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科普)活动周系列报道(三 )
不但给初创企业提供场地、设施支持,还给企业以资金和技术帮助
瑞安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梦想,众创正酣
■记者 张苡铭 通讯员 丁朝华/文 记者 王志/图
从瑞安大桥出口再开10分钟车程,记者来到了飞云街道石碣门村江南标准厂房,厂房楼顶“瑞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几个大字十分醒目。
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规模不断增大、效率显著提高,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创客空间为这些创业创新者提供了逐梦的舞台,而我市的创客空间正是2009年建立的市科技企业孵化器。
孵化器是通过提供场地、共享设施、培训咨询、融资、市场推广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创新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其中,资金是制约许多公司发展的瓶颈,而孵化器可以很好地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和提供服务。据悉,市科技局每年都会从科技专项经费中单列100万元,用于扶持在孵企业新产品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另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申请科技型企业担保贷款,单户贷款额度最高达300万元。
走进孵化器园区,4栋大楼依次排列,外墙面上显眼的位置贴有入驻企业的名称,而且每栋楼的楼梯处都张贴了楼层指示牌,企业查找十分方便。
记者在园区内走了一圈发现,除了门口的专职保安和随处可见的监控摄像头为在孵企业保驾护航外,这里还特别设置了展示厅、员工食堂、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展示厅位于第一栋楼一楼,厅内有一块在孵企业简介墙,并设置了多个大型产品展示柜,堪称一道对外宣传的窗口。同时,园区内集结了法律、会计、专利等9家中介机构,用专业化服务助力企业成长,帮助企业“腾飞”。
据了解,目前孵化器内正在孕育62家企业,另有28家企业已成功实现“单飞”。
企业孵化“三部曲”
前奏曲:
研发遇困难,申请项目入驻孵化
市场上的防辐射产品琳琅满目,但即使产品再先进,功效也仅限于“防”。如何才能另辟蹊径打破这个“防”字,提升产品功效?瑞安市康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惠”)给出了答案:2012年7月公司注册成立,当年投资300多万元用于研发吸辐射产品。
“该产品的独到之处在于不仅能吸收辐射,还能将所吸收的电磁波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董事长王建国说,到2013年时,吸辐射项目的研发已经有所眉目,能达到吸收辐射的目的,但后续的转化功能尚未实现。
其实,当时的康惠遭遇了不小的研发困难,一是缺乏研发场地,产品试验难;二是研发支出大,难以负担。
王建国遂将目光瞄准了孵化器,好似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2013年11月,他向市科技局申请以吸辐射项目入驻孵化器,并将有关专利证书、检测成果等材料统一上报。“申请过程十分简便,市科技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考察了我们的项目并进行了专家评审,2014年3月公司顺利进驻孵化器。”
有了场地和资金的支持,康惠得以大展拳脚。去年六七月份,吸辐射项目研发成功,并设计出孕妇装、手机贴膜等系列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在孵化器展示厅看到,康惠研制的吸辐射系列产品已经摆上了展示柜。“最近,我们正在制定营销方案,到时候就可以把产品推向全球。”王建国自信地说。
进行曲:
“新家”环境服务俱优,期待华丽蜕变
去年成立的温州慧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创”)刚满“一周岁”。因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这所中小型企业的“黄埔军校”早有耳闻,且入驻企业能够享受不少优惠政策,今年2月,公司董事长林初良毫不犹豫地与市科技局达成了入驻协议。在对办公区域进行一番修整后,慧创正式搬家入驻。
配备专职保安、监控设备,建有食堂提供餐食,还安排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林初良对“新家”的环境非常满意。
“在搬进孵化器之前,公司靠租厂房维持运营。且不说没有齐全的配套设施,之前的厂房连安全都难以保障,公司经常丢东西。”林初良说,而“新家”不仅硬件到位,房租也很优惠,细算下来入驻3年只需交1年租金。
慧创主要经营智能交通、安防等安装工程业务,并致力于自主研发系统软件。就在3月,公司在软件开发上碰到了技术难题。正当他们绞尽脑汁一筹莫展时,孵化器办公室工作人员得知该情况,向林初良推荐了浙工大瑞安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的专家。专家上门服务,免费指导,问题迎刃而解。
孵化器周到的技术服务给林初良吃了一颗定心丸。不久前,该公司新研发的“智慧消防”系统正式面世。
林初良介绍,普通的消防系统一般1个月维保1次,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发现。而“智慧消防”能保证全天候维保,大大提高了火灾防御能力。该系统造价不高,只需在原系统上安装一个软件即可。
近日,林初良正在加强“智慧消防”的推广,目前已成功获得温州市政府的青睐,接下来还考虑在瑞安建设几个示范点。谈及未来的发展,他信心满满,期待3年后“破壳而出”。
协奏曲:
以孵化器为平台,企业展翅高飞
一排排天蓝色的太阳能硅晶板吸收太阳的温暖,在屋顶上“晒”出绿色能源,我市不少企业屋顶都出现了这样神奇的一幕。其背后的缔造者是温州港宏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宏”),2013年7月入驻孵化器。
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虞靓坦言,进驻孵化器是受到贷款、租金、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的吸引。特别是港宏专注于太阳能光伏行业,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发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正尝试向市科技非融资担保公司申请科技贷款。
回顾近两年的孵化历程,港宏可谓收获良多。去年3月,在南滨街道云江标准厂房机械区1号楼屋顶建成首个光伏电站示范点,3个月后又在孵化器屋顶建成325千瓦发电站。
“这两个电站已经正常运行,到今年3月发电总量超过50万度。”虞靓说,安装屋顶发电站不仅分文不取,电费还打9折,而且能解决每年用电高峰时电量不够用的问题。
采访中,虞靓还透露,自从入驻孵化器后,每当市科技局有项目申报等政策或组织技术交流等活动,她都能第一时间收到通知。凭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港宏获评温州市科技(创新)型企业,收获1个市科技局重大科技项目,新研发成功的太阳能强脉冲多波长LED杀虫灯项目也申报了瑞安市2014年第一批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目前等待验收中。
虞靓向记者展示了这款LED杀虫灯:“产品现处于测试阶段,灯管上的LED灯珠暂时为人工焊接,优点是使用寿命较长,不像过去的灯管只有3个月寿命,更换也不方便。”
“我们希望在余下的1年孵化期中,继续推广清洁能源,争取把企业做大做强。”虞靓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