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第2例配对成功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追踪
陈福春捐献225毫升造血干细胞
历经3个半小时采集,已于昨晚送往上海救人
温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陈晓甜向陈福春颁发《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医务工作人员时刻检查血液分离机的运行情况

    《我市第2例配对成功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追踪

    陈福春捐献225毫升造血干细胞

    历经3个半小时采集,已于昨晚送往上海救人

    ■记者 缪星象/文 孙凛/图

    昨日上午,陈福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捐献225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市第二例、公务员队伍中第一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造血干细胞采集之后被迅速送往上海,并于当晚进行移植手术。当天,省文明办、温州市红十字会等领导相继前来慰问,并为陈福春颁发荣誉证书。

    早上8时开始,采集持续3个半小时

    8时20分许,经过4天准备,陈福春进入附一医481病区的血液分离室,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他两只手臂都插着针和输液管,输液管连接着床头一台机器,当医务人员启动机器后,汩汩鲜血从输液管中流出,缓缓流向机器。

    “除了手臂上打针有点痛之外,别的感觉都没有。”陈福春平躺着不动,看到记者后笑着说。

    “这是血液分离机,血液输入到机器中后,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把干细胞分离出来,其它血液成份回输到捐献者体内。他手臂上的输液管,一个是输出血液,另一个是让血液回流到体内,输出回流同时进行。”负责采集血液的内科医生陈希鹏说,血液分离机上方挂着6个袋子,分别装着生理盐水,抗凝血剂等,而最中间的一个真空袋用于收集造血干细胞。

    血液分离机刚启动几分钟,造血干细胞就开始出现在透明的输液管中,缓缓上升,走向收集袋,在进入袋中的一刻,原来的真空袋下方变成了粉红色,那形状就象一朵正在绽放的生命之花。

    “采集很顺利,采集将持续约3个半小时。”医生对陈福春说,正在病床上的闭目养神的陈福春露出了微笑。

    女儿接过荣誉证书,

    “这是我们全家的荣誉”

    从入住附一医开始,陈福春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迹就引发多方关注。在上午的采集过程中,省文明办、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明办、温州市红十字会等领导都前来慰问。

    省文明办副主任徐晓、温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邱小侠为陈福春送来鲜花和慰问金。徐晓表示,陈福春的行为弘扬社会新风,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有好心的人很多,有想法的人很多,能够真正做到,真的不容易。”徐晓说。

    温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陈晓甜在现场为陈福春颁发“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这份证书的编号是5059,这意味着他是全国第505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感谢您的付出,感谢您为患者和患者家庭带来希望,为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陈晓甜说。

    陈福春的女儿陈慎初一直守护在父亲身边,她替父亲接过荣誉证书,父女俩相视而笑。陈福春说,女儿是最早知道自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事的人,一直提醒自己要注意饮食,并帮他保守秘密。陈慎初则说,这是父亲的荣誉,也是整个家庭的荣誉。“爸爸的行为能够拯救他人的生命,我感到非常自豪。”

    陈慎初说,父亲刚到附一医时总说事情不大,没让她过来,采集前晚她过来陪护,看到医院和市红十字会对父亲照顾得很好,“该有的东西都有,我也不知道该带些什么,就带了些父亲爱吃的豆腐干。”她一边说,一边给陈福春揉手指,以免躺得太久手发麻。

    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干细胞恢复能力很强

    10时20分,血液不停地从陈福春的身体里输出又输回,采集袋里的造血干细胞越来越多,已经达到100毫升。趁着陈福春休息的时间,记者采访了附一医血液内科主治医师周淑娟。

    “需要采集量约为200毫升。通俗地讲,就是比一小罐旺仔牛奶还少。”周淑娟说,从周一入住医院到昨日上午,陈福春的体检各项特征都很正常,打“动员剂”之后有的人会出现鼻塞、酸痛之类的症状,但他都没有。这一方面说明他体质较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造血干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

    “现在我们采集的是之前从骨髓中动员到外周血液中的干细胞,人体的干细胞是不断生成的,其实从打‘动员剂’开始,捐献者的骨髓中就在不断再生干细胞,现在的采集过程中,造血干细胞也在不断生成恢复中。”周淑娟说,陈福春采集完后就可以下地活动,一周后身体就可以完全恢复。

    上海医院已整装待命,干细胞昨晚移植

    12时许,一位中年男子喘着粗气赶到细胞分离室,看到陈福春还在采集,他安静地坐到一边。记者了解到,他是上海道培医院负责后勤工作的韩先生,此次专门赶来取造血干细胞,身上背着的蓝色箱子就是用来装造血干细胞用的。“早上6时我就出发,没想到高铁晚点,快急死我了。”韩先生说。

    12时10分许,采集正式结束,一共22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在采集袋中显得分外鲜红。医生拔下了陈福春两个手臂上的针管,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给陈福春按摩肩膀。

    “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就是3个半小时躺着不翻身,背有点酸。”陈福春说,看着鲜红的血袋,他说,此时此刻最希望这袋干细胞能帮助那位病人。这时韩先生挤过人群,上前紧紧握住陈福春的手。

    “陈先生,对方患者一家交待我,一定要谢谢您,太谢谢您了!”韩先生说,现在上海道培医院已安排好干细胞移植手术,相关医生都已整装待命,就等造血干细胞到位,他下午就赶回上海,当晚就进行移植手术。

    在现场,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陈福春介绍了受捐患者的情况,“对方是一位1955年出生的女性,她患有髓细胞白血病,您的造血干细胞对她的治疗非常重要。对不起,她的具体信息我只能告诉您这么多。同样,您的信息她也不知道。”工作人员说。

    “嗯,只要能救人就好。”陈福春说。

    不过,对方虽然对陈福春知之甚少,但仍然托付韩先生为陈福春带来了一份小礼物——一盒精致的小蛋糕。“大恩不言谢,请您一定收下。”韩先生说。

    采集结束立即下床,打算第二天出院

    “走,该吃饭了。”休息20分钟左右,陈福春看看已到中午,笑着站起来,他精神很好,要不是手臂上两块止血贴,真看不出来他刚刚献过225毫升造血干细胞。医生说,采集过程很顺利,在干细胞送往上海的同时,医院还将对留下的少许样本进行检测,确定造血干细胞的浓度,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采集。

    这时,陈福春快步走出血液分离室,一边和同事聊天,一边走向自己住的病区。他要赶着收拾行李,打算第二天下午出院回家。

    全国血液病患者数百万,成功配对机会极少

    陈福春是全国第5059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这个数字是大是小?记者向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卢月丽询问,此次陈福春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在工作中了解到,目前全国血液病患者超过400万人,其中很多像白血病这类疾病,需要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但是到今天为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也只有5000多位,这个数字和数百万的患者基数相比,还是很少。”据卢月丽介绍,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几率极低,很多血液病患者年复一年地等待,都无法获得合适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机会。“一次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患者来说如同再生。”

    读者朋友如果想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只需年龄在18岁到45周岁,身体健康即可。您可以在上班时间到市血站或市红十字会进行登记,并抽取5毫升血液作为样本入库。

    咨询电话:65659015(市血站)58802906(市红十字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议事厅
   第00006版:温州垟
   第00007版:广 告
   第00008版:远望角
陈福春捐献225毫升造血干细胞
瑞安日报 在现场 00004 陈福春捐献225毫升造血干细胞 2015-7-18 2