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首村歌都在讲述一个乡村的故事——
谈谈如何写村歌
■陈思义
几位文化员说,有一个村要写村歌,自己也想试试,但是不敢写,问我该怎样写村歌歌词?我说,我也不专业,我把体会写出来吧,于是有了此文。
抓准特点,写出特有的“味”
写一个村的村歌,先要了解这个村,理清这个村的特点亮点,“爱”上这个村。“爱”的感觉会使人冲动,你有点跃跃欲试了,就集中想法,沿着思路想开去,写出这个村特有的“味”。
《瑞安市地名志》载:周湖,昔村四周多湖,故名周湖。安阳街道周湖村是典型的“城中村”,104国道穿村而过,长途客运站坐落于此,大路四通八达,四周多路。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周湖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周湖村村歌《幸福周湖》(陈思义/词 陈光辉/曲)就抓住了这个特点,抓住“湖”和“路”来写:
周湖,周湖,往昔四周多湖,老祖宗取了一个村名叫周湖。
周湖,周湖,如今四周多路,一路上有我曲曲折折的脚步。
曲曲折折的脚步,平平坦坦的大路,开着我的爱车,行驶现代城市之路。村变城里村,富了种文化,人变城里人,闲了学歌舞。
曲曲折折的脚步,平平坦坦的大路,家在我的周湖,奋发建设中华故土。路要靠人走,走出一条路,这头是艰辛,那头是幸福。
《浙江宣传》半月刊刊登过省文化馆原馆长蔚鸫的一篇文章《每一首村歌都在讲述一个乡村的故事》。文中说:“《幸福周湖》中有这么几句词:‘路要靠人走,走出一条路,这头是艰辛,那头是幸福。’多么实在的话,这就是一种精神,没有现实感受和真切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
把津津乐道的事写进去
陶山镇荣祥村是省全面小康示范村、省文明村,至今仍保留着北宋大团山窑址、古代榨油工具油车岩、宋代古井等文物古迹,又是革命老区村。
2009年,荣祥村建成农耕文化展览馆,成为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基地、温州市青少年科普基地。旧木犁、旧篾箩就是展品。荣祥村文化礼堂是我市示范农村文化礼堂。
荣祥村村歌《一个繁荣吉祥的村庄叫荣祥》(陈思义/词 陈光辉/曲)就把村里人最自豪最津津乐道的这些东西写进去:
一个繁荣,一个吉祥,一个繁荣吉祥的村庄叫荣祥。
你可见得旧木犁进了博物馆,你可见得村里农民很时尚。居住的地方是父辈梦中的天堂,手中的鼠标点住了美好时光。好了伤疤不忘痛,娶了媳妇不忘娘。
你可记得老人传下的一句话,你可记得祖上留下的旧瓦房。家门和顺再苦再累也是甜,敬畏自然让家家四季安祥。做人要勤劳节俭,做人要厚道善良。
一个繁荣,一个吉祥,一个繁荣吉祥的村庄叫荣祥,人享繁荣,天降吉祥。
汀田街道后里是个有500多年历史的村落,祖传的手艺是打铁,民谚说“莘塍做篾,后里打铁”,现在的主要产业是不锈钢、机械、铸造,也与铁有关。后里分繁里、荣里、富里、强里4个行政村,4个村名的第一字连起来就是“繁荣富强”,此为村里人所津津乐道,村歌《繁荣富强》(陈思义/词 王杰/曲)就突出了“繁荣富强”四个字:
我的村叫繁荣富强,最牛的名字最美的梦想。我的老祖宗是农夫是铁匠,做的是榔头和镰刀的文章。老行当留下一句话趁热打铁,新时代给了我千锤百炼的有力臂膀。百里塘河后里榕树还是那个样,见证了五百年风雨沧桑。
繁荣富强村,风雨五百年,又有了最美的梦想,村要再繁荣,国要再富强,儿孙再努力,努力追梦想。百里塘河后里榕树还是那个样,赶上了新中国繁荣富强,繁荣富强。
村里人提供给我《李氏宗谱》里的族规,我有所取舍,写进了村歌。
村歌要“土”一点
歌词是一门专业的艺术,有很专业的创作技巧和经验。但是我觉得,也不是那么神秘,特别是村歌。村歌,是村民的歌,村民的歌要鼓励村民作词、作曲、演唱。村民在文化礼堂里把村歌唱起来,哪怕有一点跑调,也是好的,毕竟这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歌。
我曾提议村歌比赛时,凡村里人作词、或作曲、或演唱,给加分,在比赛规则上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创作村歌。我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后来也这样做了。
我说过,村歌不用那么“好”,歌词“土”一点更能接地气。调子简单一些,更好学、好唱。陶山镇固前村村歌《擂鼓助威》(陈思义/词,陈国州/曲)就好在通俗易懂,简简单单:
山像一个鼓,擂鼓助阵好威武。村名就叫鼓屿,祖祖辈辈在这里居住。引来清清的水,浇灌黑黑的土,种甜了甘蔗,种香了稻谷。
山像一个鼓,三通鼓响迎日出。鼓屿改名固前,固前向前走出又一步。播下红色种子,拉出一支队伍,振臂一声呼,走上社会主义大路。
悠久的历史,光荣的历史,载入了史书。梦想的明天,美好的明天,就在不远处。大家齐用力,再擂鼓,脚踏故土,拥抱幸福。
