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镇整治沿河畜禽养殖
小岭溪边的非法养殖棚都“倒”下了
本报讯(首席记者 严小章/文 记者 孙凛/图)轰隆隆……昨日,在陶山镇丁岙山村,一台挖掘机不停挥动长长的机械“手臂”,将一非法养猪棚夷为平地。“不管怎么样,为了河道整治,我也要配合。”养殖户说。当日,陶山镇组织两组人员,拆除了小岭溪沿岸最后5户的非法养殖棚。
小岭溪是陶山镇内河,全长3公里,被列入省黑臭河治理名录。“一到七八月,天热起来,真是臭气熏天。”村民刘国梁的小卖部就开在小岭溪附近,他说,小岭溪上游河段,河面更是漂浮着粪便,蚊蝇乱飞。
河水发黑发臭,问题出在“水面”,根子却在“岸上”。陶山镇调查统计显示,小岭溪沿岸存在27户养殖户,养殖猪4000多头、鸭4000多只,违建面积1.2万多平方米,涉及沿岸10个行政村。这些养殖场临水而建,牲畜排泄物直排入河,导致河道发臭,也让周围村民叫苦连天。
今年,陶山镇将小岭溪列入该镇重点整治河流之一。“这次是铁下决心,铁腕整治。”陶山镇分管副镇长余海燕说,小岭溪沿河非法养殖场已存在多年,镇里就曾多次组织整治,但一直未能根治。
1月20日,陶山镇召开小岭溪沿岸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动员会,要求养殖户限期自行腾空拆除,对自行腾空拆除给予适当补助。同时,成立10余人的专项整治小组,分别由陶山镇党委委员、小岭溪镇级河长黄国士及余海燕带队。
“3月以来,我们几乎是每个星期拆一次,今天是第6次拆违了。”余海燕翻开工作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拆违的日期。据介绍,考虑到养殖行业的特殊性,该镇对非法养殖棚采取分步拆除。
昨日拆除的丁岙山村非法养殖棚,该镇就组织4次拆除行动。“这既给养殖户预留腾空时间,也是倒逼他们腾空。”黄国士说,第1次掀掉部分棚顶,第2次割掉柱子,第3次掀掉全部棚顶,昨天全部拆除。该镇还同步推进沿岸工业污染源整治,整治了发黑酸洗点2户、废塑料洗涤加工点9户。
目前,小岭溪河道清淤方案已经做好,近期将启动清淤,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沿岸绿化工作。
据悉,下步,陶山镇将以小岭溪非法养殖场整治工作为切入点,全面推动全镇非法养殖场整治工作,重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沙门溪、梅荆河等沿河非法养殖场。目前,该镇已将《禁止养殖单》发放到非法养殖户手中,要求其尽快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