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打造世界尖端电子平台
——访美国新世界电子出版社总裁胡存阔
他出生于“农村里最穷困的家庭”,通过刻苦学习,曾成为高考状元。
他曾梦想为中国造出航天飞机,为中国航空航天进出口贸易把关技术谈判。
他最终以全额奖学金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航空及力学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计算机数字模拟领域开发多款游戏软件。
他学以致用,打造世界尖端的电子出版物《美国生物医学科学》,其强大的编辑队伍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
他就是胡存阔,美国新世界电子出版社总裁。
刻苦学习,曾为高考状元
日前,在胡存阔回乡探亲期间,记者在其下榻的瑞安国际大酒店,采访了他。
1963年2月,胡存阔出生于仙降江溪下涂村。存阔的曾祖胡昌教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员,家中豪富。不幸,他祖父胡步崇有吸鸦片的陋习,家道从此败落,到他父亲手里已是十分穷困,加之存阔有兄弟6人,连吃饭穿衣都成问题。
因为家庭贫困的缘故,胡存阔从小喜欢学习,但家中没钱供他上学,他总是吵着要他父母给念书,待6岁入学就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一册念满,就升三册。那时,家中装不起电灯,小存阔只能点一盏没有灯罩的煤油灯自学,冬天风大,火苗闪烁不定。他终于想了一个办法,用牙膏壳和香烟壳制作了一个灯罩,把火苗的三面围住,只让一面透出光亮,如此光线稳定了,又把煤油的灯芯拔下一点,省油。
现在,作为美国EDI公司首席顾问的胡存阔,曾研制出多款游戏软件,但他至今还对少年时这个既能稳定火苗又能省油的小发明沾沾自喜。
其时,十年“文革”刚刚结束,与许多应付学习的同学不同,胡存阔一丝不苟,他的作业本每天都成为同学们争相抄阅的范本。他还特别喜欢历史和数学,新书发下来,一天就看完了,把历史当评书看。在他读江溪农中初一时,有一次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老师出了一个题目:“1+2+3+……100”,要求学生寻找一个简便的方法。胡存阔整整一个晚上没有睡觉,终于找到了简便的计算办法,他觉得即使加到10000也能算出来,第二天兴冲冲地去找老师,却被告知已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发明了这个公式,与胡存阔找到的规律一模一样。虽然不免失望,却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科研的种子。
作为农中的第一届毕业生,胡存阔刚好赶上恢复高考。但他的英语几乎是零,便到瑞安一中(原为城关一中)复读,其刻苦是出了名的。
“农村里最苦的孩子,一天之中除睡觉外,连上厕所都在看书。但是住在学校里连饭也吃不上,作为特殊照顾,学校每个月给他5元钱的生活补贴。”记者在瑞安国际大酒店采访时,当年时任一中校领导兼胡存阔化学老师的林锦麒(后曾历任瑞安市副市长、政协主席、慈善总会会长)先生刚好来看望他,补充介绍说。
“正因为有这些恩师的照顾、提携,我才发奋一定要好好学习。”胡存阔接着说。
诚然,胡存阔没有令恩师们失望。1979年,他以瑞安理科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录取。
梦想航天,把关技术谈判
抱着为中国造出航天飞机、造出先进的民用飞机,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胡存阔跨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数学91分,物理93分。”胡存阔至今仍记得自己当年高考的数学和物理成绩,是因为当年的“北航”招生老师告诉他说:“看到你数学和物理这么好的成绩,我们很喜欢。”
此前,胡存阔还自学过微积分,原本为应付高考预测可能有的附加分,不料当年并没有附加分。到了大学里,学校规定要是能通过微积分考试,本课程可以免学。胡存阔说当年自己意气风发,作为系里惟一的考生跃跃欲试。但结果却没有通过,从此得了一个教训:不能骄傲,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回报是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在大学期间,胡存阔作为“北航”社团“蓝天技术开发中心”的骨干之一,还把大学里的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有一次,他跑到北京水泵厂,把水泵里头一项关键的新技术推向社会。商谈、签约,新技术成功转让,不仅为学校赢得10万元的转让费,还激发了自己对科研更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1986年,胡存阔在“北航”动力推进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中国航天工业部第三十一研究院担任工程师,从事中国航天国防领域的科研工作。两年后,由于其过硬的技能和出色的表现,被选为航天工业部驻外机构的技术贸易代表,进驻中国航空航天精密进出口公司,负责技术谈判,并被派往国外办事处担任常驻技贸代表。
