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个性化、多样化法律服务“进村入户”
我市农村法律顾问为百姓“贴身”解忧

    个性化、多样化法律服务“进村入户”

    我市农村法律顾问为百姓“贴身”解忧

    本报讯(记者 金邦寅)“多亏有了法律顾问,我们后垟村的一起产权纠纷达成了调解协议,了了一桩揪心事。”对于农村法律顾问,玉海街道后垟村村委会主任戈卫东赞不绝口。据了解,目前,全市975个村居(社区)都配备了法律顾问,去年市司法局率先在温州市实行农村法律顾问制度改革,实行组团式法律服务,推出“村务体检”,有效弥补村居(社区)“法律短板”问题,受到群众点赞。

    据了解,温州市司法局充分肯定我市农村法律顾问制度改革成绩,并以此为模板进行全面推广,今年平阳县、泰顺县先后来瑞取经。

    组团服务+组建专业小组

    日前,浙江安瑞律师事务所律师林传黄、吴时嫦,先后走进安阳街道育才社区、进源社区,为居民们提供民间借贷相关法律问题咨询服务和法律知识讲座,受到居民欢迎。居民李老伯说:“学到了许多民间借贷的法律知识,对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农村法律顾问的职责就是根据各村发展集体经济以及民主治理的需要,从专业角度,发挥职业特长为村务工作“号脉”、“献策”和“出力”。我市从2011年开始推行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市财政按照每年每村2000元的标准为经考核评定为合格的顾问人员发放补贴,全年落实185万元的法律顾问专项经费。

    “此前,一位农村法律顾问平均要负责四五个村居、社区,工作中难免存在着‘顾而不问’、被动应付的现象。”市司法局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余建军表示,去年起,市司法局改革分配模式,精心筛选138名农村法律顾问,分为27个服务团队,以5至6人为一组分配服务区域,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小组组长,量化了考核指标。

    “这改变了往年‘单打独斗’的模式,小组成员在工作中遇到疑难杂的重大问题、群体性事件或敏感性涉农事务时,可以及时向团队汇报、商议办理意见,并合力处理。”余建军说。

    据悉,市司法局还专门组建了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五水共治”等5个法律服务专业小组,解决顾问人员有专长侧重、无法面面俱到的问题。

    去年底,塘下镇中南村因部分集体土地租赁问题,部分村民不同意续租而发生纠纷,矛盾一触即发,让村“两委”干部焦心不已。关键时刻,瑞安市塘下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徐贤焕等人帮着介入调解,平息了这场纠纷。

    如今,随意走进一家村居(社区)办公楼,在醒目的位置都能看到一个法律顾问宣传牌,上面有法律顾问身份、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村(居)民有法律需求可以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随时与律师联系交流、寻求帮助。

    村务“体检”+深度法律服务

    飞云街道吴桥村位于甬台温高速飞云出口处,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市江南新区建设的重点村。在旧村改造代建项目事宜上,该村曾未与农村法律顾问探究,就与某代建公司签订协议,后发现协议内存在多条不公平条款。“幸好及时接受了法律顾问的审查和指导,在未支付首期款项前修改补充了协议,才使这份代建协议更加规范和平等。”吴桥村党支部书记林忠良说,如今在法律顾问的协助下,村里的安置留地建设和旧村改造同步开展,工作进展顺利。

    这是农村法律顾问开展“村务体检”带来的效果。去年以来,市司法局借鉴律师服务企业的“法律体检”工作模式,挑选出问题较多的村居(社区),进行巡回走访、开展“村务体检”,帮助解决村级组织在法律层面上的问题。

    去年,市司法局还对910个村重新进行调查摸底,结合村等级和社情复杂程度,有否旧城改造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分类,开展精细化的法律服务,探索在有条件的村实行有偿法律服务。

    同时,市司法局制订了《瑞安市村居(社区)法律工作考核办法》,首次把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列入农村法律顾问考核工作,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年多来,全市农村法律顾问共下乡走访6500多人次,共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合同、协议509件,帮助修订法律文件156件,协助处理群体纠纷6起,协助处理信访问题17起,参与纠纷调解130起,办理村民法律援助150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96场次,组织讲座86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议事厅
   第00006版:专版
   第00007版:广告
   第00008版:远望角
我市农村法律顾问为百姓“贴身”解忧
忆家训 谈家风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我市农村法律顾问为百姓“贴身”解忧 2015-4-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