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2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94·17”号台风的记忆

    编者按: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上周六在舟山登陆,瑞安可谓有惊无险。在防台期间,不少朋友忆起21年前的17号台风,那个黑色的星期日,那些惊心动魄的惨痛遭遇,至今让人谈之色变、心有余悸!现选登几篇文章(限于篇幅,原文有较大删减)。

    但愿所有台风都如“灿鸿”一样,与我们擦肩而过!但愿不幸遭遇台风的人们,都能一切安好!

    关于“94·17”号台风的记忆

    我被狂风卷起

    ■蔡桂顺

    1994年7月那晚,我听到了这辈子从没有听过的最可怕的飓风嘶吼,超强台风正面袭击瑞安的死神般咆哮。那种声音简直不是风的声音,而是某种神秘巨兽在天空俯向人间虎视眈眈,从胸腔里发出的粗重、低沉,却令人不寒而栗的咆哮。

    当台风到达后,狂风呼啸,雨点犹如高速飞行的子弹,摧枯拉朽,横扫一切,一切阻挡它的障碍瞬间崩溃。我当时想到二楼阳台把一个几十斤重的水泥墩移过来挡住门,结果刚一出去,“嗖”的一声,整个人居然被狂风卷起来!然后在空中位移2米多掉落于阳台,离阳台边缘只有30厘米!天哪!这是真的。我生命中唯一一次“凌波微步”,想起此事至今犹有余悸……我甚至看见一辆五菱面包车被刮得在空中旋转,也不知里面有没有人在!

    那晚风雨肆虐一夜,我家玻璃几近全碎。晚上近21时,我正用胸膛顶住一扇摇摇晃晃的木窗,结果惊骇无比地发现头顶上方20厘米处一块尖锐的破玻璃呈倒三角形摇摇欲坠,若是掉下,势必直插我毫无防护的头部!恐惧之余我连呼救兵,家人忙给我戴上一顶安全帽。

    其实我们家在那晚上有点侥幸。因为,台风当天下午,大约10个同村兄弟在我家玩,结果到晚上发现走不了了!学柱和阿棉想回家,刚出门,路上当空乱飞的瓦片就砸得他们血流满面,赶紧退回。那时候又没有手机、电话可以联系,于是,那一夜,10个朋友就在我家抗台抗了一夜:顶门窗——怕台风把门窗摧毁;舀水——家里到处是水,前前后后的地上没有一处干的;拴楼梯——把门窗和不锈钢楼梯拴起来,就像包粽子一样……结果第二天他们回家被家长骂得狗血淋头!因为他们家也需要人手抗台啊!

    那一次,整个温州死亡1000多人,倒塌房屋几十万间,这还只是当时官方发布的数字。而正面登陆之地瑞安梅头(现在龙湾海城)更是损失惨重。上望也死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个熟悉的学生家长,很善良的一位中年妇女,林宅的,和丈夫在八十亩的滩涂里养蝤蠓,其丈夫眼睁睁看着妻子被几米高的滔天巨浪卷走,从此死不见尸。

    我父亲当天也在八十亩海边劳动,下午,同样在海边养蝤蠓的我堂哥惊恐无比地跑来高叫:“阿大儿,阿大儿(叔叔),快跑,洪水推来罢!逃快!”我父亲扭头一看,不远处东边堤坝溃决处,好几米高的白浪咆哮着冲过来!父亲赶紧扔下锄头,连滚带爬往上望方向狂奔,后面,浪花在飞溅,死神在咆哮,父亲踏浪而行,直接上演了《速度与激情7》的真实版本。最后逃到北隅村里,终于捡回一命。

    其实当时,路上也充满杀机:水漫上路面,已分不清河面还是路面,从八十亩种地之处——回家的很多行人只能推着自行车探路回家,万一失足就踏入河中被水冲走了。而这样的悲剧在那天就眼睁睁发生于我父亲眼前,直到多年后他还常常提起那个被洪水卷走的中年汉子,那张脸上的绝望恐惧,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