《瑞安市地名志》载:固前,村前有鼓形小屿,原名鼓屿,后改固前。《中共瑞安党史》载:1941年间,中共瑞安县委在东区的莘塍上村、北区的陶山固前村、南区的清祥河头村等设立交通联络点,进行秘密联系,为党组织筹集经费、搜集情报等。
要集中,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我写陶山镇桐浦村村歌,问在场的村干部:写什么内容呢?他们说,就写桐浦油菜花吧。就这么一句话,再问也没有第二句了。
桐浦油菜花是温州最大的连片油菜花田,在人民网旅游频道主办的“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评选活动中,曾入选“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我就抓住一点,写了村歌《桐浦油菜花开的时节》(陈思义/词 陈乐翔/曲),2015陶山休闲旅游文化节开幕现场,这歌作为应景的文艺节目上台表演:
桐浦我的家乡,那是油菜花有名的地方。千亩油菜花成海,人在花海追春光。花海翻动金波浪,十里金黄十里香。美丽乡村迎客来,说这里美得不一样。
桐浦我的家乡,那是油菜花有名的地方。绿道骑车花海游,香风吹来人清爽。花间摆下百家宴,别样风味也要尝。人来看花为了玩,玩出了一种新时尚。
记住油菜花开的时节,请来桐浦,共享春光。
村歌写之前要考虑曲式结构,这样写出来的词才好谱曲。曲式结构有一段体的分节歌、二段体的主歌加副歌、三段体、四段体等。一段体的分节歌歌词,两段就行,三四段就觉得多了。最重要的是,每段的词句数目要一样,相对应位置的词句节奏要一样,相对应的词句感情色彩最好也一样,这样才好谱曲。二段体的主歌加副歌,副歌往往是歌曲高潮所在。
唱起来像水一样流过去
村歌要押韵,押韵了才好唱好记。我看过有的村歌不大注意押韵,有的随意转韵,这不好。不押韵或中间转韵的歌词,写得好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我是业余写歌词的,操控能力不强,还是要押韵。这就像烧菜,不放味精烧得好吃就难,我非专业厨师,放味精吧。
怎样找韵脚?我大都根据关键词决定韵脚。比如我写《幸福周湖》,关键词是“周湖”,“湖”是姑苏韵,又想到了“大路”、“脚步”、“幸福”这3个词,这种热词是很容易写进去的,于是韵脚就定下来了:姑苏韵。其实,当我想到“周湖”、“大路”、“脚步”、“幸福”这4个词的时候,整首歌词的构思就有了。
书上说,韵脚按发音的响亮程度,分洪亮的(比如江阳韵),细微的(比如灰堆韵),柔和的(比如由求韵),作词者要根据歌词的不同情感选韵脚。我还没有达到这水平,拿捏不牢。偶而也试试,我写的歌词《贾岙美》就是灰堆韵,读起来有细柔妩媚的感觉:
贾岙美,山水美,山山水水很妩媚。溪流像金项链,银杏像玉耳坠。卧龙峡是水灵灵的美人眼,我给画了那道弯弯的眉。来了谁,谁都夸几句,游人陶醉贾岙美。
贾岙美,人也美,世世代代有作为。男儿要有担当,女子要讲贤惠。史上出了鞠躬尽瘁诸葛亮,好家风是一座巍巍的碑。努力吧,你跑我在追,明年贾岙更加美。
贾岙村是诸葛亮后裔聚居地,三十一溪蜿蜒流过,山清水秀。银杏是这个村的“风水树”,唐代人所植,卧龙峡是个新开发的风景区,还有农家乐游览区。诸葛亮名满天下,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传递的是一种好家风。《贾岙美》用灰堆韵,美,媚,坠,眉,为,恵,碑,追,就把这些内容细细说来娓娓道来。
我还有一个经验是多翻翻歌本,有意识地研究词家的押韵技巧,慢慢地就进步了,这叫熟能生巧。我家是瑞安市十佳藏书家庭,家有几十册歌词的书,我一本一本读,受益匪浅。
想出好歌名要动一番脑筋
以湖岭镇溪坦村村歌《天地不大人心大》为例。溪坦村在西部山区,山高地窄,山区民谚说“天只箬笠恁大”。溪坦村生产出口工艺品,一个村就像是一个大工厂,被称为“瑞安西部山区第一村”。《天地不大人心大》(陈思义/词 胡广泽/曲)也是名副其实:
我的溪坦是小小村庄,门前溪水却也坦坦荡荡。溪岸边草木又绿了,三月里竹笋蹿着长。山里的天地不大人心大,敢为人先争春光。一片山清水秀繁华地,这里是中国工艺品之乡。
我的溪坦是大大工厂,男女老少都是能工巧匠。就凭我心细手段巧,装搭出工艺新花样。山里的天地不大人心大,广交会上迎客商。一支文化创意五彩笔,画出了来年金灿灿梦想。
歌名不能与内容脱节,周湖村村歌《幸福周湖》、荣祥村村歌《一个繁荣吉祥的村庄叫荣祥》、固前村村歌《擂鼓助威》、后里村村歌《繁荣富强》,我以为歌名都不错。
歌词像是一粒花种,一点也不好看,只有撒在泥土里,浇上水,发了芽,开出花,才好看。作曲家就是种花的人。我们写了歌词,当然希望有人谱曲有人唱,所以写歌词要考虑到谱曲,要与作曲者交朋友,要沟通、理解、配合。
总之,写好村歌,要有对农村的感情,要有生活的积累,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要有一点写作歌词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