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英语成绩要过关。对英语不感兴趣或者英语成绩不好,即使进入了国际班,由于是英语授课,可能也会跟不上课程进度。因此,如果孩子有意向上国际班,家长就要提早注重孩子的英语学习,毕竟,国际班的国际课程几乎全部英语授课,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
其次,家长们要留意学生有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出国留学的学生要有很强的自主性。可以说,具备强烈出国意愿和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适合读国际班并且出国上大学。
高中国际班,
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
对国际班存在的这些认识误区,您中枪了吗?
随着国际留学热潮的不断升温,国际班和国际高中越来越多,对于未来准备留学的初中毕业生来说,相当一部分考虑在高中就读国际班或国际高中。
但很多准备送孩子上国际班的家长普遍对国际班存在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花钱送孩子上国际班,将来孩子就能去国外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少家长以为上国际班比上普高轻松,把国际课程当做高考的一个退路,这其实是一个很大误区!
实际上,国际部的学习绝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轻松。国际班的学生能够申请到满意的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三年内一直不曾放松自己的课内学习。国际部的成绩单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校的一贯表现。在总评中,考试成绩只占40%,60%则是平日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及随堂测验的体现。所以想要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不仅考试成绩得足够优秀,平时每一天的学习也绝不能疏忽。
很多人觉得国际班没什么作业,课后也比较松散,所以玩一玩也能混一个不错的大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同时需要准备多项考试、写文书、找课题做实验、面试等等一系列事情的时候,自己必须学会巧妙而合理地安排时间以保证能及时完成所有任务。
IB课程、A-Level课程;中美班、中加班、中英班……目前琳琅满目的国际课程让不少考生和家长看花了眼。但是,每一种课程的侧重点都存在差异,不同的国际班课程设置、考试方式并不尽相同。
以中美国际班为例,大部分高中国际班选择的是AP(美国大学先修课程)。而中英国际班则大多选择A-Level 预备课程。A-Level课程项目是剑桥大学的一项国际高中课程。几乎全英文上课,对于不少同学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挑战性带来的收获也是很大的。一旦习惯了这种全英文上课的模式,就会发现外教们的课堂会更有意思,他们更喜欢发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这样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由于外教来自不同的国家,所以上课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各国不同的异域文化。
高中国际班大多采用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和SAT两种考试方式,每年6次考试机会,视学生的复习备考情况决定参加哪一期考试。
ACT属学科性考试,相对接近中国的高考,而SAT考试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扬长避短,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潜力。
上国际班就是要出国?错!对于很多申请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来说,在国际课程班的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改变,而不仅仅是为出国做准备。
在国际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书本知识不再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更多的是如何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例如选修了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这三年来做了很多次实验,每次实验从命题设计到正式做实验研究再到写实验报告等整个一系列的过程,都需一个人独立完成。中西方教育理念最大的差异就是,国外认为:学与不学,做与不做都在于自己。老师不会对学生的选择或者安排进行过多干涉,更倾向于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从而自己掌握和运用知识。
误区1 国际班学得轻松?
纠正:不仅要写作文做实验,考试也很多
误区2 国际课程五花八门随便选?
纠正:可不能随便,不同课程侧重点大不同
误区3 上国际班就为出国?
纠正:更关键的是学习方式和视野要改变
误区4:只要有足够资金支持 所有学生都适合上国际班?
纠正: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上国际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