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2版:人物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睛灵携手“亚洲第一”归故土投资
——访上海蓝睛灵光学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联

    蓝睛灵携手“亚洲第一”归故土投资

    ——访上海蓝睛灵光学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联

    ■记者 金锦潘

    他曾经是个哮喘少年,于迷茫中入行。

    他历经天灾人祸,坚而不摧。

    他信奉“天道酬勤”并身体力行,智创“蓝睛灵”品牌成业界翘楚。

    他离乡近30年,商海求索,携手“亚洲第一”回故土投资。

    他坚信“善有善报”,爱心报桑梓,为“五水共治”等捐献300万元。

    他叫王仕联,“蓝睛灵”的创始人。日前,在其即将拔地而起的“温州蓝晴灵”大厦对面的临时办公室,记者采访了他。

    16岁创业,“天王”差点夭折

    1971年10月,王仕联出生于仙降项岙村。自小体质欠佳,得了一种哮喘病,多走几步都气喘不已。这多少影响了他的读书成绩,比之一般的孩子,更加费力,前途一片渺茫。

    “要不,到四川跟表兄卖眼镜吧。”父母悄声提议。

    王仕联说,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创业的起点。那一年,他16岁,初中还没有毕业。一个病歪歪的孩子,孤身一人来到四川自贡,投奔在此开眼镜店的表兄。

    但是,开始大半年的时间,王仕联只是作为表兄家里的一位“保姆”,做的工作都是买菜、煮饭、洗衣服等等。而奇怪的是,他的哮喘病竟然在繁忙的家务工作中不治自愈了。

    此后,他才有机会学习了一年的磨眼镜片和验光,因为没有别的出路,王仕联学得特别认真。表兄看他如此听话和卖力,在第二年另开一间眼镜店时,给了王仁联50%的股份。“投资3000元,借的。”王仕联说,与许多没有资金没有背景的创业者一样,他从零以下起步。

    第一年就赚到了12万元,王仕联分到了6万元。这是1990年,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年薪还不足万元,年仅18岁的王仕联初尝了创业的甜味。

    1992年,他花96000元买了一间店面,开始自立门户,创办第一家眼镜公司,取名“天王眼镜”,生意风生水起,年赚百万元。不料,一场大祸几乎让他“全军覆没”。

    一次,王仕联与3位朋友赴一场宴会,飞奔的小车钻进了前面的大货车底下,所幸碰到大货车的后轮,被重重地弹了回来,几位朋友摔成重伤,王仕联的头上缝了几十针,在病床上躺了3个多月,生意荒废了不少。

    然而正如俗话说“祸不单行”,王仕联清楚地记得1997年6月27日,四川自贡发大水,他公司里所有的眼镜被水浸成了废品,损失近百万元。紧接着,隔壁一间近百年的眼镜老店,被火烧成一片废墟,所幸没有“殃及池鱼”,但不久被小偷光顾,上百万元的眼镜被洗劫一空,损失同样惨重。

    自“天王眼镜”红了一段之后,短短几年,天灾人祸接二连三。王仕联笑道,据风水先生说是这“天王”的名字太大了。

    但这接连的打击,并没让王仕联气馁,相反,他从这些磨难中摸索成功之道。近20年之后,立足民族品牌的王仕联回乡投资,其前奏就是天王眼镜瑞安分店在2013年开业——好像“王者”归来。

    立足品牌,“蓝睛灵”横空出世

    几多的流年不利,让王仕联的苦心经营打了水漂,创业陷入低谷。1999年,他从头再来,从自贡搬到了成都。因资金短缺,只能花2万元租十来个平方米的门面,开始代理知名品牌“博士伦”隐形眼镜。好在几年积蓄的客户和刻苦勤奋的经营理念没有变,并且在不断地扩张。不久,他就租下了成都大酒店的铺面做起了批发,品牌也从单一的“博士伦”,扩张到“海昌、卫康、强生”等7个品牌。到2005年,年销售额已超1亿元。

    “虽然卖了1亿多元,但利润不过几百万元。”王仕联说,从那时候开始,他思考怎样创立自己的眼镜品牌。

    有一次,他从与“视康”隐形眼镜总裁的交流中,得到启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隐形眼镜视而不见,却让眼睛重见光明,就像眼睛的灵魂。王仕联灵机一动:蓝睛灵——他注册了自己的眼镜品牌。

    2006年,王仕联作出一个重大决定:移师上海,投资亿元组建了上海蓝睛灵光学产品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设备生产自己的“蓝睛灵”品牌隐形眼镜。

