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停用并收回现有库存的兰菌净
疾控专家:兰菌净是药物不是疫苗,目前尚未发现不良反应报告,已购买未使用的可退货退款
■记者 蔡玲玲
进口药品被当成疫苗使用,近日,兰菌净引起了一场大风波。记者昨日从市疾控中心获悉,5月8日下午,浙江省疾控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面停用并收回现有库存的兰菌净。事实上,4月初,兰菌净风波一出,我市疾控中心就已口头通知下面各站点停止使用。
2011年起兰菌净进入省疾控疫苗招标目录
据了解,此前,兰菌净被作为“意大利进口疫苗”推荐给家长。它属于二类疫苗,即俗称要收钱的疫苗,价格不便宜,每瓶售价300多元,一年的剂量是两瓶。
“我家宝宝差一点就接种了兰菌净疫苗。”家住风荷二期的市民陈女士,打算下个月为满3周岁的宝宝接种兰菌净疫苗,“我儿子平时咳嗽比较厉害,听说兰菌净对预防肺炎有很大帮助。”兰菌净被紧急叫停后,陈女士纳闷了,既然是药品,为什么被列为疫苗?
昨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
据了解,目前,我省实行的是疫苗统一采购,对保管也有严格的要求,由温州疾控中心提供,再由市疾控中心提供给各个站点,然后下拨给辖区的接种点。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2011年起,兰菌净进入省疾控疫苗招标目录,归于“疫苗及相关制品”目录下,由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并上报数据。
据悉,我国的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即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第二类疫苗是对第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
第一类疫苗全国统一,但对于第二类疫苗,选择时使用的是国家疾控中心开发的“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这是各地疾控系统选择疫苗的重要“指挥棒”。若被列为信息系统内,也就被认为是疫苗。
兰菌净,虽然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分类中不属于疫苗,但是在2007年开始,兰菌净进入了“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至此,药品摇身一变,以疫苗的名义出现在了多个省份的儿童预防接种证上。
已经购买还未使用的可退货退款
市疾控中心专家向记者介绍了兰菌净的特点:虽然兰菌净并非疫苗,但是它的药物作用还是被肯定的。据介绍,兰菌净可用于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比如普通感冒、扁桃腺炎、过敏性鼻炎等。
目前我市未接到使用兰菌净后发生疑似不良反应的报告。疾控部门提醒,已经购买还未使用的兰菌净,家长可以凭发票到购买点退货退款。
如果家长还有担心,也不要急。根据《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规定,一旦接到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就会启动应急预案,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成立调查诊断专家组,负责辖区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调查诊断专家组将依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结合临床表现、医学检查结果和疫苗质量检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调查诊断结论。”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链接] 药品与疫苗有严格区别
据了解,这场风波始于今年4月,辽宁省沈阳市有市民发现儿子3年前接种的所谓二类疫苗兰菌净,实际上是一款进口药。4月10日,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与控制局明确表示,兰菌净不属于疫苗,而是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的一种“治疗用生物制品”,不能作为疫苗使用。就这样,被国家疾控部门列为疫苗的兰菌净,被“打回”了药品原貌。
据介绍,药品与疫苗有严格区别,在临床试验和安全评估上都相差很大。在疫苗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药品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标准都有明确要求,疫苗在获得注册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并在疫苗上市使用前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每个批号的疫苗均需进行抽样检测。
作为治疗用药,兰菌净属于处方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