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规模超10亿元,会员或从业人员超3万人
我市社会组织达1196个,居温州之首
■记者 金邦寅 通讯员 许翔环
近日,在市检察院检察官的带领下,黑眼睛公益发展中心的两位工作人员同未成年人小旭(化名)商讨开展附条件不起诉帮教工作……近年来,我市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据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2月底,我市社会组织总数达1196个,总量位居温州各县(市、区)之首。
完善平台
多项举措释放社会组织活力
近年来,我市以开展民政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顺势推出了实施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改革、放宽社会组织准入条件、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开展公益创投、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等改革创新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瑞安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自2013年以来,我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项目补贴等措施,在为社会组织“输血”的同时,促进其建立“造血”功能。截至去年底,我市政府单位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政府补贴或以奖代补超过100项,总金额超过4000万元,特别是2013年,我市启动了公益创投活动,至今共举办了两届,在全国首创 “政府定制项目+社会组织自选项目”运作模式,总共筹集企业和政府资金120.4万元,资助公益项目40个,受益群众超过15万人次,打造起一个全市统一的公益资金与公益项目对接平台,和瑞安最具影响力的公益品牌活动。
同时,我市抓好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去年投入50多万元,建立一个面积700平方米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引入市公益服务中心对入驻单位进行专业化的孵化,为30个处于初创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8大孵化服务,使其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多个入驻单位实施的项目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市星儿爱心服务社策划的《守护天使·预防儿童走失项目》获选中国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创意类银奖;市阳光爱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阳光鹊桥》项目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百个首批示范项目。
互动合作
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在全市1196个社会组织中,社会团体28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908家,另外在镇街备案的“草根”社区社会组织有3002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社会组织总资产规模已超过10亿元,社会组织会员或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我市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凭借其民间身份,在参与社会管理、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文艺下乡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传递正能量。如市华夏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社区吸毒人员重融社会;市心理志愿者协会为假释人员开展心理矫正工作;市黑眼睛公益发展中心实施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帮扶工作;全市200多家文艺类社会组织每年为基层群众送上1600多场文艺演出;市爱心顺风车志愿者协会几年来共免费搭载群众10多万人次等。
各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