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葡萄采摘上市了
微信吆喝采摘游
盆景葡萄吸眼球
在马屿镇村口村和石桥村,小蜜蜂生态葡萄专业合作社今年共种330余亩葡萄。今年,合作社在石桥村实施新项目,搭建设施大棚40多亩用于种植盆景葡萄。
“葡萄一般都种在地里,但我们把葡萄种在了花盆里。”小蜜蜂生态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洪作仁说,市民可以把盆景葡萄带回家,放在阳台上,能亲眼看到它结果,随时吃到葡萄。记者看到,盆景葡萄“身高”只有1米左右,既可以放在家里当盆景观赏,也方便采摘。目前,该专业合作社的盆景葡萄有夏黑、黄蜜和香芋等7个品种,目前还处于生长期,结果要等到9月份。
据了解,小蜜蜂专业合作社的40多亩盆景葡萄,总共投资200多万元。虽说前期投入巨大,但洪作仁对后续收益信心满满。据介绍,一亩大棚只能种植300多棵葡萄,产值却只有3万多元,露天葡萄的产值更低,只有大棚葡萄的三分之一。而一亩大棚可种植800多棵盆景葡萄,产值能达10多万元。“上市后,一盆盆景葡萄的价格在120元左右。”洪作仁说。
另据了解,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对我市葡萄没造成影响,而宁波等地的葡萄则受损严重,预计今年本地葡萄市场售价将比去年略有上升,每公斤30元左右,目前已有多名温州市区及本地水果批发商前来我市各葡萄园洽谈葡萄收购情况。
■记者 陈希林 黄君君/文 王鹏洲/图
又到了葡萄成熟季节,我市农民种植的本地优质葡萄正进入采摘期。记者了解到,我市现有规模较大的葡萄种植基地4个,分布在马屿、陶山、南滨、仙降四地,总面积达1000亩左右。目前,我市葡萄种植户大多将采取农家乐采摘游为主的方式招徕顾客,一些葡萄基地还推出盆景葡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微信吆喝采摘游 每亩净收入超万元
在位于南滨街道直洛村的余氏粮果专业合作社葡萄基地,40余个钢架设施大棚内,葡萄长势喜人,一串串黑紫或绿色的葡萄挂满了藤蔓。负责人余日信说,由于看好葡萄的效益,近三四年来,他们已投入资金110万元,引进夏黑、醉金香、维多利亚等优良葡萄品种。“只有品质好了,才能吸引客商,葡萄才能有市场。”余日信说。
正如余日信所料的,连日来,多地水果商贩纷纷前往余氏粮果专业合作社收购葡萄,他们对这里葡萄的甜度、品质赞不绝口,开着车,满意地将一筐筐葡萄载走。
据了解,今年该基地葡萄产量跟前几年相差不大,亩产量可达900至1250公斤,平均亩产值约3万元。“普通葡萄品种售价跟去年差不多,每公斤20元。优良的品种,如夏黑葡萄售价每公斤达30元。”余日信掐指算了算,扣除肥料、大棚薄膜、人工费等成本,每亩净收入可达1万元左右。
“今年葡萄于7月上旬开始采摘,现已采摘了1个星期,可一直采摘到8月底。”余日信说,和往年自摘送往市场销售不同,今年我市大多葡萄园的销售方式以微信吆喝、吸引水果客商和市民上门为主,通过这种方式,近几天来,该合作社每天销售葡萄超过500公斤。“采取采摘游的方式可节省人工采摘费、整理装箱费、运输费和市场摊位及管理费等,几十亩的葡萄可节省该类费用数万元。”余日信说。
盆景葡萄夺人眼球 每亩产值能达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