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3版:新居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
新居民教师,在教育中传递爱与知识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

    新居民教师,在教育中传递爱与知识

    ■记者 张苡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我市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有一群特别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在瑞安的土地上发光发热;他们没有共同的乡音,却用相同的爱把知识传递;他们以教书为快,以育人为乐,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搭起他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他们就是新居民教师。

    新居民教师是我市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他们给瑞安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守护着第二故乡的孩子。

    萧湘鄂:从教高中生物到教小学科学

    教育生涯的大转折曾让她打退堂鼓

    萧湘鄂来自湖北,现为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一名科学老师。而在2年前,她还是一名高中生物老师,而且已经教了10多年。

    时光穿梭到15年前。

    2000年,大学即将毕业的萧湘鄂通过瑞安市教育局的双向选择招聘,来到了瑞安汀田教高中生物,3年后进入玉海中学,一教就是10来年。

    2011年,萧湘鄂平静的教学生涯掀起了波澜。那一年,原安阳一中、安阳二中、玉海中学3所学校合并成玉海实验中学,根据师资调配,她被调往外国语学校任科学老师。

    “当时心里挺纠结的,从生物学科到科学学科,因为理科出身,知识方面倒不成问题,难就难在学生管理,从高中生到小学生,很难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萧湘鄂说,尤其是科学课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记得刚开始一做完实验,小学生都很活跃,教室里闹哄哄的,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那段时间心情很低落,甚至打起了退堂鼓,很想念自己的家乡。”后来经过慢慢地摸索调节,萧湘鄂开始适应了,她建立起一套课堂激励机制,课堂纪律被纳入小组、个人评分项目,由此课堂纪律大有改观。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萧湘鄂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转变。

    都说寓教于乐,一开始,她是抱着让小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学中玩、玩中学”的观念来上课的。

    “不过,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过于肤浅,我现在更加注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在实验中提升科学素养,让孩子们喜欢上这门课。”萧湘鄂说,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喜欢!

    现在的她,已经在科学教学中游刃有余。

    陈凤:把母爱洒向班级

    她把班级里每个学生都当自己的孩子

    在记者采访的4位新居民教师中,陈凤来瑞的经历算是最特别的,因为她是嫁过来的。

    2008年,陈凤新婚后就留在了瑞安,并在陶山当起代课语文老师,一年后通过社会招考进入塘下镇塘西小学任教。

    除了是语文老师,陈凤身上还压着另一个重担:班主任。她说:“班主任当了5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担子重了,爱心和耐心也更多了。”

    “我也是一位母亲。母亲的天性告诉我,应把班里的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陈凤总是自然而然地把母爱渗透到班主任的工作中。

    今年新学期开学后,塘西小学实行小学生全面托管。陈凤所在班级的一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其父母下午也无法按时来接孩子回家,也想让孩子在学校托管,但苦于托管费没有着落。

    “我了解情况后,想着不管是作为母亲,还是老师,我们去帮助一个人时总是要保护好她的自尊心。为此,我对孩子说,‘你妈妈已经把托管费交给老师了’,和她妈妈一起对孩子隐瞒了托管费的事。”陈凤说。

    陈凤来觉得这本就是一件应该做的事。但让她深为感动的是,“当我看到家长一直拉着我的手,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对我表示感谢时,那种母爱的传递,让我的心都震颤……”

    陈凤还说,她给自己定了一个衡量合格班主任的标准,“如果我把自己的孩子放进我的班级里,我会愿意吗?愿意的话,我觉得我已经力所能及地做到最好了;不愿意的话,那我做的还有欠缺,还得努力。”陈凤说,这会是她教育生涯一直追求的工作目标。

    王远平:从教育学生到打理食堂

    将改良后的家乡菜带进学校食堂

    日前,记者来到市瑞祥实验学校采访时发现,学校食堂热闹非凡,小学生、中学生在一窝蜂地争抢新疆美食――孜然羊肉,虽说不是地道的新疆味儿,但鲜香的孜然味让他们垂涎欲滴。

