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镇镇长廖仕旺做客《瑞网议事厅》
“温南瑞北宜居宜创业小城市”形象渐丰满
■见习记者 潘凌峰
3月23日上午,塘下镇镇长廖仕旺来到本报5楼演播厅做客《瑞网议事厅》特别节目,就塘下镇小城市培育建设中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等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和交流。
廖仕旺在访谈中表示,小城市培育是浙江省在2010年为了促进城镇化建设、加快特大镇向小城市发展所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塘下镇成为浙江省首批27个试点镇之一。塘下镇的目标是打造“温南瑞北宜居宜创业小城市”。几年来,塘下的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民生全面发展,小城市的形象越来越丰满。但是,该镇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转型压力大、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明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
“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发展
网友“不悔芥菜饭”@瑞网议事厅微博:这几年,塘下中心区发展很快,一年一个模样,越来越高大上;但海安、场桥等中心区以外的地方,发展跟不上,拖了后腿。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廖仕旺:这几年,塘下中心区发展迅速,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公用项目基本落地,城市综合体、中心公园、便民服务中心、实验小学、体育馆、五星级宾馆、文化产业园等功能性项目都选址在中心区,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我们之所以花这么大力气去建设中心区,目的就是把中心区打造成“城市客厅”,不断增强中心区的集聚、辐射能力,通过“中心突破、以点带面”的方针带动全镇发展。
相对于中心区,海安、场桥等地的发展是偏慢的,但这些地方的道路建设、地下管网建设、旧村改造、安置房建设等一直在有序推进,如通向场桥的罗梅路去年底改造完成,连接海安的海西路不久前也建好了。今年,塘下镇还会加快环镇东路的建设,建成后将有效带动鲍田、海安、场桥等地的发展。
塘下镇的发展规划,是通过道路网的建设拉开发展框架、加强区块间的连接,通过打造中心区块来集聚人气、辐射周边,通过完善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来增强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从而把城市做精做美。
三大政策帮扶企业健康成长
塘下一店主提问:这几年,总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作为聚集企业众多的塘下镇,镇政府有什么具体举措来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廖仕旺:工业企业是塘下镇的立镇之本,是塘下镇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始终把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工业强镇放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镇2013年的工业产值是340亿,2014年达到364.8亿,增幅在7%以上,总体比较平稳。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狠抓企业帮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人才、办证等困难,解决企业后顾之忧。从2013年到现在,塘下新注册的企业已达800多家,增幅超过10%。
二是狠抓产业提升。塘下企业“低小散”情况比较严重,我们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淘汰废塑料加工、小冶炼、小制革等一批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落后产业,为科技型、成长型企业腾出发展空间。同时,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大力推动“机器换人”技术革新。
三是狠抓平台建设。我们大力实施“北区提升,东区开发”战略,加快推进北工业园区的市政道路、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以汽车关键部件制造乃至整车制造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加强土地拆后利用,加快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引导有实力、有技术、有经验的塘商回归投资。
多措并举,解决企业用地难题
网友“擦擦卡”@瑞网议事厅微博:我的企业这几年不断壮大,但用地指标迟迟批不下来,厂房越来越拥挤,企业发展出现“瓶颈”,请问塘下镇政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廖仕旺:用地难一直以来就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调查显示,塘下镇需要用地指标的企业有1000多家,单靠每年新增的土地指标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向上争取指标,包装省重大产业项目;另一方面,要在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
近年,塘下镇拆违成效显著,有一些地块闲置。要对这些区块进行改造,涉及现有政策、规划设计、技术力量等问题,难度很大。塘下镇政府一直在跟市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办积极沟通如何高效利用拆违区块,已有一个初步成果,新政策即将出台。
另外,今年,鲍田、场桥将启动小微企业创业园试点工程建设。一旦试点成功,将在全镇推广,届时可解决部分企业用地难题。
治水保洁,两手抓两手硬
网友投诉:塘下很多办事处、村里都在清淤治水,刚开始效果很好,但一两个月过去,河水又变色发臭了。为什么会这样?镇政府有何对策?
廖仕旺: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很痛心。究其原因,一是一些污染企业偷排。塘下企业众多、产业低下,部分企业主环保意识单薄,将工业废水直排河道。二是塘下一些地方还没有实施截污纳管,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河道。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工业污水偷排漏排行为,以法律手段严厉追责。
二是加快截污纳管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实现全镇生活污水纳管处理。
三是全面清理垃圾河与黑臭河,综合实施清淤疏浚、绿化驳坎、日常保洁等手段,确保“两河”整治取得实效。
四是加强河岸整治与管理,拆除沿河违章,杜绝垃圾入河。只有这样,才能使黑臭河整治不反弹。
主持人追问:治水很重要,路面环境也同样如此。对于其他方面的环境治理,塘下镇有什么措施?
廖仕旺:环境卫生是城市的“门面”,是百姓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历来高度重视,并建立了长效机制来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落实分级保洁责任制。环卫部门负责道路日常的清扫保洁,村一级负责农贸集市、背街小巷、公园公厕等处的清洁管理,企业、商家则要做好门前“三包”。
二是塘川街、塘下大道等主要道路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兴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并对村级垃圾收集点、垃圾箱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
四是加强精细化管理,严管商业街区路面卫生、占道经营、违章停车,大力整治无序店招店牌、小广告,严格渣土泥浆管理。
五是强化宣传教育,采用文化墙、公益广告等对市民进行宣传,提升市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
塘下镇简介
塘下镇地处温南瑞北重要节点,北联温州市区,南接瑞安城区,东临东海,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下设5个办事处,辖8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万,拥有各类企业6900多家,生产经营单位1万多家,是全国汽摩配产业重要基地、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和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201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5亿元,工业总产值364.8亿元,财政总收入22.65亿元,是我市人口大镇、工业重镇、经济强镇。
《瑞网议事厅》现推出我市部门、镇街(功能区)党政负责人对话网民系列访谈,节目邀请相关负责人做客视频直播间,倾听群众关心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下一期栏目,将邀请陶山镇党委书记贾建华与大家一起聊聊关于建设“和美”陶山的话题,广大市民可以通过@瑞网议事厅微博、@瑞安日报-瑞安网微博等网络平台向嘉宾提问,栏目视频可以通过瑞安网《瑞网议事厅》官网、《无线瑞安》手机APP等同步收看。
直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