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混双赛让她暗许芳心
邵佩慧和戴超伟的羽球情缘
■见习记者 林翔翔/文 记者 陈立波/图
“别看球赛啦,客人到了!”记者进门时,戴超伟正抱着4个月大的女儿看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
戴超伟与邵佩慧同为塘下羽球联盟成员,因羽毛球相识、相知、相爱,走进了婚姻殿堂。
痴迷羽毛球,啃个大饼就能赶场
戴超伟1991年出生于鲍二村,现就职于市商务局。高中时,他每天放学必先到球馆打一两小时球,再回教室上晚自习,在学校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中,曾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平日里,戴超伟看到新出的球拍和装备,总会想方设法买到手。他说,有款全英羽毛球公开赛100周年限量版球包,是他省吃俭用后托朋友在日本买的。
2011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在常州举行,在南京读大三的戴超伟得知消息后,决定到现场一睹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的风采。当天放学后,他带上球衣和记号笔,啃了个大饼就坐上了前往常州的高铁。赛场上,专业运动员激烈地比拼,精湛的球技让他直呼过瘾,全神贯注间时间已是22时许,他只好匆忙买了张黄牛票,坐着绿皮车连夜赶回学校。
大学毕业后,戴超伟加入了塘下羽球联盟,在每周三、五、日傍晚都会去切磋球技。“我原先在温州上班,下班后随手买个大饼就往回赶,但每次到球馆时人都散得差不多了,只好见人就缠着再打一会儿,以解球瘾。”戴超伟说。
一场混双比赛,她暗许芳心
在塘下羽球联盟里,有一位来自邵宅村的姑娘,名叫邵佩慧,现为鲍二小学体育老师。热爱羽毛球的她经常在成员活动日打到很晚,于是认识了每次匆匆赶来的戴超伟,无意间两人就试着打起了混双。
去年,戴超伟在浙江省第二届全民体育节暨2014年瑞安市“羽协杯”羽毛球单项比赛中获得男子单打A组季军,因此羽球联盟鼓励他俩参加2014红牛城市羽毛球赛混双比赛。
“对手是温州有名的混双王,实力相差悬殊,大伙就是想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邵佩慧说,连输三球时她并没有很大的压力,直到连输五球后,心想着这么多人来看球赛,就算输也不能输得太狼狈。这时,她和戴超伟放慢了节奏,相互沟通了一下。
“我在杀上网的时候,你一定要把拍子拿起来,及时封网。放轻松点,没关系……”戴超伟给邵佩慧打气并提出建议,她听取建议后,果然在第六球接住了对方的快球。然而由于双方实力悬殊,两人没多久就面临19:12的局面。
本以为比分会以21:12收场,戴超伟却抓住了对手求胜心切的心理,建议不断挑高球让对手连续杀球,增加对手失误率。比分最后拉到了21:16,这个结局让他俩少了一些遗憾。
“我觉得和他打球很有安全感、很踏实,那场球赛后,我们配合默契了、临场经验增加了,之后就经常相约打混双。”听着邵佩慧的夸奖,戴超伟低头微笑着。
羽毛球成了他们共同的“情人”
去年5月,戴超伟和邵佩慧喜结连理,塘下羽球联盟的成员一一到场送上祝福。婚后,她挺着大肚子到赛场为他加油打气;他在她生日时送上两套相同的球拍和球衣;他们带着球拍旅行、看球赛,一起加入温州羽毛球协会,一起考取了国家二级羽毛球裁判员证书……
“她总是尽全力支持我、帮助我。”在一次与球友打球时,戴超伟觉得自己“杀上网”技术不够熟练、到位,于是翻看网上的球赛视频,琢磨动作。邵佩慧见状就陪在他身边,与他一起研究动作,并喂球让他实地练习。10球、50球、100球……不知不觉2小时过去了,戴超伟似乎找到了窍门。
“打球是刺激精彩的,练球则枯燥乏味。但只要有她在,做任何事都不觉得无趣。”戴超伟说。
戴超伟和邵佩慧说,等女儿长大后,一定会教她打羽毛球。“到时候一家三口可以一起打羽毛球了,今后普及三打三也说不定的哦!”邵佩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