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陈岙至市区106路公交线拟月内开通
全程18公里,设39个站点,票价2元 场桥、海安、鲍田百姓去汀田、莘塍和市区不用再转车
■记者 钱枫枫/文 杨微微/制图
昨日,记者从瑞安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塘下分公司获悉,该公司近日投资350万元购入14辆欧4排放标准的22座大客车,用于陈岙至市区的106路公交线路营运。该条公交线路从陈岙村公交站出发,经塘下镇辖区内的场桥、海安、鲍田,以及汀田街道商业街、莘塍街道中心片区,开往瑞安客运中心。据悉,该线路最快将于本月内开通,届时,场桥、海安、鲍田的村民不仅去瑞安方便了,去汀田、莘塍也不用再转车。
全长18公里,全程90分钟,票价2元
在采访中,许多市民表示,塘下辖区内没有出租车,若没有自备车,出门只能选择公交车或三轮车,但三轮车不仅价高而且舒适性也差,公交车便成为了首选。但随着塘下公交线路越来越多,许多市民并不知道新开通的公交线有哪些站点,也不知如何换乘才是最方便的,在此,记者搜罗了塘下相关的6条公交线路,供市民参考。
101路环形公交车:韩田公交站(始发站)、凤凰西路、环镇北路、瑞安数码城、家具市场、塘下中心路口、亿嘉广场、名品街、塘下邮政局、塘西、塘下路口、岑岐、后里、汀田、华表、下山根、上山根、仙甲、周家桥、罗阳大道、妇幼、市府、华瑞小区、万松宾馆、邮电大楼、人民医院、虹桥北路、体育馆、瑞安客运中心、瑞安交通大厦、东门车站、华瑞小区、市府、妇幼、罗阳大道、渔墩、周家桥、仙甲、上山根、下山根、华表、汀田、后里、岑岐、塘下路口、塘西、三运公司、名品街、亿嘉广场、塘下中心路口、环镇北路、凤凰西路、韩田公交站(始发站)。
106路公交车:陈岙村公交站(始发站)、陈岙村和谐家园、陈岙村老人公寓、陈岙村路口、龙翔寺、五方村、解放路、场桥中学、岱上村、海安中学、镇海村、鲍田商业街、鲍五商业街、鲍田派出所、新华中学、前北路口、新华南街、大典下商业街、寨下商业街、小典下商业街、后里商业街、汀田商业街、振兴东路、长征冶金厂、华表、莘塍工业区、富民北路、富民南路、莘塍电信局、莘塍中心卫生院、星海广场、红光村、时代广场、罗阳大道、杨家桥、周湖加油站、万松学校、阳光北路、客运中心(终点站)。
201路环形公交车:垟头(始发站)、小南山、小南山路口、岑头、上金、塘下路口、塘西路口、塘下镇政府、市轻工学校、塘下商城、景阳路口、友谊路口、赵宅路口、镇一中、塘下汽摩配城、韩田、新坊、塘下实验小学、鲍田环镇北路、鲍四商业街、商业街菜场口、鲍五商业街、鲍田派出所、新华北街、新华中学、前北路口、前池路路口、前池路、西大街、大典下振兴西路、邮电北路、联中路、大典下商业街、新华南街、前池路路口、前北路口、新华中学、新华北街、鲍田派出所、鲍六商业街、鲍五商业街、商业街菜场口、鲍四商业街、鲍田环镇北路、塘下实验小学、新坊、韩田、塘下汽摩配城、镇一中、赵宅路口、友谊路口、景阳路口、塘下商城、市轻工学校、塘下镇政府、塘西路口、塘下路口、上金、岑头、小南山路口、小南山、垟头(始发站)。
202路公交车:垟头(始发站)、大南山路口、104国道岑头路口、五洲汽车超市、塘下电力所、塘下中心桥、塘下中兴南街、塘下电信局、塘下人民医院、塘下北大桥、赵宅路口、塘下镇一中、赵宅装潢市场、张宅中心路、亿嘉广场、名品街、锦泉宾馆、官渡路口、上马、塘下公管所、上戴路口、鲍一西大街、鲍二西大街、鲍三村委会、东裕路、鲍四商业街菜场口、鲍四商业街、海阳工业区、镇海村委会、海安大街、海安朝阳街、海安菜场、海安东门、场桥小学、场桥西街路、场桥解放路口、龙翔中学、五兴村、西岙(终点站)。
