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3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垟岭上山歌声声传唱自由
垟岭古道,深山里有一条妇女解放之路

    垟岭上山歌声声传唱自由

    垟岭古道,深山里有一条妇女解放之路

    ■记者 林晓

    垟岭古道,位于高楼镇枫岭社区岙口村与湖岭镇桂峰社区坳后村之间。枫岭与桂峰是我市的革命老区,这里是山多地少的山区,群山连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垟岭古道一带的妇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她们宣传、贯彻、执行党中央方针政策,为山区的解放事业作出自己贡献。

    这一期的《探访瑞安古道》,我们就走进垟岭古道。看一看在几座深山之中,曾经有一条怎样的“妇女解放之路”。

    山岭上唱响《妇女自由歌》

    垟岭古道连接着高楼镇与湖岭镇。这两个我市“最西部”镇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地方都深藏深山,山里的古道也被重重大山包围着。

    暮春时节,时晴时雨。我们一行沿着昨夜被细雨润湿的块石山岭,在蜿蜒的垟岭古道向深山进发。山岭间,有一条小小的溪流,那叮当作响的流水声很让人恍惚,仿佛一下子让人忘记了时间。想象着自己也许就是百年之前的一位路人,走着这条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古道山岭。

    随行的高楼镇岙口村党支部书记郑定考与岙口村村民项克斋是我们的向导,他们走在前面,一路上与山田里耕种的村民打起招呼。村民们很淳朴,一边种地一边带着节奏地哼唱着,听起来像是在唱一支山歌。

    倘若在百年之前,这里的村民是不是也似这般快活,边干活边唱歌呢?

    时间回到上世纪20年代。1927年2月,瑞安各地的乡村普遍建立妇女会、姐妹会。这期间,中共党员积极参与。

    村民介绍,当时流传在高楼湖岭一带的山歌有《姊妹歌》、《妇女自由歌》、《穷人歌》等。“这些山歌一般由当地的妇女演唱,她们在山岭上干活,开荒种山田,养鸡鸭等以补贴家用。妇女的地位比较低,她们一心想着妇女解放。”

    村民所说的在“山岭边干活”就是如今的古道一带。上世纪20年代,就有《妇女自由歌》这样的“先进”山歌在深山古道上传唱。

    上世纪初,瑞安妇女在“五四运动”精神影响下,先进妇女参加反封建斗争,争取妇女民主权利和尊严,继而发动妇女参加农民暴动,协助红十三军、农民赤卫队的军事活动和后勤工作。

    《妇女自由歌》

    来源于山村“叹苦调”

    从我们听到的山歌内容来看,这些歌词大都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比如《妇女自由歌》的内容中有:“从早起来干,做到日落西。风吹雨打还是无人知?想想真痛苦呀!想想真可怜呀!劝妇女们,读书不可拖,有书不能读,字也不会写,拿起算盘又是不会算,日日受人欺,永世不自由!我们要齐心,加入工农会,打倒旧封建,建设新社会。”

    《妇女自由歌》是奉劝妇女“读书、写字、学算术”的。“因为这些山歌的歌词很简朴,歌曲很可能就出自本地,比如‘想想真痛苦呀!想想真可怜呀!’这句歌词,与我们山区妇女平时的‘叹苦调’差不多。”村民郑老伯介绍说。

    所谓的“叹苦调”多是旧社会农村妇女自编自唱。内容以悲苦的生活为主调。有叹苦、怨命的成分,内容因人而异,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按郑老伯说法,在旧封建社会中,多数的山区妇女干着重体力活,就像歌中所唱的那样,“从早起来干,做到日落西。”她们也想有文化,学知识,想要学习“自由思想”。

    据村民们介绍,刚开始山区妇女还不敢在家里唱,在人多的地方也不敢唱。这些“自由思想”在山间古道上先唱起来。

    垟岭古道深藏深山,山里的古道也被重重大山包围着。“唱歌要学一阵,山区的妇女们在山岭间干活,就一边干活一边学唱。”

    《姊妹歌》传达“自由思想”