    一家人躲进卫生间

    ■余盛强

    那天碰巧是“七月半”,两位姑姑来我家做客。上午还是蓝天白云、风和日丽、一派祥和,谁知到了下午就风云突变,台风掉头转向,直奔瑞安。

    姑姑在我们家用完餐,因风雨太大,也回不了家,说等雨小一些再走。但到下午16时开始,风雨突然加剧。

    那时我还小,对台风威力浑然不觉,甚至还在二楼房间安稳地睡觉。倒是父亲有先见之明,每扇窗户都用钉子、绳子、木板进行加固,绳子不够用,连鞋带都解下来绑了,窗缝里的布条塞得满满的,贵重物品和电器都搬到一楼楼梯间。

    当晚22时,台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梅头登陆。霎那间,风雨大作,台风犹如一头脱缰野马,在瓯越大地上横冲直撞、恣意肆虐,尽情地撒泼。

    父亲唤我不要躺床上,赶紧到楼下躲躲。

    “噼里啪啦……”在我离开不到3分钟,玻璃窗就被对面屋顶飞来的瓦片砸个稀巴烂,玻璃碎片像雨点一样砸向我刚才躺过的床。父亲说,我如果当时没及时离开,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之后,又有好几片玻璃窗被瓦片砸中,狂风卷进屋内,直听到“呜呜”怪叫。外面不时有玻璃打碎和瓦砾落地的恐怖声音。

    为安全起见,家里二至四楼房门全部锁上。我们都躲在一楼楼梯间避风。风力最紧时,几个人都躲进不到2平方米的卫生间。那时,感觉整个房子似乎都在颤抖,我好担心房子被吹塌。那一刻有了世界末日来临的感受。

    “回南爻罢!回南爻罢!!”过了好久,外面响起邻居的喊声,应该是台风减弱了吧!

    终于,肆虐一夜的台风渐渐平静下来。

    早上开门一看,门前瓦砾、玻璃碎片堆满地,足有一尺多高,大树有的连根拔起,有的拦腰折断。洪水已漫到我家后院,根本分不清哪里是河,哪里是陆地,到处漂满木头、水葫芦,听说下垟堤塘已决口,堤坝被完全毁坏,海水倒灌,连下垟界的大船竟然也漂到我家后面的河里,美丽的家园顿成一片汪洋泽国,犹如电影《末日崩塌》所呈现的悲惨景象,让人不忍睹视。

    “不好啦,阿芳佬(父亲的绰号),你家老房子塌了!”一位邻居跑来报信。

    “什么?!”父亲无比焦虑,“里面人有没有事?有没有事啊?”

    紧接着,父亲跑到村子另一头。因为老房子租给一户外地人,里面住着五人,生死未卜。老房子是被旁边一幢单间三层楼压塌的。邻居家的第三层楼房居然被台风“移花接木”压在我家房子上。五人全被压进去,其中一人险些被掉下来的水泥板砸中,不过他福大命大压中他的只是砖瓦,他扒开压在身上的砖瓦,忍痛叫人来救,总算全部脱险。

    一半防护林折断

    ■林祝兴

    记得台风消息是两三天前发布的。1994年7月20日市里召开抗台动员会,分析了17号台风基本情况(风力大,预计21日登陆浙闽),要求各乡镇、部门星期天不休息,全力做好抗台工作。

    21日上午,我随围垦指挥部领导到达梅头围垦工地。在按计划关闭了挡潮闸及采取其他应对措施后,时间已近中午。此时潮位已颇高,风力已达10级左右。巨浪不断撞击堤防,涌高七八米,重重地砸在堤顶。我与同事欲拍几张巨浪撞堤的照片,坐进小面包车,慢慢开上堤顶。突然,一个浪头从车边堤外升起,砸向车背,轰地一声,仿佛被数百斤重物砸中,车背随之微微下凹。我们不敢继续冒险,后撤至人民塘边的指挥部办公楼。

    下午持续大风大雨。但随着潮水落去,还可以去堤上巡查一番,没有感受到特别的危险。

    入夜,风雨进一步加大,不远处的民工工棚被风刮倒,近百位民工被接至办公楼安顿。21时30分许,风力大到吓人,狂风的呼啸声让人心慌。玻璃碎裂的噼里啪啦声、瓦片落地的响声从稀疏到密集,约十几分钟,瓦片就飞光了。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幢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在摇晃。

    22时30分许,院子围墙大门涌进海水,显而易见,围垦堤防已被冲塌。不一会儿,围墙轰然倒塌,水位骤然升高,很快涨至窗台以上。至此,120来人全部挤在二楼。电灯不亮了,电话不通了,窗户洞开,密集的雨点横飞进来。借着透过云层的一丝光亮,见办公楼周边已是白浪滔天。加上孤零零的楼房仿佛要倾覆的样子,我确实感到了害怕。

