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在马屿,一个在上海
法官微信视频开庭
调解离婚案

    一个在马屿,一个在上海

    法官微信视频开庭

    调解离婚案

    ■通讯员 芮宣 记者 黄君君

    微信联系、微信送达、微信开庭,让两位身在异地的夫妻,成功调解离婚。昨天,市法院马屿法庭将离婚调解书送达被告胡某。“也许放手也是对彼此的解脱,谢谢法院,让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和平分手。”胡某说。

    婚后聚少离多,争吵不断

    吴某,31岁,马屿人。2006年,她在苏州工作时,经人介绍认识了四川籍的胡某(现40岁)。次年,两人登记结婚,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同时,胡某为了迁就吴某,将户口迁入瑞安。

    但遗憾的是,这个温馨美满的家庭没有经受得住生活的考验。胡某是做工程承包的,四处跑活,吴某也为了生活,一直在外奔波工作。在这场婚姻里,两人一直聚少离多,加上地域差异、性格习惯,婚后摩擦不断,争吵不休。

    “他对我极不信任,不仅不许我有任何异性朋友,连手机里存有男性亲戚的电话,他都会马上打电话去质问、争吵甚至删除电话。”不管如何解释,丈夫胡某依旧无法理解,这让再也无法坚持这段婚姻的吴某,于2014年2月向市法院马屿法庭起诉离婚。

    遭遇送达困难,改为微信联系

    受理案件后,马屿法庭工作人员多次联系胡某,请他尽量回来参与诉讼。“我那么辛苦,还跟我离婚?”接到电话的胡某气急败坏,不管工作人员怎么劝说,始终拒绝提供地址,甚至将马屿法庭的电话纳入黑名单。

    无奈之下,马屿法庭只能公告送达相关应诉材料。第一次开庭审理后,马屿法庭驳回了吴某的离婚诉讼请求。

    今年3月,吴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原来,一年多过去了,双方依然处于分居状态,而胡某也从不支付女儿的抚养费,吴某觉得这场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

    鉴于第一次的送达困难,这次,工作人员尝试以微信沟通的方式与胡某进行联系。没想到,胡某通过了“马屿法庭送达”微信好友。工作人员首先以朋友的口吻与胡某交谈,减少他的抵触心理。

    “其实这一年来,我也在尝试各种方法挽回,但总是无功而返,既然她一心要离婚,或许放手是对双方的解脱。”胡某表示愿意接收应诉材料,也会出庭应诉。

    工作人员再次问询胡某地址,胡某无奈解释,自己住在上海,现在郊区一深山里承包工程。“穷乡僻壤的,确实没有明确的地址可以接收材料。”胡某说。为了防止审限拖沓,工作人员提出是否同意以拍照的形式通过微信送达、具体的纸制材料待另行邮寄,胡某欣然接受。

    来不了庭审现场,微信视频开庭

    4月9日,开庭的日子如期而至。“工作实在太忙了,脱不开身来参加庭审,再加上我工作地点偏僻,也不便来应诉。”庭审当天上午,经办法官接到了胡某的电话。

    下午就要开庭了,该怎么办?经办法官在征求双方意见后,发现均有调解意向,为了让双方当事人好聚好散,在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决定微信视频开庭。

    由于手机轻便灵巧,经办法官在通过微信调试后,拿着手机对手机那头的胡某与在法庭的吴某进行了身份核对,之后顺利进行了庭审调查、组织调解,并通过数字法庭对庭审进行了全程的录音录像。整个庭审过程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

    最终,吴某与胡某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同意自愿离婚,女儿由吴某抚养。至此,这场离婚诉讼以和平分手的方式落下帷幕。

    “由于马屿镇地处瑞安中西部地区且民风朴素,许多人几乎不懂法律,很多本地人婚后远赴外地务工,当他们面对离婚诉讼时,都认为为离婚开庭来回费用大甚至以为不出庭不签字就不会被法院判决离婚。”马屿法庭副庭长夏克明说,这次通过微信视频开庭,不仅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达到了事半功倍、减轻诉累的效果。因此,今后将根据案件情况,进一步推进微信送达、视频开庭等司法便民措施,有效提高司法效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今日飞云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车周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半个月10余位市民掉陷阱里了
法官微信视频开庭
调解离婚案
一男子被卷车底不幸身亡
瑞安日报 在现场 00005 法官微信视频开庭
调解离婚案
2015-4-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