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102个,今年再建213个
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初见成效
■记者 潘敏洁
在高楼镇坳口村有一座美丽的小花园,它看似极其普通,地底下却埋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扮演着全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角色。经过这道污水处理终端后,原本散发着恶臭的污水变成汩汩清水……去年,像这样的小花园在全市范围内遍地“开花”,今后还将有更多村子开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记者昨日从市委农办获悉,按照我市“三年治水百亿工程”计划,2014年至2016年,全市要开工建设397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惠及6.64万户。今年,我市要建设213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其中新增全面治理村149个,扩面改造村64个。
花园里的“微动力”
“污水处理效果太令人惊喜了!”5月22日,市政协副主席赵志雄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到高楼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民主监督时说。
走进坳口村,一座占地约60平方米的小花园映入眼帘。花园里绿草茵茵,中央有一座小木屋,里面安放着电变箱,这是污水处理设备的动力来源,可以定时自动运行。
小木屋的周围有14个窨井盖,是污水处理设施观察口。市委农办副主任林黎明说,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用玻璃钢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设备,简称“微动力”,污水经过沉淀、厌氧、兼氧、好氧等过程,再经历二次沉淀和消毒,达到一级A标准后排放。
他打开花园入口处的第一个窨井盖时,蚊虫乱飞,里面的污水漆黑、发臭,上面还覆盖着厚厚的油污。再打开最后面的窨井盖时,在场的人禁不住赞叹——污水像被施了魔法,变成一潭清水,最后流向花园附近的小溪里。
据了解,坳口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终端设备容积为70立方,惠及农户158户670人;邻村的上河头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终端设备容积为60立方,惠及农户155户556人。
说起污水处理效果,上河头村村民深有体会。打开村民魏余亭家门口的窨井盖,只见井盖下面是长长的排污管网,一头接进魏余亭家里,一头连着村里去年新建的污水处理池。一根管子一口井,就像是看不见的“清洁工”,让污水横流变成过去式。
据了解,高楼镇3年要新建41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43个村实施扩面改造工程,去年已新建上河头村、塘岙村、坳口村等24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扩面改造村15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新增受益农户6395户。其中南翔、上河头、东源、坳口、南山等5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于2月4日通过市级综合验收,为我市首批。
21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年内建设
按照我市“三年治水百亿工程”计划,3年内要开工建设397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惠及6.64万户,工程概算5.9亿元。林黎明介绍,去年我市计划建设128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其中全面治理88个村、扩面改造提升40个村,实际完成102个,剩余26个转入今年工作任务。
今年,我市要建设213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其中新增全面治理村149个,扩面改造村64个。目前,213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图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会审,其中137个村开工建设,7个村的工程已完工。
近年来,我市之所以大手笔投入、大力度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眼下农村水环境治理现状密不可分。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一条条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成“黑臭河”,影响村民生活,也无法有效保障耕地灌溉。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刻不容缓。据了解,按照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规划确定的处理模式和排放标准,结合村庄地理区位等基础条件,我市优先考虑将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具备条件的,视情况建设集中型、区域型、联户型、分散型处理设施,实行就地生态处理。
打出精打细算“组合拳”
去年,我市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核算后,户均造价为6000多元,在温州地区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市委农办精打细算的成果。
率温州之先推出了招标采购实行“预选库+竞争性谈判”,项目施工“先建设后埋单”,供应商、施工方缴纳诚信保证金和两年期质保金……5.9亿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资概算要怎样花?市委农办打出既省钱又保证工程质量的“组合拳”。
条件看似苛刻,但依然吸引不少工程队。林黎明介绍,在我市公共资源预选库上有30家工程队,跟他们谈判的就有27家。
所谓“预选库”制度,就是建立建筑设计、监理等18个门类的预选库,对一定规模的工程项目实行库内定点招标。该制度避免了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漫长过程和流标的曲折,可以更快、更好地确定合作单位,同时通过竞争性谈判,利用大订单优势,在原有报价上拿到更大的优惠折扣。
市委农办出具的《合作单位谈判结果》显示,这次政府砍价的成果不小。其中,勘察设计费打了5折,省下243.18万元;工程监理费省下193.9万元;主材二次检测费根据不同材料打了4—6折,施工部分节约了10%至15%。
去年11月,这种“预选库+竞争性谈判”模式,还被纳入了浙江省《国有企业招投标工程规定》。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由施工单位无条件提供技术服务,我市在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中,还采取了施工项目“先建设后埋单”的办法,让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待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政府再付款;此外,还配套推出两年期工程质保金制度。
根据相关约定,施工造价分两期支付,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造价90%,另外10%留存作为质保金,待两年后无质量问题再行支付。“该制度不仅减轻财政压力,变一次付款为分期分年度付款,更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林黎明说,去年我市治水工程投入1.3亿元,但当年财政实际支付不到一半。
林黎明(左一)向政协委员介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拗口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到小溪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