    其间,王仕联还与朋友一起花6000万元收购了英国知名品牌、一位新加坡人拥有产权的“艾爵”隐形眼镜品牌。同时,他果断放弃了其它的品牌代理。当时很多业内人士都无法理解,他怎么舍得放弃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肥肉”,王仕联说,不能吞多,要专,只有舍才能得。他要立志打造自己的品牌。

    然而,“艾爵”开始二三年的经营却接连亏损600多万元,当另两位股东的信心发生动摇时,王仕联却看到了未来的品牌优势,又一次果断地收购了全部股份。2009年,作为上海对四川的援建项目,他在都江堰征地55亩、总投资1.8亿元,重新组建了成都艾爵隐形眼镜有限公司。

    现如今,“蓝睛灵与艾爵加在一起,是中国大陆销量最大的隐形眼镜品牌。”王仕联不无自豪地说,仅这两个品牌的价值,估值已超4亿元。

    强势回归,携手“亚洲第一”

    两次大手笔投资创建的品牌效应,足见了王仕联的远见卓识,当年那个前途一片迷茫的哮喘少年,已成长为眼镜业界的翘楚。

    王仕联在上海、成都的成功创业,引起了故乡瑞安的关注。早在2011年,时任瑞安市市长的陈建明赴重庆考察,代表瑞安市政府与王仕联签订了回乡投资的意向书。而这一次,王仕联将携手多年的合作伙伴“台湾精华”(亚洲最大、全世界第五的隐形眼镜生产企业)共同投资。

    “带个‘亚洲第一’回乡投资”。王仕联介绍说,该项目总投资将超过2亿元,他占55%,享有控股权,“台湾精华”占45%。先期将投入1.5亿元用于大楼建造和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建筑大楼15至20层,集办公、生产于一体,产品将面向整个亚洲市场。

    在江南新区瑞安站旁物流大厦的临时办公室,王仕联指着窗外即将作为温州蓝睛灵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总部的11亩土地,欣慰地说:“该项目投产后每年隐形眼镜的产量达6000万片,年产值预计超过4亿元。”

    能够携巨资与“亚洲第一”回乡投资,为家乡的建设作贡献,王仕联的心中充满喜悦之情。尤其紧挨着的马屿是众所周知的眼镜生产基地,拥有几百家生产商,但正欠缺隐形眼镜的知名品牌。“该项目不仅镇补了这个空白,且与台湾精华合作引入的高新科技,将为瑞安乃至温州的眼镜行业提升一个档次。”王仕联道出回乡投资的初衷,一幅未来企业的蓝图已然成竹于胸。

    天道酬勤,爱心回报桑梓

    近30年的创业与发展,王仕联说自己无论做事还是做人,始终坚持信仰“天道酬勤”和“诚信、感恩、孝顺”三原则。

    现在,事业做大了,王仕联常在上海、成都与瑞安之间穿梭,但他说,无论多忙,每个月都会抽时间走访市场,拜访一下客户,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做到及时服务客户。有时候一天跑3个城市,有时候为了节约时间,晚上就在车上过夜。

    在上海蓝睛灵成立之初,王仕联特地请北京一知名书法家写了“天道酬勤”四个大字,挂在公司门口,以此鞭策自己和每个员工,他已经把这“四字真言”深深地融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中。

    与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一样,创业诚然不易,感恩时刻铭记,王仕联还拥有一颗慈善爱心。

    “你疯啦?100万可以买一套房子了!”听说利国利民的“五水共治”欠缺资金,王仕联捐了100万元,个别亲朋戚友如此劝他。但王仕联不这样想,他认为做慈善积德,有能力就要为家乡多做贡献。

    对于从小在那里成长的仙降项岙村,王仕联更是情有独钟,筑路造桥等公益事业,均积极捐款。得知村老人活动中心资金不足,向来尊老孝顺的王仕联捐赠了108万元。

    有能力为桑梓多做慈善事业,或许是一位优秀企业家成熟的标志。“我相信善有善报,行善积德,事业就会做得更顺利。”王仕联说,这是他的真实想法,非常朴素,原来爱心根植于他的人性深处。

    王仕联名片

    王仕联,1971年出生,仙降项岙村人。上海蓝睛灵光学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艾爵隐形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蓝睛灵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自贡天王眼镜董事长,瑞安上海商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瑞安商会副会长,瑞安在外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眼镜商会副会长,自贡浙江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自贡市政协委员,自贡市自流井区政协委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在现场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百姓事
   第00008版:聚焦点
   第00010版:微播报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人物志
   第00013版:玉海楼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蓝睛灵携手“亚洲第一”归故土投资
瑞安日报 人物志 00012 蓝睛灵携手“亚洲第一”归故土投资 2015-5-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