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实施方案》解读(上)
增开公交车 新建停车位 设过街设施
■见习记者 贾洁楠
近日,我市制定出台了《2015年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启动新一轮缓堵保畅行动。去年,经过各部门、功能区、镇街的狠抓实干、通力合作,我市取得了一份漂亮的“治堵”成绩单。据统计,去年市民对城市交通满意度提高了5.46%。《瑞网议事厅》上很多网友对我市交通治堵工作一直非常关注,提意见的、献计策的、狂吐槽的帖子“一应俱全”,问题数量也居高不下。针对网友的提问,今年的《方案》亮出了哪些妙招?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关键词:公交车
网友“蕾丝”向《瑞网议事厅》微博询问,市区来往塘下陈岙的公交车何时开通。她说,101路公交车通到了韩田村,让陈岙村的村民都很羡慕,都盼望着自己的村能尽快开通公交车。
【方案】
今年,市民们关心的城乡公交发展还将继续大力推进。《方案》计划开通市区至马屿、高楼、塘下陈岙等3条公交路线,延伸和优化4条公交路线,新增公交车30辆。我市还将开工建设公交站场3处,新增和改建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30个。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
网友“chiuky”建议在瑞祥新区附近设立公共自行车站点,提议设置“仁和嘉园”、“瑞祥实验学校”、“客运中心”等12个站点(问题编号:16599)。该建议得到市治堵办的充分认可。
也有一些网友抱怨,我市第一批公共自行车经过2年多的使用,不少车辆有所损坏,有的连刹车都刹不住了,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编号:17805)。网友希望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能妥善维护,修不好的能及时更换。
【方案】
自我市公共自行车投用以来,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更有热心网友在《瑞网议事厅》为我市公共自行车发展建言献策,不少意见、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一些得以实施。今年的《方案》按照“扩面、增点、提质”的要求,继续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计划在市区新增公共自行车500辆,塘下新增750辆。
据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将加大自行车维护保养力度,确保调度系统上的所有桩位正常运行;另外,将逐步为公共自行车站点增设雨棚,防止雨水天气缩短自行车、相关设备使用寿命。
关键词:交通拥堵
“一个路口等了三个红绿灯才过去,我也是醉了!”在市府附近工作的彭先生家住仓前街,为接送妻子,他每天都要开车。每天面对市府附近交通拥堵现状,他有吐不尽的苦水。
其实,市区拥堵现状一直存在,市人民医院、港瑞广场、市府周边、商城以及相关学校周边路段拥堵尤为严重。去年年底,市治堵办与相关部门对市区各个“堵点”周边进行系统化研究,有关责任主体通过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做好交叉口渠化设计、提高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完善交通路网结构等方式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取得不错的效果。
【方案】
今年将通过政策引导,推广市区主要道路收费停车管理,提高汽车使用成本,控制个体机动车辆快速增长;鼓励引导机关事业单向对外开放内部停车场,满足附近车辆停放需求。此外,有关部门还将加大慢行区停车管理力度,引导市民优先选用步行或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关键词:停车难
市区停车难一直是我市很多车主的困扰,《瑞网议事厅》官网、微博也常常接到市民吐槽。
家住安阳街道的王女士喜欢在闲暇时间约小姐妹去虹桥路逛街。因担心赶不上最后一趟夜班公交车,独自打的有危险,她往往会选择开车前往。
虹桥路附近停车难众所周知,王女士停车第一选择是玉海楼前的咪表停车点,这里约有40个车位。如果这里车位满了,那远一点还有港瑞新玉海停车场、市人民医院旁边的停车场,实在不行就只能停在万松路上的咪表停车位上。不过,如果运气不好,从万松路开到外滩都找不到一个停车位的话,那就只能“悻悻而归”了。
【方案】
为缓解停车难,提出了一系列增加停车位的措施。
一是加强专用停车位建设。加快大型商场、居住区、医院、学校等周边的公共停车场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多多参与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中来。今年我市还要新增专用停车泊位2000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位600个以上。
二是加快居住区停车位改造。完成2个旧住宅小区改造,计划新增停车位100个。与此同时,鼓励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设施停车资源实施错时停车。
三是深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开发建设公园绿地、城市广场、学校操场、边角地等的地下停车库,增加基本停车位供给。
关键词:过街设施
网友“qjz”说,我市不少地方人流、车流都很集中,行人在车流中穿梭而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也给行车造成不便。温州市区就计划在此类区域建造人行过街天桥以缓解交通拥堵。因此,他向市治堵办建议,在虹桥路、市人民医院等人流量集中的区域建设过街天桥(问题编号:11806)。
【方案】
为提高行车效率以及行人安全指数,在经常性拥堵的区域建设立体过街设施是一个有效的措施。《方案》计划在市人民医院门口建设过街设施,力争今年年底完成。另外,为改善道路环境面貌,保障车辆行人安全出行,今年还将设置隔离护栏2000米,实施部分路段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