动,严厉打击酸洗、电镀、发黑、废塑料等行业的非法污染企业、场点,依法规范重点污染企业、场点生产经营行为。据了解,至2014年12月底,“雷霆行动”共打击取缔非法加工场点355家。对构成犯罪的环境违法行为,联合公安机关予以打击,查处环境污染行政案件111起,环境污染刑事案件13起,刑拘13人。
经过整治,2014年6月底,19条“垃圾河”旧貌换新颜,顺利通过整治验收。11月21日,该镇率全市之先申请黑臭河整治工程验收,5条河流的整治工程顺利通过验收;12月2日,该镇通过黑臭河整治验收的河流名单又添6条;12月24日,第三批17条河流整治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塘下镇副镇长岑慎键介绍,塘下镇今年要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截污纳管工程,并根据市治水办要求,整治剩余3条黑臭河。
截污纳管
[报告摘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环境治理带动群众致富……以决战决胜的要求推进片区截污纳管工程,新建污水管网110公里,新增污水日收集处理量3万吨,为明年基本消除河道黑臭现象打下基础。
[解读]
在塘下镇,6个截污纳管工程在同步推进。其中,截污纳管一期一标段工程和二期工程已经实现污水收集,日均输送1万吨污水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场桥轮船河截污纳管作为一个单独工程开展,目前已完工;石霖社区截污纳管工程、截污纳管三期和四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塘下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鹏介绍,据统计,塘下镇规划建设截污纳管工程约40平方公里,污水管道总长度约150公里,已完成30%截污纳管的覆盖面。预计2015年所有工程完工后,镇域内每天将有6万吨污水(根据日均用水量测算)通过截污管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公共自行车
[报告摘录]
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任务分解表……新增公共自行车500辆。
[解读]
2014年11月12日,塘下公共自行车花园村借车点安装完成,至此,塘下镇43个公共自行车借车点中,已有41个点开始运行,塘下城市文化综合体和凤士桥借车点因故暂缓,在运行自行车数量为1000辆。
“最近,办理塘下公共自行车卡的人越来越多,借还自行车的人次也越来越多。”塘下镇便民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综合科科长管小青说,其中借还率最高的3个点分别为塘下菜场、镇政府、塘下人民医院借车点。
“我觉得公共自行车借车点还太少了,如果每个村都能设一个点就好了。”场桥办事处统战委员叶世发表示,这样的话,对于村民来说,出行方便了;对于骑车的人来说,借还方便了;对于办公的人来说,不用再频繁使用公务车了。
据管小青介绍,2015年,塘下还将建设借车点30个左右,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自行车数量,目前霞林村、上马村、里北垟村、前池片多个村都已提交书面报告申请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