    1948年5月28日,国民党获悉中共浙南特委第九次扩大会议在枫岭垟头召开,派浙保四团三营第九连两个排,配合陶山区署民众自卫队前往“清剿”,国民党军从陶山区署出发,途经湖岭镇桂峰坳后村,近百人经垟岭古道,向高楼方向包抄。

    特委书记龙跃命程美兴、刘日亮指挥特委警卫队和新兵队80余人开枪还击。在当地百余民兵配合下,经半小时激战,歼灭国民党军1个分队,打死分队长1人。生俘士兵41名,缴获步枪23支,机枪1挺,手枪1支和一批弹药。国民党另一分队受到袭击后向高楼方向逃跑。

    此次“围剿”就发生在古道一带,战斗一结束,女共产党员王香即动员妇女把战斗后散落在阵地上的枪支弹药收拾、埋藏起来。

    1948年期间,高楼一带的妇女还帮助共产党员送信。村民回忆说,“高楼的联络员赵赖妹和王香走的就是垟岭古道。她们由高楼进入湖岭,与驻桂峰的特委机关联系。”

    古道一旁的大垟坑村有女共产党员将蚕豆大的纸卷塞进鼻孔,有时放在雨伞柄内,送到目的地。

    据了解,高楼、湖岭一带山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妇女会组织,热心参加夜校读书,学文化、学政治,演唱山歌及革命歌曲,张贴革命标语,同时积极投入“三反”、“六抗”和反霸斗争,摧毁了国民党在乡村的反动势力,使革命声势一浪高于一浪地推向前进。

    除《妇女自由歌》之外,在古道上唱响的还有《穷人歌》、《姊妹歌》等歌曲。

    比如在《姊妹歌》歌曲中,有这样的歌词:“锣儿打,鼓儿敲,姊妹们都来学好样;你纺纱,我织布,大家作式把心宽;姊妹们!大嫂们!妇女大家作式要团结。要组织,要协力,团结帮忙勤作式;勤作式,能独立,自己赚钱自己用。有衣着,有饭吃,从此不会受淘气;婆婆丈夫尊重你,不受压迫不受欺。男女平等并不难,难在大家心不齐;妇女地位不落后,三千年封建压迫推翻掉,妇女解放乐悠悠。”

    山区妇女做布鞋、草鞋支援革命

    现在,我们再次踏上垟岭古道。一声声狗吠鸡鸣隔空传来,山岭缓缓地伸进一片竹林,这茂密的竹林上面就是湖岭镇桂峰社区坳后村了。

    郑定考与项克斋介绍说,垟岭古道四面环山,附近一带的村庄都好似隐秘的村庄。早年,在一片小小的盆地上,聚居着几户人家。狭窄的石板路在房前屋后迂回曲折,把几座房屋团聚在一起,就像一个小小的山寨。

    “这样地理环境很有利于游击战,古道一带被茂密的树林包围,在外面根本看不见房屋,非常隐秘。当时,妇女帮战士干得最多的还是做布鞋、做草鞋。”

    1949年前夕,高楼、湖岭山区的广大妇女做布鞋、草鞋支援前线,慰劳解放军。

    在漫长岁月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一批受人尊敬的革命老妈妈和妇女积极分子,她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为新四军、浙南游击纵队筹集资金,购买药品,掩护革命同志等。后来,她们成为革命工作的骨干。

    [垟岭古道简介]

    垟岭古道,位于我市高楼镇枫岭社区岙口村与湖岭镇桂峰社区坳后村之间。古道由南至北,全长约6公里,路宽约1.5米。旧时是高楼与湖岭之间主要的山岭道路。

    1935年,刘英、栗裕同志率领红军挺进师由闽入浙,曾在这里活动过。后来留下一支部队,在这一带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 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议事厅
   第00006版:在现场
   第00007版:今日莘塍
   第00008版:聚焦点
   第00009版:微播报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玉海楼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家周刊
垟岭古道,深山里有一条妇女解放之路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3 垟岭古道,深山里有一条妇女解放之路 2015-5-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