205路公交车:银岙(始发站)、沙渎、凤山路、沙河村、凤川村、凤士桥、罗凤办事处、塘口、罗凤中学、花园、前庄、塘川北街、赵宅路口、友谊路口、景阳路口、塘下商城、轻工学校、镇政府、三运公司、锦泉宾馆、名品街、中心小学、张宅中心路、赵宅装潢市场、摩配城、天豪大酒店、韩田国策公园、韩田宾馆、东风路、吴岙路口、东洋路口、阳光幼儿园、石岗村、霞林村、上叶村、凤山村、海安中学、岱山村、场桥中学、解放路、五方村、龙翔寺、陈岙村路口、和谐家园、陈岙(终点站)。
206路公交车:八水(始发站)、八水村、瑞泰苑、瑞明集团、威德公司、繁荣小区、中北新街、中南村、罗凤中学、塘口、前庄、绿城小区、罗凤大酒店、塘川北街、赵宅路口、镇一中、赵宅装潢市场、中心路口、名品街、三运公司(终点站)。
“106路公交车线路全长18公里,共设39个公交车站,每个站距离300米至500米。”据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塘下分公司负责人邵晓荣介绍,经测试,该线路从塘下陈岙村开往瑞安客运中心需要90分钟。
“之前有很多群众反映,鲍田、海安、场桥的乘客需要乘坐别的公交车到101路(原A1)站台,再转乘101路公交车才能到达瑞安,一趟票价要4元,希望将101路车延至海安、场桥。考虑到101路配置的大客车有10米长,海安、场桥的部分道路无法通过,我们只好放弃了延长线路的方案。”邵晓荣说,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该公司决定开通106路公交车。
据悉,106路公交车首班车时间定于5时30分,末班车时间定于18时30分,发车间隔为10分钟。邵晓荣说:“正式开通之后再根据客流量和群众要求调整发车间隔以及车站地点,设置不合理的上车点将移除,客流量大的地方也可能增加上车点。”
据悉,该线路公交车票价为2元,70周岁以上的老人到塘下公交有限公司或三运公司办理老人证后,可免费乘坐,市民出示献血证也可免费乘坐。目前这14辆公交车已完成上牌,线路也已经过运管部门和交警部门的审批,市民最快可于本月内坐上这路公交车。
鲍田、海安、场桥去市区不用再转车了
“听说塘下有了106路公交车,到底几号开通?”
“市里开了协调会之后就能确定时间了,还需要村民们的大力支持。”
“我们一定支持开通公交车,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
7日上午,在邵晓荣的办公室里,电话声接连不断。一个小时内,他已接到了好几个村民询问106路公交车开通相关事宜的电话。邵晓荣说:“开通106路公交车是一项民生工程,其中呼声最高、要求最强烈的当属陈岙村村民和五方村村民。”
“虽然部分村民家里有了自备车,但是村里还有许多老人和不会开车的村民,以前出门基本都靠自己的‘11路’,205路公交车开通之后,去塘下中心片区是方便了,但是去市区还是很麻烦。”陈岙村村民钱林海说,去市区要先坐205路公交车到名品街站或三运公司站(市第三运输公司),转乘101路公交车,加上中途等车的时间,高峰期要花上2个小时。106路公交车开通后,不仅去汀田、莘塍方便了,而且去市区也不用转车了。
五方村党支部书记陈纪勤表示,该村要求开通106路公交车的呼声很高。五方村是场桥办事处辖区内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共有村民3000多人,许多人都将房子买在了市区,平时经常往返于场桥和市区。“之前只能乘坐温州海城到瑞安市区的车辆,价格要四五块钱,许多村民从住处到上下车点还要步行10分钟。”陈纪勤说,场桥交通十分堵塞,他开车从场桥到市区一个来回,算算油费竟要五六十元钱,还是坐公交车合算。
[一问一答]
关于106路公交车,这些信息你要了解
记者:仔细观察106路公交车的线路,会发现和今年2月份开通的瑞安市区至汀田的105路公交车有部分重合,这样的线路设置是否合理?
