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事件之后,行车记录仪引人重视——
关于汽车“黑匣子”,你了解多少?
近日,“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事件持续发酵,一波三折,先是指责男子的暴力行为,替女司机“抱不平”,后又曝光车上的行车记录仪所拍视频,事情发生惊天大逆转,女司机的强行胡乱变道行为成了众矢之的。
整个事件中,行车记录仪“救”了打人男子,让舆论方向发生了变化,更让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聚焦有着汽车“黑匣子”之称的行车记录仪。作为车主,必须了解行车记录仪在选购、使用、功用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安装行车记录仪的车主渐多
近日,记者在市区一家汽车装饰店看到,几位车主正在店内选购行车记录仪。商家表示,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打事件曝出后,这几天来咨询和购买行车记录仪的顾客明显增多,都是为了自我保护,在关键时候能拿出证据。
“看来安装行车记录仪还是很有必要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觉得行车记录仪可有可无,因为一般情况下很少遇到碰瓷、事故等事儿。”
王先生说,网上打人事件舆论反转,让他认识到视频证据的重要性,花个几百块钱购买行车记录仪很有必要,更主要的是为了图个安心。
在淘宝网站上,记者输入“行车记录仪”,共有十几万件宝贝可选,价格从几百元到两千多元不等,有的商家甚至还以“成都打人男同款”为噱头做起了营销。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现在我市不少车主已经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张女士开车上路才半年,前不久发生剐蹭事故,才意识到行车记录仪的重要。她说,行车记录仪功能不用多复杂,能拍清楚对方车牌号和行驶路线就行。而具备这种基本功能的行车记录仪,300元以内就能买到。
依据行车记录可判定事故责任
“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因为这属于视频证据的一种。”“行车记录仪拍摄资料,对警方在交通事故判定上,具有一定参考作用。”从事交警工作的孙警官表示,一般擦刮等轻微交通事故,手机拍照,就可作为证据,但涉及行车安全等严重交通事故,视频资料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相对严重的交通事故中,如果车辆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只要未篡改,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的视频资料,交警部门一般都会采纳。”孙警官解释,就“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一事来说,如果打人方未提供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资料,就算有理也说不清了。
孙警官介绍,行车记录仪拍摄的内容可作为证据提供给警方,但必须拍到事发过程,而不能只是录下事发时的声音,驾驶员所做的描述性语言,或通过反光得到的模糊影像。
值得一提的是,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只是证据的一部分,交警部门会综合多种证据对事故责任进行判断。
业内专家建议,车主在行车时遇到随意变道、加塞等交通违法行为,可向交警部门提供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资料进行举报。如果查证属实,交警部门也会对违法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
清晰度是首要考虑因素:关于摄像头的分辨率,市场上的产品跨度很大,低至100万像素,高至千万像素的均有,从实际效果来看,300万像素以上的记录仪就能满足基本使用要求。
广角不是越大越好:记录仪多采用120度到200度的广角设计,但广角并非越大越好。广角越大,画面中距离、角度会出现扭曲偏差,造成画面严重变形,影响视频记录效果。通常情况下,120度左右的广角完全够用。
夜晚表现也很重要:市场上,有些产品白天拍摄效果不错,但受环境影响,夜晚行车记录的画面很粗糙。因此,除清晰度外,在光线不佳的夜晚录像画面的清晰度也非常重要,这也是车主购买行车记录仪时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要有循环录像模式:市场上,部分记录仪录满后会自动停止,需要手动操作进行删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挑选行车记录仪,要注意储存录像模式,尽量选择带有新旧录像循环往复读写储存功能的。
(本版文字:记者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