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主导 校企合作
我市创新“订单签约”办学人才引进模式

    政府主导 校企合作

    我市创新“订单签约”办学人才引进模式

    本报讯(记者 黄丽云)我市积极探索企业人才引进新模式,与职业学院建立定向培养的合作办学关系,开创“政府主导、校企合作”的“订单签约”办学引才模式,目前我市企业已接收41名“订单生”。这是记者昨日从市人才办获悉的。

    在瑞立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里,90后小伙熊湾正在忙碌着,年纪轻轻的他已成为该公司的骨干力量。他主要负责公司水电气的统筹监督。“这份工作跟我就读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有着密切联系。”熊湾说,他就是我市“订单签约”办学引才新模式下,引进的一线人才之一。在瑞立集团,跟熊湾一样,通过新模式引进的一线人才有十余名,均已成为该公司的骨干力量。

    瑞立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海娜介绍,2014年,该公司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引进了两批一线人才,共32人,经过近1年的实习后,根据本人的意愿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有十余位学生已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一线的技工人才,一直是公司缺乏的,‘订单签约’办学引才模式为公司缓解了这一难题。”陈海娜说。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机械类、汽配类、电子类、生物化工类、餐饮旅游类等岗位需求数达1.7万个。其中,瑞立集团有限公司、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对技术型员工及中层骨干缺口较大。为改善企业人才结构、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根据企业生产实践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高校人才资源的优势,市人民政府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办学协议。

    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瑞立集团有限公司、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率先在该学院开设“订单班”。企业每年于4至5月份赴该校举办校园招聘会,择优选拔机电学院大二学生,学校把入选的学生编成“瑞安班”,并按照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知识进行定向培养。

    去年,该校向我市订单企业输送了88名“瑞安班”学生。今年4月中旬,武汉交职学院两位老师来到我市,到“瑞安班”企业,为不同岗位的学生专门安排不同科目的考试考查。“经考试考核,‘瑞安班’毕业生留用在瑞安企业就业共已有41名。”市人才办副主任李建国说。

    据介绍,在人才引进方面,我市还于2013年开始启动“515玉海聚才计划”,欲利用5年时间,引进、培养1000名以上各类紧缺人才,重点遴选50名(支)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根据计划,除上级奖励外,我市财政对新入选或引进“两院”院士、“国千”、国家特支计划入选人员,额外给予200万元专项奖励,这一额度,比之前增加100万元。而引进“省千”入选人员等,额外给予80万元专项奖励,这一金额比以往提高30万元。对“国千”创业人才,根据其创业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最高给予3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和项目补助资金,并享受税收、信贷、技改补助等多项优惠政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在现场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科技瑞安
   第00005版:广 告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微播报
   第00012版:榕树谭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乐周刊
   第00015版:乐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我市创新“订单签约”办学人才引进模式
弘扬孝道,唱响感恩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我市创新“订单签约”办学人才引进模式 2015-5-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