    这道菜的掌勺“大厨”就是该校司务长王远平,平日负责学校食堂的管理。

    王远平来自新疆,1995年8月通过人才引进进入万松实验学校任美术老师。

    2013年,在机缘巧合下,他借调瑞祥实验学校任司务长,一年后正式转入。

    “食堂虽然是教育二线,但牵涉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得时刻绷紧弦,让我觉得责任心更重了。”王远平说,他的工作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把学生餐管好,把每一分伙食费都花在孩子身上。

    自从换了工作,王远平闲不住了,开始鼓捣着将家乡菜搬上餐桌,让瑞安的孩子与家长也尝尝他的家乡菜。首先要推广的自然是名声在外的孜然羊肉。

    “地道的孜然羊肉肯定少不了辣,但是考虑到中小学生不适宜吃辣,我就在调味料上做了调整,减去了辣味。且烹饪方式大不同,肉先煮熟再翻炒,比新疆传统的烧烤法要健康许多。”王远平说。

    上周,孜然羊肉热气腾腾地出锅了,在新品试吃会上被学生们一抢而光,这让王远平看在眼里、笑在脸上、乐在心里。“这星期,孜然羊肉要向全校师生推广了!”

    采访中,王远平也道出了食堂管理的困惑,他表示,食堂厨师招聘困难,多为业余水平,如何做出符合全校师生口味的大锅菜还需要经过不断地探索。在他的心里有一套自己的用菜标准,不管菜价高低,只要是让师生吃进肚里觉得好吃的,那就是好菜。

    邓博爱:在他乡教授“家乡”的孩子

    学生们都拿他当家人

    找孩子谈心,和家长沟通,这些更像是班主任的工作,但身为一名科学老师,邓博爱也一直坚持这样做。

    邓博爱是湖南淮化人,2002年起在淮化任教,现为市海安中心小学的一名科学老师。“当时都说浙江教育比内地好,我就很想趁着年轻出来闯闯、长长见识,同时寻求事业的突破。”于是,2008年,瑞安多了一位有志向的青年教师。

    说来也巧,邓博爱进入的海安中心小学生源以新居民子女为主,拿他所在的班级来说,全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新居民子女,还有不少来自湖南。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些孩子看见我,就像是他们自己本地的老师一样,和我特别亲近。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总是大胆提问,学习氛围很轻松。每到下课,还围到我身边问这问那,很大胆地跟我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习兴趣的激发。”

    也是因为这样一份亲切,学生和家长都很乐意和邓博爱分享自家的家庭生活,逢年过节也会给他捎来问候。

    作为新居民,邓博爱对他们的生活也更能感同身受,如果碰到家长没有管理好孩子的作业和学习情况,他总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和家长沟通,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成长。

    “而且教着这些‘家乡’的孩子,我觉得教育的压力也更大,心想一定要把他们教好。如果他们回家乡读初中或高中,也能觉得在浙江接受了不一样的教育,打下了更扎实的学习基础,我就太开心了。”邓博爱说。

    记者手记

    新居民教师和本地教师一样,都具备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甚至比本地教师更多一份爱心,因为这份爱里还饱含着他们对第二故土的热爱。

    采访中,不少新居民老师说,瑞安的教育体制机制、教学理念比内地先进不少,教师的交流学习计划也多,这是让他们心甘情愿留在瑞安的原因之一。

    希望学校能够更加关心新居民老师的成长,助力他们成为瑞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愿这些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者都能在瑞城“教育有方、发展有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塘下通
   第00010版:今日塘下·专版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新居民
   第00014版:乐周刊
   第00015版:乐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新居民教师,在教育中传递爱与知识
瑞安日报 新居民 00013 新居民教师,在教育中传递爱与知识 2015-4-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