“当时我主要负责谈判技术把关,这个关把不好,国家就会受损失,也算是为航空航天的进出口贸易作出了贡献。”胡存阔说。
几年间,胡存阔成功把关技术签订了很多项目。虽然这与他要造出中国航天飞机的梦想尚有差距,但能从事中国航天国防领域的科研工作,以及为航空航天的进出口贸易做技术把关,已然十分欣慰。
美国深造,开发游戏软件
1990年10月,胡存阔完成使命回国,继续在中国航天工业部第三十一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为了在学术方面有新的增长与突破,1993年,他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航空及力学工程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拿到全额奖学金11500美元。胡存阔说,这全额奖学金其实就是他同时担任该系科研助理,从事计算机流体力学及粒子科学等领域研究工作的报酬,省吃俭用,作为全年的生活费用还能积蓄几千美金。
胡存阔说,他在佛罗里达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新的研究方法。美国的大学里理论分析非常严谨,需定期跟导师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授也鼓励学生上课可以提任何问题。有一次,胡存阔向导师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时,增加了一些新的分析方法,用了不同的参数,对计算机模拟数据进行新的分析整理,导师看了非常高兴,得到充分肯定,结果还取得意外成果。后来个成果成为胡存阔的博士毕业论文,在最权威的杂志《流体力学》发表。
1998年5月,胡存阔经过5年的科研和学习,获得佛罗里达大学航空及力学工程系博士学位。首先,他找了一份计算机数字模拟的软件工程师工作,这是一家叫做BEALLS的软件开发公司,总裁对胡存阔的工作经历很感兴趣,他说:“看你做过的研究工作,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希望通过你的努力为公司开辟新的天地。”
总裁也在公司大会上总结说:“胡存阔为我们关键模块的研发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感谢他!”当然还有其它的奖励,包括从一般工程师提拔为高级工程师,物质奖励是分了一些红利,至于多少红利,胡存阔先生说,这是“机密”。正如他在做软件工程师收入包括基本工资、股票和奖金,至于多少,亦不方便透露。
2003年,胡存阔又受聘到一家拥有500多个连锁店的公司负责做电子商务,包括负责与著名的亚马逊平台链接等,大大促进了电商业务的发展。两年后,公司在网上销售份额超过50%。现在,胡存阔又被聘为美国EDI公司首席顾问。几年间,他在游戏软件开发和电子商务平台上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巨大效益。
强强联手,打造电子平台
胡存阔现居距佛罗里达大学所在的盖恩斯维尔邻近的美丽城市坦帕,位于墨西湾海边。周末休息时,常与华人留学生一起去海边抓螃蟹,或者举行周末派对以相互交流。
2001年,胡存阔在坦帕举行的一次派对上认识了张学记先生,后者为美国World Precision Instruments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及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名誉教授,是一位在生物医学方面颇有建树的科学家。由于同为科学界人士,志趣相投,他们一起创办了“NWPZZ”公司,即“新世界电子国际出版社”,胡存阔出任公司总裁。
2007年,他们精心打造出版了叫做《美国生物医学科学》的电子出版物公开版,每年都有几十万专业人员点击阅读。胡存阔说,他们着意打造一个国际著名的杂志平台,做最好的公开电子版,以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出版速度,提高学科影响力。
为使这份出版物传播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建立了约60人的强大编辑队伍,其中大部分均是世界著名的专家,其中还有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Ferid Murad, 著名药理学家, 获1998年生理学诺贝尔奖,另一位是Roger Y. Tsien, 著名化学家, 获2008化学诺贝尔奖。”胡存阔说,正因为他们拥有最高学术水准的编辑队伍,故此影响很大。接着,他们即将推出的还有一份杂志叫做《微小物质分析》。
据胡存阔介绍,他们做国际电子出版物立足于为科学服务,到2011年后开始赢利,主要收益来源于作者的出版费、广告费以及被美国一些大的图书网络系统收藏获得的分红。
胡存阔说,几年以来,《美国生物医学科学》的电子出版物公开版在本领域内发展很快,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机构、生物医疗的制造厂商等踊跃投稿,编辑部经过严格筛选、审核以及提供修改意见等后,才得以发表。
学以致用,胡存阔以自己的计算机模拟科研专长,与高端科研有机结合,以自己的事业为科学服务,做得有声有色。谈到未来,胡存阔说还有一个大的发展计划,就是把计算机和其它学科交叉的领域完美结合,打造更多尖端的公开电子版,以促进各个领域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