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bao
Tel:6608 1255
R
“互联网+”
的瑞安实践④
未来可实现网上看病吗?
“互联网+医疗”:缓解看病难
■记者 陈成成/文 孙凛/图
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做加法,被认为是许多传统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其中,“互联网+医疗”被认为将颠覆传统医疗模式,很可能成为下一步医改突破口——
实际上,关于数字化医疗的建设,瑞安早已起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红十字医院等多家医院都已实现网络预约挂号,有些甚至已经实现用微信、手机APP挂号就诊、远程医疗等。
排队次数少了,
看病时间短了
上午9时,来自锦湖街道的陈女士手里拿着一张白色的号单,不慌不忙地走进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吴伟力医生的办公室。她的号单上标注着她的看病时间:9时15分。
这是网上预约挂号带给患者的从容。
陈女士以前每回看病,都是清晨7时,遇到专家门诊甚至凌晨三四时就要出门排队,还不一定能挂上号,看病跟打仗一样。自从有了网上预约,看病方便了,只需点点鼠标。“我听女儿说还可以通过手机微信预约,以后就更方便了。”陈女士说,通过网上预约,不用做其他检查的话,挂号,看病、拿药,基本半小时可以搞定。而以前,看个病起码得花上半天时间。
记者从市人民医院病友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市人民医院已经推出网上预约、电话预约、微信预约和现场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其中,通过网上预约的占总预约量的50%以上。以今年3月为例,月总预约量为25261次,其中网站预约13117次,微信预约5520次,这两种方式是该院推出的所有预约方式中预约数量最多的。
本月初,该院还推出“掌上瑞医”系统,市民通过手机下载“掌上瑞医”App应用软件,手指轻触就能实现预约挂号、账户充值、实时叫号、检验报告查询、智能导医服务、医院导航服务等。
“初次来院就诊的病人,也能轻松找到就诊诊室;各科室专家出诊情况;查询检查报告单和化验单结果……”市人民医院病友服务中心主任张春燕介绍,通过该系统,就医可以减少排队次数,节省看病时间,特别是其中的“账户充值”和“实时叫号”功能,可以使患者免去在充值窗口排队的麻烦,避免患者错过就诊。
市妇幼保健院、红十字等医院也都推出多种形式的预约,其中以网络预约与电话预约最受患者欢迎。市中医院网上预约的比重也日益增加,以今年3月为例,网上预约达1400多次,占月总门诊量的13%左右。据该院门诊部客服中心主任潘秀微介绍,今年,他们还将推出微信预约业务,方便更多市民就医。
市民用掌上瑞医APP服务
医生的房间不堵了,
病人也有隐私空间
“很久没看到门诊室这么宽敞了,感觉连空气都特别清新。”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荣洲感慨地说。
长期以来,李荣洲医生的“点击率”非常高,一到门诊坐班时间,一大群患者挂完号后就直接涌进他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还不时你一句我一句争相询问。
“那时候总希望能有一个宽敞的环境给病人安安静静地看病。各种预约方式相继推出后,‘梦想成真’了。现在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的时间点,看完一个,再接着看下一个,在办公室内逗留的患者少了,就医环境好了,我们也可以更专心地为病人看病。”他说。
李医生还表示,因为患者过多,时常会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一些患者不听安排,执意要插队,时常会出现争吵。现在预约挂号之后,不仅争吵少了,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其实,不光是医生感觉“压力轻了”,就连患者也是一样。市民张小姐每月要定期做妇科检查。“以前去妇科就诊,房间里围了一堆人,感觉没什么隐私可言;现在感觉好多了,医生看完一个再叫下一个,遇到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多问几句。”她说
记者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看到,在一楼的几台多功能自助机器前,有些患者正在预约下一次的就诊时间,而有些患者则正在查询就诊卡里的余额或取化验单。据介绍,目前该院门诊大楼设有2台自助预约机、2台余额查询机、6台取单机、4台药房结算机、33台充值签到机,患者可通过自助机器完成预约、缴费、取化验单等一系列操作,不必事事都到窗口排队。
“互联网和医疗结合的多种尝试,可以缓解看病难问题。”张春燕说。
未来可实现网上看病吗?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的‘互联网+’模式,对于我们医药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尤其对于创新型、老字号药企,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发展良机。”浙江乾盛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顺说,今后政府对于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还将加强,而我市医药企业所要做的,就是要把握这个良机,研发生产更多利民惠民的好药。
乾盛康药业前身是瑞安康芙娅保健用品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已逐步完成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现代中药企业的华丽转型。今年,该公司研发的多项中药产品,都处于研发或者即将大批量生产阶段。张永顺认为,“互联网+”时代不断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往往对传统行业产生颠覆性的挑战,企业应积极拥抱变化,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规模达到230亿美元。国内移动医疗的市场空间同样诱人,高血压患者数量高达3.3亿人,糖尿病患者也有1.14亿人,慢性病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向。不仅如此,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超过65岁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9.5%,2030年该指标将达到16.2%。这些慢性病或老龄化群体都不约而同地需要通过移动医疗设备监测生理指标。
2015年,被称为医疗改革的元年,届时医疗行业也将发生新的变革。我市业内人士分析,首先,在可穿戴设备上,健康医疗层面的研发和推向市场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多;其次,作为医疗移动的创业者在2015年也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市场才刚刚起步。
医疗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呼之欲出。现在看病,市民可通过网络预约到医生,可通过手机APP完成缴费、看化验单等一系列动作,那未来我们是否可以实现“网上看病”呢?
“‘远程会诊’已经实施多年,但‘网上看病’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瑞安市医学会副会长郑永海说。互联网的渗透,必将为生活带来便利,看病就医也是如此。“在我们的设想中,未来,全市的医疗资源都可整合,通过手机APP,居民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如此一来,既可节省时间,也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居民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清楚,将更有利于个人日常的养生保健。”
郑永海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而“移动医疗”模式响应这一号召,有利于加强有关移动医疗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最终惠及广大百姓。
个人健康档案有望随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