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率先试水“竞争性存款” 10.5亿元社保资金同比增值1416.12万元
财政资金存哪里 公开竞标来决定
本报讯(记者 金邦寅 通讯员 薛余余)财政资金存哪里?公开投标说了算。日前,我市举行了2015年第一批市级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招投标,吸引11家银行积极参与,金额合计10.5亿元,综合年收益率达3.548%,年收益同比提高41.92%。据了解,此举旨在提高财政资金存放的透明度,规范权力运行,实现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
“以往政府性资金存放比较随意性,利息收益也不高。”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4月中旬至5月初,我市率温州之先开展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对10.5亿元社保资金组织竞争性招投标存放。
所谓“竞争性存款”,就是向全市符合资质的商业银行公开招标,根据收益率优先的原则,各竞标银行从高到低排名,谁的资金收益率高谁就中标。
市财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经过3期竞争性招投标,农业银行瑞安支行、邮储银行瑞安支行、中信银行瑞安支行等7家银行最后中标,综合年收益率约3.548%,年收益同比提高41.92%,共增值约1416.12万元。其中,最高中标年收益率比原存放的同期限社保基金存款高出46.4%。这些增值收益将滚入财政“资金池”中,统筹用于我市公益民生事业。
据了解,社保资金存放一直是各银行争抢的大蛋糕,此前存放的随意性容易产生权力寻租弊端,而将政府性资金统一纳入财政的“大盘子”里进行统筹管理,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无疑更为透明。
“标书全部密封,所有银行按照自身实际能力公开投标。为确保评审过程透明度,市纪检监察部门人员与市财政局财政纪检人员等,共同组成评审监督小组,对评审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当场公布开标结果。”该工作人员表示,“竞争性存放”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全部银行在一起公平竞价的机会,提高了财政性资金存款在各商业银行分配的透明度,有效地盘活了财政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有效杜绝财政资金趴在账上“打呼噜”,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实际上,2010年以来,市财政局从实施社保资金集约管理、科学配置存款期限、创新存款分配机制等方面加强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管理,实现存款收益最大化。2014年通过邀请招投标方式将部分财政资金进行转存定期,经测算,累计存储社保基金7亿元,增加利息收入2915万元,同时为我市“五水共治”等专项慈善筹得资金1700多万元。
目前,我市在保证资金安全和国库支付需要的前提下,初步拟定了《市级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包括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方案、实施细则、招投标现场管理等,计划建立阳光存放长效机制,推进财政资金存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