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星”号客船翻沉事件救援现场昨举行哀悼遇难者活动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未归
昨日上午9时许,“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现场所有人员面向遇难船舶肃立默哀3分钟,船舶同时鸣笛3分钟,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据客轮翻沉事件救援现场前方指挥部消息,船上年龄最小的乘客被找到,但已确认遇难。哀悼结束后,救援人员继续进行搜救。到昨天搜救范围已扩大到上海吴淞口。截至6月7日11时遇难者人数上升至431人,有14人生还,仍有11人下落不明。
客轮翻沉事件进入“头七”
搜救现场全体默哀
按照传统习俗,7日是“东方之星”号客船遇难人员的“头七”祭日。清晨5时多开始,长江江面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为了哀悼逝者,参与救援的人员在起吊船上搭起一个简易祭台,上面摆满蜡烛、香、黄色的菊花。8时50分许,江面船舶列好队,静静寄托哀思。
与此同时,一些遇难者家属所在地的前方工作组,也组织遇难家属或在宾馆,或在江边设置简易祭台,供遇难者家属哀悼。
9时,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宣布哀悼活动开始。在沉船救援现场仍在参与救援的所有人员停下手上工作,脱帽伫立,面向遇难船舶默哀,包括数十家媒体新闻工作者在内的其他在场人员纷纷低头,肃立致哀。同时,停泊在附近水域的所有船舶拉响鸣笛,途经沉船救援现场的船只也放慢速度,鸣响汽笛。
“这么多天来努力搜寻,主要是为了使逝者早日得到安宁,使遇难者家属早日得到安慰。”参与救援的武汉航道救助打捞队潜水员汪毕华说,我们心情无比沉重,再次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
发现新遇难者遗体先喷洒消毒药水
“东方之星”满目疮痍。船舱过道里到处散落着浸湿的床单棉被,屋顶的天花板完全破损。客舱内的木制高低床架东倒西歪。残存的积水沿着缝隙不断滴落,地上随处可见拖鞋、水壶等杂物,不少房间的柜子里还整齐摆放着来不及穿上的救生衣。
在搜救现场,武警、消防、解放军官兵们冒着船舱内难耐的闷热,协同配合开展搜救。所有搜救人员“全副武装”,身着连体白色防化服、胶皮靴、胶皮手套、头盔和双层口罩。
每当发现新的遇难者遗体,都先由防疫人员对遗体喷洒消毒药水。然后消防战士用电锯和液压钳移除遗体搬运的障碍,再将遗体装入双层黄色转运袋,按照6人一组抬担架的方式搬运遗体。这一过程每个细节、每个动作大家都小心翼翼,力求不因转运造成任何遗体再受损伤。
现场一位部队防疫消毒员告诉记者,他们从5日22时左右进入船舱内,一直连续工作到6日19时,身负几十斤重的消毒设备,为遇难者遗体和搜救人员防疫消毒。
由于刚进入船舱时内部非常杂乱,不少搜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被铁皮铁钉和断裂的木板割伤扎伤,鲜血直流,不得不打破伤风针。很多在现场作业的搜救人员都是连续奋战了20多个小时,防化服内的衣服湿了又干,只能在搜救清理的间隙喝口水,靠着栏杆或坐在楼梯上稍稍休息之后又马上投入搜救。
遇难者遗物单独挑出 手机证件妥善保存
目前船身大部分露出水面的“东方之星”靠3条起重船起重臂的钢索“钩住”。海事专家介绍,3条起重船所承载重量约400吨。而“东方之星”翻沉后,船上的席梦思、沙发、棉被等物品大量吸水,不仅增加了船舶重量,而且在翻沉过程中集中到船只左舷,致使船舶重心左偏。
目前,“东方之星”船舱的一、二、三层已经基本搜寻完毕。由于顶层船舱在翻沉过程中被严重损毁,导致搜救人员搜寻清理难度较大。在顶层船舱内,记者看到湖北消防宜昌支队消防官兵正在对损毁船体进行破拆以保证遇难者遗体完整运出,因为船顶钢板硬度较大,他们经过一下午的作业也只拆除了5米左右范围,搜寻出3具遇难者遗体。
为了减轻重量,让“东方之星”最终可以自浮,搜救人员对搜寻过确认无遗体的船舱内进行清理,将桌椅木板等杂物转移到了另外一艘运沙船上。同时,搜救人员还将遇难者遗物单独挑出,集中整齐码放,并特别强调对于散落的现金证件等物品要整理妥善保存。
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大件行李箱还是诸如手机、相机等乘船人员的小件物品,都被搜救人员从杂乱的舱内拣出,分类整理并放置在稳妥的位置。
目前,“东方之星”客船舱内搜寻已基本结束。除顶层外,三层船舱内杂物也大部分被清理出舱,底舱积水清理完毕。下一步将再对上层船舱进行清理,以减少载重降低重心,保证“东方之星”能够自浮。
遗体DNA提取基本完成
前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张世峰介绍,随着客轮翻沉事件逐步进入善后工作阶段,主要的工作一方面在于加强殡仪服务工作,努力让死者安息;另一方面在于加强家属的抚慰工作,使家属得到慰藉。
湖北省民政厅厅长彭军介绍,公安机关专门人员已经提取了全部遗体DNA的样本,同时对遇难者随身有价值的物品进行收集和封存,遗体通过处理以后进行编号,进入冷藏馆或冷冻柜进行保存以利于遗体的确认。
拖船已抵达事发水域 “东方之星”将被拖至造船厂
7日晨,记者看到南京油运公司“长江62016”拖船已经抵达事发水域。据海事专家介绍,“长江62016”轮主机功率1940千瓦(2640马力),完全满足将“东方之星”带离事发水域的要求。下一步“东方之星”将在“长江62016”轮的牵引下,被拖至附近一家沙市造船厂。
记者离开“东方之星”前,顺着楼梯向下走,看到三楼的客舱餐厅地面上,散落着沾满淤泥的麻将牌和沿途拍摄的景色照片。墙壁上,航行路线图指示着本该到达的目的地。二楼吧台后面,银色的不锈钢字体“东方之星轮”已经被泥土覆盖失去了光泽,一部红色电话座机的听筒吊在半空中仿佛发出最后的呼救……
“东方之星”驾驶舱内,记者看到墙壁上的时钟定格在9时33分10秒。
长江海事局称:东方之星没有配备遇险自动报警系统,该装置可在事发瞬间自动向全球卫星发布求救信号,无需人工操作,此外东方之星也没有配备船用黑匣子。
目前国内航行船舶对船用黑匣子和自动报警装置都未强制要求配备。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