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五水共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水长效之路如何走?
整治和监督两条腿走路
助推“五水共治”再上台阶
“摘帽”后的塘下镇十字河

    治水长效之路如何走?

    整治和监督两条腿走路

    助推“五水共治”再上台阶

    ■记者 张苡铭/文 王志/图

    从去年起至今,我市“五水共治”战功赫赫:垃圾河恢复了澄澈,黑臭河褪去了“脏衣”,234条垃圾河、黑臭河成功“摘帽”。

    然而这期间,个别河道治后反弹、截污纳管工程进度滞后等问题,也困扰着我市治水工作的脚步。

    长效之路怎么走?在十字路口,我市选择以整治和监督双管齐下,实现治水常态长效。今年,市治水办不仅提出争创“清三河”达标县市的目标,还不断提高监督实效,坚持不懈为治水、护水、爱水工作助力。

    深化整治实现“清三河”

    今年,我市提出黑臭河整治“531”工程,确保年底全面消灭黑臭河道。同时,为防止“摘帽”河治后反弹,我市对河长制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并要求大力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尤其是最后一米接户管建设,助推长效治水。

    扎实推进“531”工程消灭黑臭河

    清洁的河面,新砌的驳坎,整齐的沿河道路……经过整治的塘下镇十字河焕然一新,于6月17日通过黑臭河整治验收,成为今年以来我市成功整治的第一条黑臭河。6月25日,“捷报”再传,安阳街道周家桥河、仙降街道龙洋河也全部通过黑臭河整治现场验收。至此,我市又有3条黑臭河成功“摘帽”。

    据了解,今年我市针对黑臭河整治提出了“531”工程,即在今年的治水工作中巩固50条河流、提升30条河流、整治10条河流。我市计划到9月底完成5条黑臭河整治任务,今年底前再整治验收5条黑臭河,消灭所有黑臭河道。

    除了忙于黑臭河整治验收,余下的时间里,市治水办副主任陈道明也没闲着,照样在一条条河道间奔波。原来早前我市已对通过验收的231条垃圾河、黑臭河开展了半年度“清三河”复核工作。

    “目前,复核工作已经进展到一半,预计7月中旬完成。从走访情况来看,各镇街的长效管理工作有很大提升,河长制落实较好,‘摘帽’河巩固情况较为良好。”陈道明说。

    河长制是浙江“五水共治”的创举。就在6月,温州出台河道治理追责办法,提出河道整治保洁不到位要问责,更进一步强化了河长的职责。

    “但是,现有文件在权力保障方面没有明文规定,容易造成河长权责不平衡,缺乏执法权力。”陈道明说,市治水办对“河长制”做了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通过前期调研,现正在研究制定镇街级河长工作责任制度,明确河长的工作职责、工作规范和工作保障,有效助力“五水共治”。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快河道整治进度,确保全市241条黑臭河、垃圾河道严格按照省级验收标准整治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努力争创“清三河”达标县市。

    治污莫忽视“最后一米”接户管

    日前,在玉海街道周松路一带,一台挖掘机正在水泥路面上开凿排污管网沟,旁边的几名施工人员有的抬排污管,有的为沟底筑混凝土,忙得不可开交。同样的场景常出现我市各镇街截污纳管项目施工现场。

    众所周知,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水环境,截污纳管是关键。记者从市治水办获悉,我市截污纳管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陆续推进二级、三级管网建设的基础上,各镇街已经全面着手最后一米接户管工程,争取把每家每户的污水接出来,实现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封闭,保障污水应收尽收。

    陈道明将最后一米接户管工程形容为决定截污纳管成败的关键战役。如果没有认真实施好“最后一米”,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封闭,截污纳管几十个亿的投入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基于此,市治水办已明确每完成一户接户管建设,就给予720元资金补助,既是鼓励各镇街做好最后一米接户管工程,也是为长效治水有效助力。

    全面监督维护治水成果

    “五水共治”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需要全面深化整治,更需要监督与管理。市治水办针对治水开展了投诉举报监督、项目监督和河道保洁监督三方面工作,为治水成果保驾护航。

    跟踪投诉举报河流和重点治水项目

    平日里,不论是群众通过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微平台、网站等载体投诉,还是由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栏目曝光,又或是上级部门定期巡查发现,所有的河道黑、臭、脏、乱等投诉举报信息都会统一汇总至市治水办督查科。

    在接到投诉举报后,督查科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情况,针对河面漂浮物、工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不同问题,将信息转交至相关责任部门跟进,并要求限期整改。

    “对于河面漂浮物污染,我们会直接与责任部门沟通整改;对于工业、农业污染等棘手问题,一般会以督办告知单形式交责任部门调查处理。”市治水办督查科有关负责人说,根据督办告知单的办理要求,责任部门需及时上报整治方案和整改时间,督查科也将持续跟踪河道整改进度;未在期限内完成整治的,还将发放督查催办单。

    今年3月11日晚,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政聚焦”栏目对塘下镇景阳河整治后反弹的情况予以曝光。次日上午,市治水办赶赴曝光点开展专项督查,发现河道东段确有污水排放,当日即向塘下镇发出督查催办单。

    “这次的督查催办单相当于一份加急电报,旨在引起塘下镇高度重视,做好紧急处理。该镇迅速响应,通过施工建设将附近小区的生活污水接入污水管网,7日内就消除了污染。”该负责人说。据统计,截至6月底,督查科共开展实地督查22次、督查交办9次,切实维护了治水成果。

    除了投诉举报督查,该科室还全力跟进项目督查,针对温州市和瑞安市年度考核任务,跟踪全市重点治水项目进度,确保各项工程快速推进,顺利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据科室负责人介绍,掌握全市项目进度并非项目督查的全部,比如要求年底完工的项目,督查科不仅要做好现场勘查,还要做好台账资料的检查,确保项目验收工作准备就绪。

    督查考核塘河流域河道保洁工作

    早在2000年,温瑞塘河(环城河)流域河道保洁工作就已通过公开招投标,实行市场化运作。换言之,这些辖区内河道的河面漂浮物、河面病死动物、河滩垃圾等都由中标的保洁公司负责清理。

    温瑞塘河流域涉及塘下、汀田、莘塍、上望、安阳、东山、锦湖、玉海共8个镇街,其中锦湖街道只限市区范围,因此该流域牵涉的范围被称为“七个半”。

    针对“七个半”镇街的河道保洁工作,温瑞塘河管委会一直奉行“周巡查、月督查、季考核”的督查模式:每周巡查不少于10次,每月对督查考核情况通报1次,每季度根据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在季度考核中,月考核分占60%,季考核分占40%。设置这样一个比例,就是为了让保洁公司能够加强对河道的日常监管,这也是我们开展河道保洁督查的目的。”温瑞塘河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今日仙降
   第00008版:聚焦点
   第00010版:微播报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玉海楼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整治和监督两条腿走路
助推“五水共治”再上台阶
瑞安日报 五水共治 00002 整治和监督两条腿走路
助推“五水共治”再上台阶
2015-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