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财富榜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疗+康疗+娱乐”
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
为精神病人打造“阳光家园”

    “工疗+康疗+娱乐”

    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

    为精神病人打造“阳光家园”

    ■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柯瑞珍

    一提起“精神病人”,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多是蓬头垢面、行为紊乱、胡言乱语,甚至还会伤人的一群“特殊病人”。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群“特殊病人”,在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的悉心照料下,一改往日颓废形象,甚至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2013年7月,市第五人民医院成立康复科,精神疾病的治疗,从单纯的药物治疗向“工疗+康疗+娱乐”的方式转变,康复期的精神病人得到心理、体育、工娱、文化学习等康复治疗。

    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运行近两年来,累计为2万多名精神病人提供康复训练。

    娱乐互动,患者生活更丰富了

    步入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便传来一阵阵激昂嘹亮的歌声。顺着歌声,记者看到一位30多岁的女病人正在这里放声歌唱,边上还有两名病友为她鼓劲欢呼。在另一侧的体能训练区,跑步机、动感单车、乒乓球桌……每一样训练器材旁都围满了病人,他们正兴致勃勃练得起劲。

    在这里,完全看不到精神病人常有的呆滞、行动迟缓等现象,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他们的自信和对生活的期盼。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医务人员会针对病人不同的病情精心定制康复训练计划,这种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不仅能丰富精神病人的住院生活,纠正病人的不良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得了这个病后,我一直在医院治疗,没想到还能过上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张华(化名)有5年的精神病史,因为病情反复,让她和家属都苦闷不堪。

    但这次住院张华却异常安心,因为有了康复科的康复训练,她开朗了不少,一家人看到她的转变都为她高兴。张华说:“这次我一定要把病情完全控制住再出院。”

    医务人员表示,各种康复训练,不仅能缓解精神病人焦虑的精神心理症状,更能锻炼其意志和能力,保持脑力和体力活动,从而保证患者能顺利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以工代疗,患者变得更自信了

    在劳技训练区,20余名精神病人排列而坐,正在进行塑料包装等简单的手工劳动。

    医务人员说,运动手指不仅能刺激大脑恢复反应能力,还能改善他们的劳动能力。所以,他们让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在药械上贴标签等,让病人的生活更加充实。

    “他们在工疗中找到了寄托,从原来的自闭压抑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了!” 医务人员介绍道,采用“以工代疗”的模式后,精神病人的工作积极性一天比一天高,有的还主动要求多学一些技能。

    在鼓励精神病人积极参加劳动的同时,又不能让他们太累,因此康复科还经常开设插花、美术等课程,让精神病人通过学素描、练书法、学插花等训练放松自己。

    在康复科,记者看到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人物素描被摆放在醒目位置。据介绍,这些都是病人的作品。不仅如此,桌上一盆盆插花也均由病人亲手制作而成。

    “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大家对精神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精神疾病的治疗不再单纯依靠药物,康复治疗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我们会努力把精神康复工作做得更好,让更多的精神病人拥有灿烂人生。”康复科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康复科浓厚的人文关怀,加上高标准的康复环境和理疗运动设施,让患者们逐渐找回自我。可以看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疾病的治疗已经从单纯的药物治疗向“药物-心理-社会功能康复”全方位治疗转变。市第五人民医院这种“工疗+康疗+娱乐”的理念,值得倡导,更值得尊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财富榜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科技瑞安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1版:聚焦点
   第00012版:科技瑞安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券商建议不要盲目追涨
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
为精神病人打造“阳光家园”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2 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
为精神病人打造“阳光家园”
2015-5-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