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家企业导入精益生产模式,其中29家抽样调查显示:
一季度产值增速高出规上工业产值5.4个百分点
瑞企向精益生产要效益
本报讯(首席记者 严小章 通讯员 林笑蕾 夏茜茜)“自导入精益生产模式以来,企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以一款泵体机加工为例,加工所需时间从实施前的108.2小时缩短至92小时,其中运输、等待时间从原来的49.7小时缩短至35.1小时。”昨日,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聂小林说,生产车间的立体仓库里编码有序、划线区域内货物整齐摆放、墙上“七浪费”的标语醒目,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该公司的精益之处。
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逐渐减少……近年来,我市不少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如何在夹缝中谋生存,成为企业逃不开的难题。
为此,市政府2009开始鼓励企业导入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制订出台《市精益生产奖评审管理办法》、《市质量强市建设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于2011年起开始评选精益生产奖,给予获得精益生产奖的企业奖励10万元,并将精益生产奖作为企业参评市长质量奖的前置条件。
在政府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瞄准精益化生产,加入到精益化生产之列。目前,全市实施精益生产模式的规上企业达95家,获得精益生产奖的企业21家。浙江华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10年开始逐步导入精益生产模式,通过调整车间布局,改原来推动式生产工序为流动式生产工序,原来5道工序需5天完成,现只需要1天。“一个小小改变,换来却是效率的大提高。”华信员工说。
生产模式一变,市场效益就开始显现。有关部门对其中29家企业抽样统计显示,一季度实现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8.5%,高出规上工业产值5.4个百分点;人均产值23.2万元,同比增长12.3%,高出规上工业企业7.4个百分点;利税总和4亿元,同比增长4.9%,高出规上工业企业2个百分点;人均利税2.7万元,同比增长8.6%,高出规上工业4个百分点。
“精益生产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引导企业导入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帮助企业逐步实现“快速应对市场、减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效益”,有效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质量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