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会有好天气,到了“五一”就变天
据预测,我市5月1日多云,2日、3日阴有阵雨
■记者 蔡玲玲 通讯员 王红雷
没有了冷空气的干扰,阳光点缀,微风轻拂,春姑娘的脾气总算安稳下来了。按照我市往年入夏的时间6月6日计算,属于春天的时间不多了。春光无限好,只是太短暂,想春游的请赶紧,再过一个月夏天就要接班啦。
月底天气还不错,“五一”雨水有点多
最近几天,天气十分相似。总的来说,月底天气还是不错的。没有冷暖空气的激烈对撞,天气依然保持平静。除了今天主打阴雨天气,明天起持续到月底,天气都还不错,气温稳扎稳打,继续加码。
根据市气象台预测,市区今天阴有阵雨,15至23℃;明天阴有阵雨转阴到多云,17至22℃;后天多云,17至27℃;周四,依然是多云天气,18至25℃。
都说“春光无限好”,可是还有一句俗话“春天脖子短”。这才4月下旬,没有了冷空气的骚扰,气温已经噌噌往上涨啦。不仅是在我们江南地区,近日全国的天气都在明媚上扬,北京、新疆都直奔高温天气去了。
气温突然这么高,是因为最近暖气团当家,冷空气回去轮休了。民间气象组织“中国气象爱好者”也认为,我国天气是否宜人,主要看西风带的抖动程度,如果西风带拼命抖,冷暖空气就会激烈交锋,天气也就“残暴”。
接下来,有一段还算悠长的舒适天气,因为西风带终于停歇下来,打算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那么,“五一”小长假的出游,小伙伴们是不是该计划起来了?
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测,“五一”期间,我市天气以阴到阵雨为主,气温变化不大。5月1日,多云转阴,夜里部分地区有阵雨,17至24℃;2日,阴有阵雨,18至22℃;3日,阴有阵雨局部雷雨,19至27℃。
从气象部门的预测看,“五一”假期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雨,其中4月30日至5月2日,江南南部、华南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雨。
欲外出旅游又担心行程受影响的朋友目前不要太纠结。按照气象专家的说法,中长期预报仅供参考,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更确切的小长假天气情况,大家可以密切关注最新天气预报。
不管晴天下雨,春天的景色太迷人,应该多出去走走。春天是不一样的,每分钟都告诉你什么叫错过。
室温20至23℃睡觉最为适宜
很多人都认为睡觉,躺倒就可以了。但你在入睡的时候,有没有入睡慢、睡眠质量不高的情况发生?科学家们发现,其实,这和温度有相当大的关系。
睡眠的环境对人们睡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近来,有研究表明,卧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等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一般人睡觉时室内温度在20至23℃最为适宜,20℃以下人就会因冷而蜷曲身躯并裹紧被子,但超过23℃就会感到热,要掀被子了。冬天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即使盖着被子也会感到露在外面的肢体和脸非常冷,不知不觉就会形成蒙头大睡的姿势,对呼吸很不利。
此外,能否迅速入睡与被窝温度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据研究,被窝温度在32至34℃时人最容易入睡。被窝温度低,需要长时间用体温焐热,不仅耗费人体的热能,而且人的体表经受一段时间的寒冷刺激后,会使大脑皮层兴奋,从而推迟入睡时间,或是造成睡眠不深。
看来,眼下的适宜温度,也恰巧是最有助于睡眠质量的。祝愿大家都有一个舒适、规律的睡眠,不要熬夜,熬夜的人患抑郁症、肥胖症的几率会更高。建议熬夜的人次日补觉时间别太长,平时多锻炼,有助于精神愉快。
当下养生要护肝祛湿,跑步运动注意正确姿势
谷雨时节,气温升高,雨量有所增加,人体难免出现湿热之感。从中医上讲,谷雨养生,要护肝、健脾、祛湿为宜。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而在众多的蔬菜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倦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若已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容易在该时节诱发。因此,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药、芡实、冬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食物都具有良好的祛湿效果。
除了从食物方面养生,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和煦的春风里,很多人都按捺不住想去户外踏青、跑步。对很多跑步新手来说,如何正确地跑步最为关键。
前国家长跑队退役运动员、世界冠军孙英杰表示,不正确的跑步姿势会对膝盖和中枢神经造成伤害。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全脚掌着地,脚与脚内侧成一条线,这样重心在人体中心,才能将伤害减到最小。跑步时步子要小,步频要快,尽量让脚离地面近一点,将脚的冲击力降到最低。
此外,傍晚跑步比早晨及午后跑步好。医学统计表明,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清晨慢跑会对心脏造成不小的压力,因为大清早时,心脏通常未能适应完全的运动。
早晨慢跑可能会引起血液凝块并且促使心力衰竭,而晚上慢跑可减少血液凝块的趋势,并且阻止心力衰竭。最重要的是,对于上班族来说,下班后做做运动,对身体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