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0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沙巷台门、话桑楼、玉海楼台门、丰湖亭、
古戏台、登科坊、隆山塔
他用木雕“留住”
瑞安的古建筑
万锡春对刚刚完工的木雕“隆山塔”作最后的修饰。
木雕“小沙巷台门”
木雕“登科坊”
木雕“玉海楼台门”
木雕“古戏台”
木雕“话桑楼”
木雕“丰湖亭”

    小沙巷台门、话桑楼、玉海楼台门、丰湖亭、

    古戏台、登科坊、隆山塔

    他用木雕“留住”

    瑞安的古建筑

    ■记者 庄颖昶

    翼角飞翘,风铎叮咚,费时近两年,木雕微缩作品“隆山塔”近日终于完工了。这座出自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万锡春巧手的木雕隆山塔,高1米多,是参照实物以1∶38比例微缩而成,精巧至极,细节部分与原建筑几乎分毫不差。

    微缩“隆山塔”风铎也可随风而动

    位于隆山之巅的隆山塔,与飞云江大桥交相辉映,是瑞安的重要标志。

    隆山塔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后毁,明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隆山塔正式名称为“明因寺白岩山宝塔”,是座风水塔。抗战期间,塔刹、腰檐、副阶全部坍毁,塔身残存五层,底层青砖风化严重。1988年市政府拨款全面大修,拓建台基,新砌石雕扶栏,按原貌复原,塔高38.5米。

    万锡春“建造”的木雕隆山塔,与原建筑比例为1∶38。微缩的塔身也砌造在须弥座式台基上,六面七层,底层有副阶,每层绕有木构腰檐、平座,每面隐出槏柱和倚柱,分成三间,每层明间辟为壶门(壶门,建筑中须弥座的图案及家具中的装饰,一说为“壸门”)。

    木雕微缩的隆山塔,外施回栏,木构腰檐,翼角飞翘,龙头充满神韵,微缩的风铎(风铃)也可随风而动,让人叹为观止。

    万锡春告诉记者,木雕微缩隆山塔的创作,从2013年就开始了,他放弃休息和休闲娱乐,在业余时间里构思、设计、画图,到材料收集和木雕组装成功,花了近两年时间。

    万锡春说,创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大概就是斗拱、翼角的龙头和风铎。只有五六毫米的风铎,在雕刻时连手指都拿不稳。微小的龙头神韵更难雕刻,在这小小面积上雕刀的稳定性更难把握,雕刻线条要流畅美观,没有多年的定力,根本办不到。42个风铎花了他3天时间,42个龙头则花了他一周的业余时间,手指头被雕刀划破出血是常事。

    用木雕“留住”家乡古建筑

    万锡春是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多年从事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对瑞安的古建筑有一种特别的情怀。

    2005年下半年开始,他编辑《瑞安记忆·古城》一书,实地考察时发现,我市众多古建筑非常有特色,但是一些古建筑已被损坏或拆除,他感到非常痛心。于是一个梦想在他心中升腾:如果能以微缩模型的方式“重现”这些古建筑就好了,尤其是把一些将要消失和已经消失的古建筑,以微缩模型的形式保存下来,一方面可供后人观赏,另一方面也能加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万锡春平时爱好收藏、书法和文学,加上他年轻时学过两年木工,这些都为他木雕微缩古建筑提供了便利条件。

    怀着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万锡春挎着相机寻寻觅觅,拍下了大量资料照片。经过实地考察,又参考大量史料,他定出了方案,开始着手制作。

    为了使作品更加精美,万锡春专门到中国木雕之乡东阳购买了专用的木雕雕刻制作工具。2006年上半年,第一件作品“小沙巷台门”完工,万锡春更有信心了。2007年在雕刻“话桑楼”时,没有实物(当时话桑楼未曾重建),他就去找文物部门的史料和照片,外部整体造型有了,内部结构的照片没有,他又去寻访知情的老人。

    除了“隆山塔”,万锡春已利用业余时间,按实物1∶22的比例,精心雕刻了“小沙巷台门”、“话桑楼”、“玉海楼台门”、“丰湖亭”、“古戏台”和“登科坊”6件模型。

    这些木雕作品均采用传统的工艺制作,没有用一根铁钉,门、柱、窗、斗拱、花脊、飞檐、楼梯和盖瓦等一应俱全,且门窗可以开启,基本保留了古建筑独特、严谨的布局结构和优雅和谐的文化内涵。

    如今,这7件瑞安古建筑木雕模型陈列在万锡春家里,置身其中,让人仿佛有种穿越之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 闻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议事厅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今日莘塍
   第00008版:聚焦点
   第00010版:聚焦点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他用木雕“留住”
瑞安的古建筑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10 他用木雕“留住”
瑞安的古建筑
2015-6-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