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顺旺等大户建起全市最大粮食烘干中心
我市粮食烘干技术和能力居全省前列
■记者 庄颖昶 文/图
昨日,位于南滨街道的市顺旺粮食烘干中心,新购入的17台粮食烘干机调试完毕,当地不少种粮大户纷纷下订单:“今年我们种的早稻谷,就送到这里来!”据了解,由全国种粮大户钱顺旺和当地大户林观超合办的市顺旺粮食烘干中心昨建成,这是目前我市最大的粮食烘干中心。
粮食烘干机破农民晒粮难题
我市是沿海地区,早稻收成时节,往往会遭遇台风或大暴雨的天气,稻谷没地方晾晒,是农户最头痛的事。
钱顺旺是我市知名种粮大户,去年,他以779.3公斤破浙江农业吉尼斯连作晚稻最高亩产纪录,并获得“2014年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但稻谷产量再高,也怕霉变。钱顺旺告诉记者,2009年夏季,他辛苦一季产出的5万多公斤早稻谷,因阴雨天气发霉,损失惨重。第二年起,钱顺旺就购进几台粮食烘干机,解决了难题。
今年,钱顺旺和农户林观超发现,当地还有不少农户在稻谷烘干方面还存在困难,他俩一合计,先后投资250多万元,建成有17台粮食烘干机的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达170吨。“我们还特地购进一台谷物提升机,稻谷从田里收割后,经过提升机,出了烘干机,就能装袋入库和送市场销售。”钱顺旺说,他建成的这个大型烘干中心,再加上南滨街道现有的粮食烘干机,今年南滨街道所有早稻谷烘干,都不用愁了。
我市粮食烘干技术居全省前列
“使用粮食烘干机,既不用再雇人晒粮,解决晒粮场地不足等难题,还能提高粮食品质。不仅减少农业生产的风险,还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市农机总站副站长陈小华介绍,眼下,粮食烘干机是我市农民的刚性需求,也是粮食机械化生产中的“香饽饽”。
钱顺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靠人工晾晒,每10吨人工费约2500元,使用粮食烘干机烘干只需1500元。此外,相比路面翻晒,粮食烘干机采用循环烘干工艺,谷物受热均匀充分,粮食品质提高了。
有了烘干设备,农民在阴雨天气照样收割,潮湿稻谷也能交易,水稻抢收及时,农民的经济效益高了。
为此,我市农业部门积极与农机经销商、合作社、农户进行交流,大力推广粮食烘干机的使用,并在机型选择、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我市拥有粮食烘干机319台,日烘干能力达3378吨,我市的粮食烘干技术和能力均居全省前列。
钱顺旺(左)和林观超在查看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