    终于熬到天亮,风停雨止,水位也随着落潮而下降。我们急于出来察看围垦堤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民塘防护林,几乎一半的木麻黄被狂风折断,而且折断的都是大树,正所谓“树大招风”也。围垦堤防大部分被冲垮,仅留少量基本完好。我的心情异常沉重。

    当天和此后数天,不断听到某人死亡、某人失踪消息,一周后还听说有的养殖塘里挖出尸体。

    也听到一些死里逃生的传奇故事。附近一对开小店的老夫妻,夜里海水涌入时曾打算弃店逃离,但已无路可逃,遂紧紧抱住店门前的一棵木麻黄。浪头打来,盖住头顶,就憋气;浪头退去,露出嘴巴,就赶紧呼吸。坚持数小时,保住两条老命。

    灾后,好几位领导来瑞安视察灾情,有省委书记、省长等。

    94·17号台风过后,全省乃至全国防御台风灾害的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抗台”变为“防台”。现在,防台期间,撤离海堤沿线人员是各镇街、有关部门的重要任务。

    寝室里哭声一片

    ■周微燕

    记得那一年7月,我在老温州师范学院(九山湖畔)培训。也许是当时通讯不发达,我们没有收到台风的任何消息。

    我们像往常一样,下午17时吃了饭。因天下雨,买了瓜子之类的零食窝在房间里聊天。那时,我们住的是一楼的学生宿舍。

    大概晚上21时许,“寝室里进水了!”一个同学大叫。怎么可能?一看,果然,地面已被水覆盖。大家还以为水管漏水,要不就是雨太大了,排水有问题,水倒灌进来。一会儿雨停了,就没事了,继续聊。一会儿工夫,水就漫过脚踝。坏了!肯定哪里出事了?

    我们寝室4人,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年长的学姐叫起来:“快!出去找管理寝室的阿姨,问问看到底什么情况?”

    她拉着我飞一般出了寝室,刚一出门,我们浑身湿透了。风夹着雨,发疯般朝我们飞来,雨砸在脸上,生疼生疼。一个不小心,人都要被风卷走了。好不容易找到阿姨住处。可是,空荡荡的,哪有阿姨影子?难道阿姨被风刮走了?

    没办法,只好先回寝室。刚一进门,发现水已漫到小腿肚那。下铺没办法睡觉了,先到上铺再说。于是,睡下铺的我和另一位同学赶快爬到上铺。只见水越来越多,越来越急,地上的瓜子壳都在水里打起了旋,脸盆浮起来快与下铺的床一样高了。我们只好下去把皮箱、日用品等搬到上面柜子里。还没喘口气呢,水已漫到下铺,与床齐高。我们心惊胆战,几个人围在一张床上,不知是太紧张,还是床快承受不住我们的重量,咿咿呀呀摇晃起来,我们个个脸色惨白,胆小的快哭出声了。

    就在大家不知该怎么办时,门口传来手电筒微弱的光,伴以大声吆喝:“有人吗?全部出来!跟我上二楼!快点!快点!”

    惊魂未定的我们,赶快从上铺抖抖索索下来,连鞋子也不要了,趟着水,跟在那位老师后面,一路战战兢兢到了二楼。

    到了二楼寝室后,老师告诉我们:来大台风了,并再三交代我们晚上待在寝室,哪儿也不要去。看我们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他才放心地去安置其他同学。

    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我们在温州市区都这样,家里不知怎样了?家人们都还好吗?一时间,寝室里哭声一片。

    那时,我不知哪来的豪情壮志,清了清嗓子,说:大家别哭了,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不如积蓄能量,明天天一亮就出去打电话,一来报平安,二来可以知晓家人消息。早点睡觉吧!

    于是,我们4人生生地挤在一张80厘米宽的床上,挨到天亮。

    第二天,出去一看。整个师院一片狼藉:中间的大树被连根拔起,遍地是瓦片、玻璃碎末……我们这才知道:台风在梅头登陆,瑞安损失惨重。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公用电话,打到村里开小店的那户人家,辗转叫来我母亲,知道家里一切安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 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关于“94·17”号台风的记忆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12 关于“94·17”号台风的记忆 2015-7-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