邵晓荣:实际上,原本106路公交车和105路公交车就是同一条线路,公司此次共花费550万元购置了22辆公交车用于该条线路运营使用,但汀田街道希望在该街道设置一个始发站。我们考虑到如果汀田街道具备一定条件的公交车终点站,对于塘下其他公交线路会带来好处,同意将其中8辆公交车用于105路。此外,去年12月开通的八水至塘下的206路公交车因路线短客流量不大,公司评估风险后,今后可能将会把206路公交车延伸至汀田。
记者:既然是同一条线路,为何105路公交车开通数月之后,106路公交车才决定开通?
邵晓荣:在今年2月之前,105路公交车线路上的相关问题已全部解决,而106路公交车由于正月里缺少驾驶员,随后又遇到海安会市道路管制问题,还受到其他私人营运车辆的反对,市里召开协调会之后才确定最终开通时间。
记者:原来的A1改名为101路公交车,原来八水至塘下的6路车改名为206路公交车,这次开通的公交线路为106路公交车,如何区分这些线路?
邵晓荣:瑞安市交通局正是为了让市民好区分公交线路才将公交车线路改名。市区公交车没有改名;由瑞安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营运的城乡公交车改为1字头,如塘下到市区的A1改为101路,飞云到市区的A2改为102路,此次新开通的塘下陈岙到市区的命名为106路;由塘下公交有限公司营运的塘下辖区内的公交线路改为2字头,如去年9月开通的陈岙至银岙的塘下5路改为205路,去年12月开通的八水至塘下的塘下6路改为206路。
[相关链接]
塘下公交线路大搜罗
[记者手记]
通公交,便出行,暖民心
■苏盈盈
公交101路、201路、202路、205路、206路,这些数字很普通,然而,在30多万塘下人的眼里,熟悉而亲切,它们就如5条彩虹纽带把塘下镇各村居连成一线,让百姓出行便捷、省钱、绿色。如今,106路公交车开通在即,沿线群众又一次欢呼:“公交车开进我们村,既实惠又便民!”
在“市区至塘下101路”公交开通之前,我市没有城乡公交,出现了大量中巴车从事客运的现象,不仅价格贵,还存在着超员、违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乡道路交通安全,也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城乡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新格局,近年来,我市陆续开通101、102、103、105、108、109等城乡公交线路,让各镇街百姓进城、回村之路更加方便。塘下镇委镇政府也把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工程加以落实,将其作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城市公交发展规划,解决公交班线建设中的难题。
公交车,原是城市特有的标志物,如今正慢慢向农村延伸。到市区有101、106路城乡公交,在镇内有201、202、205、206路环镇公交,塘下人已经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城里人的待遇。
“公交开进村”已成为解决农村百姓“出行难”问题、提高现有道路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抓手。这不单单是交通出行上的城乡一体化无缝对接,更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集聚与融合。对广大百姓来讲,不仅实现了“村到城”的出行便利,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变市民”进程。
“公交开进村”也为百姓出村进城、绿色出行拓展了新空间。当务之急,希望有关部门按照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建设速度,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公交线路、场站建设,不断补充、调整、优化运营线路,努力做到“道路建到哪,公交通到哪”,并不断完善公交专用道建设,真正让老百姓好乘车、乘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